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我的字典里没有放弃

楼主: cuello (cuello)   2016-10-13 01:46:23
※ 引述《modeldoggy (马朵)》之铭言:
: 关于 [jemandem] ein Begriff sein 的用法
: 因为我对德语所知还甚少, 但是我今天有就您的翻译请教了德国友人
: 他说Aufgeben ist mir kein Begriff这句话的解读是 : das klingt eher nach Unwissenheit
: 听起来好像是你不懂这个字的意思
: 但是如果说
: "In meinem Wortschatz gibt es das Wort aufgeben nicht."Bedeutet dass du niemals aufgibst.
: 意思是你绝对不会放弃
: 若有其他补充再请版友回应唷!
: 自己看Duden的解释 [jemandem] ein Begriff sein 的意思是([jemandem] bekannt sein
: 对某事熟悉
多谢提供这样的补充
多看看当地人的反应跟表情
总是对学习他们的语言有帮助
而且这个问题的原 po 当然要注意到这类的表达方式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我不直接讲:我拒绝一件事情
却说:这件事情不在我的字典里面
或是:我不认识这个东西
这就是一种“迂回”的表达方式
讲白一点,就是拐弯抹角
我所见过比较极端的拐弯抹角就是德国的乐评
每次开完一场音乐会
隔天大家都会忙着收集“舆情”
这些评论可以砍得你混身是伤
却不见半滴血
对于“迂回”的表达方式
听众必须用更多的精力来解读
包括说话的人的特质、企图、讲话风格
还有当时的所有情境
综合所有的情资
我们忙碌的感官跟神经系统必须计算出最适当的回应方式
要是判断错误的话...
我想这个大家都有所体会
这一点无论是德语还是我们在台湾讲的母语都是一样的
真的不用怀疑
我们的母语跟德语在这个 subspace 上是没有太大差异的
过度简化的计算方式是
你说你的字典没有这个东西
但是根据我的数据库
你的字典一定会有这个东西
所以你要讲的一定不是你的字典没有这个东西
那么我得开始猜你讲这个话的动机与企图
不过我要根据哪些情资来做臆测呢
你个人一向的讲话风格
你这个人的行为特质
你刚刚讲过了什么
你讲话时候的表情
你讲话时候的声调
这些都是一个机器人所必须要执行的复杂计算
如果我们想像一下科幻片里典型的 Androiden 的话
同样地
如果你说你不认识这个东西
那我也还是要猜你是不是真的不认识这个东西
这时我会进入一个比字典还要复杂的计算过程...
这当然也需要例如你是不是还在学德文这类的情资
就像我当初还抱着一本圣经纸的德汉参加德国人的社团活动时
他们会把这个计算进去我当初的行为模式
用来判断如何回应我的问题
而在我这边呢
我也会很紧凑地盯着他们的表情
观察他们对我每一句话的反应
例如当我想要知道他们德国女人对 Tussi 这个字有什么感觉
我一边问问题当然一边要扫瞄在座的所有老中青三代女人的表情
结果我从一个年轻护士的口中得到
“然后你会得到一个耳光”
但是不会有人真的给我耳光
因为她们正确计算出我的行为模式与企图
在这个板上我们常常讨论的是考试时不被扣分的语法
但是一个自然语言是非常奥妙的
就是因为这些奥妙的地方
我们才会看到连现在最先进的机器翻译程式
都还没有办法应付我们认为最简单的东西
这个我在上一篇回文已经提到一些
无妨让我们来碰触一下这个自然语言的 pragmatischen Raum
在上一篇回文已经略为提到什么是 Pragmatk
就是符号的使用者本身跟他所使用的符号之间的关系
这个关系是我们在德语课程里面很少著磨的
但是这个空间有时候会突然膨胀得非常非常巨大
在这一点德语跟我们在台湾所用的语言基本上是没什么区别的
我们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当我在军中服役的时候
所听到的几乎每一句话都要拜访人家的妈妈大概两三次
但是我们却不以为意
其实甚至于在 112 的办公室里
不分男女这都是接受而且是平常、可略去的
可是请想像一下
要是蔡英文
不用说在公开的场合
她只要在一个最私密的地方跟任何一个人
拜访一次人家的妈妈
大家隔天很可能必须赶快关心一下他的股票...
因为这个国家一定发生什么大事了
这就是 Pragmatik 可以在自然语中扮演的角色
尽管是个比较夸张的例子
但却是可以想像的
所以我要再举下一个例子
大家都会觉得 "Ja" 在字的层面上是毫无疑义的
那么,"Ja ja" 呢
还有,听过 "Ja ja ja" 吗
以下请容我回忆一下一个真实的故事
关于 "Ja ja ja ja" 的故事
Wettler 在心理学系教书
他常常喜欢找我去参加他的 Seminar
大概是因为我常常会挑战他 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吧
我有说过我常常不务正业吗
他这个人也有一点这种倾向
在心理系也做了一些奇怪的计画
甚至于必须邀我去讲一整堂的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这是什么东西大家先别管
反正距离大家对心理学系的想像有一点距离就对了
他有一点迷信计算机(对我而言)...
有一天带着那天要讨论的 paper 要到他的 Seminar 之前
匆忙地上了一个厕所
洗过手后大家都知道用湿湿的手去抽纸会发生什么问题
huh?没试过吗?喔!德国用的一定是回收纸
你手抽的地常常会被你弄湿烂掉然后就抽出来了
这时等在我后面的一个不认识的男同学就发表了简短的意见
他说:"Ja ja ja ja..."
到了 Seminar
那天碰巧讨论起 ... 忘了啦
但是我就举刚刚碰到的这句话为例
我就问他说这是什么意思
我自己是用一种比较善意的、同理的方式来诠释这句话
Wettler 则不然
其他的同学也各有不同的意见
我们当然不会有一致的“正确”的解读
关键是什么呢
就是因为我们不认识这个人
我们不知道这个人的特质与风格
我们不知道这个人是不是在赶时间等不及了
我们不知道这个人是不是刚刚跟谁吵过架...
这就告诉我们
在自然语言中
情境跟 Pragmatik(抱歉我真的不知道汉字是用什么)
真的扮演比我们想像中还要重要的角色
此外还有一个我们平常比较少讨论的问题
那就是德语的音调
虽然我们认为音调在德语里不具有 bedeutungsunterscheidend 的功能
但是对我而言它绝对具有 bedeutungsmodulierend 的功能
"ja" 这个字就可以用许多不同的音调讲出来
这个时候,它的 Semantik 在微观上绝对值得用一堂课的时间讨论
又例如 "Guten Morgen." 这个句子
我把四个音节各给一个音
创造两种不同的曲调来 demo 一下好了
1. Mi - Mi - Do - Do (大三度下行)
2. Do - Do - Sol - Mi (就是我们用简谱写的 1-1-5-3)
如果大家可以成功地把它唱出来的话
我敢打赌关于说话者的心情
大部分的人会把 2 解读为比 1 正面
这又是自然语言的另一个 dimension...
抱歉占据了那么多版面
也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想看这些无聊的东西...
但是这次 P 币应该不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