Re: 20220827 嗯

楼主: htx9 (蚂蚁)   2022-08-27 20:01:26
※ 引述《htx9 (蚂蚁)》之铭言:
: 本书将学习者分成三种境界,初级学习者、高级学习者和学习促进者,
: 初级学习者奉知识为圭臬,他们擅长蒐集资讯,认为看愈多书、记愈多东西愈有学问,
: 书上写什么就吸收什么,虽然看起来满腹经纶,但是却碌碌无为。
: 高级学习者则是以实用主义来挑选知识和资讯,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会根据自己的需
: 求去挑选对应的书籍、资讯、教材或训练课程。他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
: 以及建立自己的知识体制,而不只是为了满足求知欲罢了。虽然本书一再强调自己是针对
: 实用类书籍(包含方法、理论、案例、自传等等)进行学习,不过就我看来,本书不断透露
: 出“对自己没有帮助的知识和资讯就是垃圾资讯,不应浪费时间观看”的味道。
: 学习促进者是能够帮助其他人学习、引导其他人思考的学习者,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拆书家是作者所推崇的学习促进者,拆书家不是真的把书籍拆下来,而是要将知识拆为
已用。拆书家可以是自己或者是擅长拆书的人,拆书家不一定要懂得这个领域的知识,但
是可以帮助学习者思考、引导学习的促进者。
作者在大陆成立拆书帮和相关培训室,帮助学习者能够成为拆书家。
如何拆书? 作者提供便利贴思考工具帮助我们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成人学习的五大定理: 自我导向、连结经验、强调实践、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内在驱动
。这边主要是针对实用性书籍的学习,如增强人际关系、沟通能力、抗压能力、亲子教育
、保健养生等等跟我们有关联的议题和所面临的问题。至于其它针对知识类、考试目的或
者消遣类的书籍则不在讨论范围。
每个人遇到的问题和挑战都不一样,而成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
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好。如果你有看许多书籍、蒐集许多资讯、上许多课程却发现人生并
没有太大的改变的困扰,那可能是你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这些知识、资讯或课程的问题。
吸收许多知识、了解许多道理,却从来没有付诸行动,或者常常半途而废,那等于这些知
识毫无用武之地。很多道理其实算是常识,只是知易行难。很多知识上网搜寻一下就有了
,知识和资讯本身没有太大的价值,只有知行合一,付诸行动才能够创造价值,就算行动
的结果是失败的,也能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育,应用在未来的行动当中。
至于便利贴学习法则是将知识以自己的理解写出来,然后连结过去的经验,并且拟定计画
和行动。最后如果能够将经验和智慧教导其他人,没有的话至少也要透过反省修正自己的
知识体系。至于详细做法,因为这篇也只是心得不是导论或推荐文所以就不写了。
整体而言,书中强调学习不能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和学问,也要不断地思考,例如:
(1) 书中所言是否为正确? 有什么案例可以参考吗?
(2) 书中的论点有哪些相反的论点? 有什么案例可以推翻书中的论点?
(3) 书中的论点有什么前置条件? 有哪些因果关系? 适用的范围是哪些?
(4) 如果按照书中所言去做会发生什么事情? 如果不这么做会发生什么事情?
(5) 有没有哪些和书中的论点相似或者可以类比的论点?
不过我觉得想太多反而会妨碍阅读,但也许某些值得细读的书籍适合这么读。
好的学习方式应当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书、选择资讯,看书并不一定要从头看到尾才叫
做阅读,而是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和资讯,忽略掉不重要或对自己没太大用处的知识
和资讯。以前我看书也是从头看到尾,最近比较会省略一些篇幅,看不懂或记不住的部分
可能也会跳过或者稍微浏览一下,不过我目前还是漫无目标地阅读,慢慢地朝着高级学习
者的境界迈进。至于思考和行动,虽然在阅读过程中也会思考或吐嘈,不过也没有特别深
入研究或者记录下来,大部分可能还是写心得的时候一边想一边写。行动的部分,有什么
觉得不错的部分,大部分也是看过就算了,或者是三分钟热度。不过透过不断地阅读,确
实是有些微的改变,只是改变的成效没有像本书有目的性阅读、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阅读
方式来得有效。可能过一阵子我也会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吧。
像我就觉得Scrum专案管理还蛮不错的,有机会一定要试试看。
透过不断地学习、思考与行动才能够改变人生,不管用什么工具都无妨。book板很多人推
这本书,还说这本书冲击了他们的思维之类的,不过我看了觉得还好。作者也许擅长思考
,他那个前因后果(前车可鉴、相因相生、以观后效、自食其果)、适用范围(适得其反、
使用条件、寻求范本、检视围墙)看起来很酷,不过也只是把旧东西包装成新东西。
还有那个利用便利贴法建构的知识点晶格体系,看起来也很酷,不过也只是包装,其它不
是拆书的学习方式不能够建立这样的体系吗?
作者也许很擅长思考,也很擅长包装,更成立许多拆书帮分舵,好像在传授什么武功祕笈
,虽然有趣,不过如果不注意,很容易被这些包装过的资讯冲击思维,变成其信徒。
作者: CultFilm (就是要B)   2022-08-27 20:48:00
我要说一下因为这作者是中国人,中国与台湾很多人会上线上课程,但这两个地区的线上课程有很多其实都是没办法帮助人太多的。有没有帮助,会有,但是很多问题其实要得自己真的去思考跟反思,很多上课的人其实比较追求快速解决问题,或是快速学习,但问题是无论是解决问题还是学习新东西,没有快速这种事初级学习者较多那是大部分人都不想去好好的检视自己的内在,所以看上忙碌但其实都在瞎忙不过很谢谢你分享心得!
楼主: htx9 (蚂蚁)   2022-08-27 21:32:00
谢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