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 Micro 4/3这个系统因为OM-1跟即将到来的GH6,有了比较活跃的讨论。
其实讨论中有很多事情早就是这十多年来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了,但还是想趁机再多聊聊
Micro 4/3这个系统。
关于OM-1这台相机,如果想快速了解的话,我制作了懒人包图卡(在个人粉专),有兴趣
请参考。
https://euyoung.pros.is/3vpsl5
关于OM-1,我认为应该先来讨论的第一件事情是:“妥协的艺术”。
大家或多或少应该都有玩过一些点数的测验,什么如果你有15块钱,你能组什么NBA梦幻队
/理想男友/理想汽车 之类的?
真实世界的相机设计也是类似的状况。
你要把点数放在片幅,当然没问题!你要有全片幅也要有小巧的体积,那也没问题。那么
问题会在哪?你的光学品质可能就会有所妥协。
如果要相对大的片幅,又要好画质,近代相机的这数十年已经实践给我们看过了,就算现
在能用数位修正减少镜片体积,体积还是就摆在那。
OM-1确实是一台朝向专业,或者应该说是一台面向摄影爱好者的机身,它看起来不够文青
,长得有点像数位单眼。但你放眼望去,含电池大概是599g,约略就是Sony A74(658g)
、Fujifilm XT-4(607g)、Fujifilm XH-1(673g)的等级,有轻一点,但不是很明显。
我想OM-1要作得扁一点、再小一点应该都是没问题的,但这牵扯到一件握持感跟操作感,
这等级的相机还是要维持基本的程度,这也是以上列举的机身差不多都落在这程度的关系
。再加上运作的稳定之下,也需要考虑到散热这些考虑。
2017年 E-M1 II发表时,有幸在Olympus八王子总部访谈到相关的开发人员,他们也一再地
坚持说法,认为4/3片幅是一个在画质、携带、操作都有优异平衡的片幅。他们认为画质
这件事情,除了片幅,还有光学/镜头,跟背后影像引擎处理的综合表现。
如果再加上相配合的镜头,整体来看,Micro 4/3系统的确达到这样的诉求。
等等,你跟我说“画质”?你是说“画质”吗?
第二件事情我们就来讲这件事情。
整体来看,Olympus的高阶M.ZD镜头PRO系列,在画质上有跟每一个系统的高阶镜头一比的
实力。我每次看到购买抉择文,Olympus拿PRO比入门的Kit镜的时候,我都会想:“到底
片幅较小画质就是比较差的印象还是很深,真的是想为这些好镜头抱不平。”
确实,4/3这个片幅有很大的侷限性,但你说要跟APS-C相比,尤其是经常只是拿入门镜头
去跟搭配Pro镜头比,画质上真的有这么大的差距吗?
OM-1此次采用新的感光元件,全面地在对焦跟画质上(宣称)有很大的进步,确实是让很
多老粉振奋,对因为携带、因为光学、因为耐候而选择Olympus的人来说,其实求的不是
上打全片幅机种,求的就是比现有的感光元件性能提升,更能发挥选择系统的优势而已。
我相信板上有很多人都是从M43入门的,也就是因为片幅,很多人在长年以后升级,选择
的可能是APS-C为主的Fujifilm X系统、或者是Sony FE系统。
关于体积、关于整体搭配起来的画质,也应该能体会到差异。
“你选了什么,还是会放弃什么。”
第三件事情我们来说Olympus在发表会上说的“演算式摄影”。在Olympus M43系统上的演
算摄影跟我们在讲手机调色、HDR的演算式有点不一样。
主要是为了弥补片幅而进行的拍摄体验最佳化。
比方说防手震好了,你有系统搭配起来轻巧的优势,如果可以不用带脚架能长曝是不是更
好?所以这群人在全盛时期防手震部门有超过两百个人在做(我都不知道他们脑袋是不是
坏掉了)
当初E-M1 II发表的时候我就能手持4秒大约有50-60%的成功率,这次OM-1宣称可以再提升
一级,想拍个4-8秒手持,好像也有机会办到?
LiveComposite,提供了类似现在手机夜景模式的机身内叠图,让星空轨迹、车流轨迹变
的容易,OM-1也说有机会直接手持不需要上脚架。
LiveND现在可以到ND64了,你可以看到,这些科技都是为了让很多拍摄简单化、少带很多
东西。不难推敲Olympus追求的就是这些事情。
2000万画素有点低,我们感光元件能动欸,要不要来合成看看?于是有了上脚架8000万的
高画素合成(可以手持5000万)
4/3片幅确实有一些限制,但是Olympus这种奇怪的公司就是会拘泥在奇怪的事情上,然后
想出一些技术自圆其说。
APS-C、4/3、135片幅、中片幅,都各自有各自擅长的地方,我也不相信4/3跟APSC/135片
幅一比,马上就是画质有够烂,修图修半天救不回来;跟手机比,又大又重,不如用手机
拍就好。
那你说这些东西能不能用在全片幅上?蛮有机会的阿,但要科技更进步。
全片幅的资料量无脑换算大概就是4/3片幅的4倍,要作到也是可能的,只要处理引擎够强
Panasonic S5目前也有类似LieveComp的技术,也有高画素合成,但没办法手持。
但有些技术在片幅上也有不同的表现。
举例来说好了,像防手震大家都说Sony补偿的幅度感受不强,这主要也"可能"是因为机身
内感光元件外的空间不足,不太有位移补正的空间。
说实在的,现如今的相机市场已不再像过去一样泾渭分明。以大家熟知的感光元件来说,
这次OM-1有所提升,就是得益于Sony的技术;Canon 的防手震技术文件流出,其中也有
明确的指出某部分专利是基于Olympus(可能有交叉授权)。
这些技术都可能在某些时间点交叉使用,然后变成自己厂牌的逻辑跟样貌。
每一间厂牌其实都有自己的逻辑跟重视的特色,就是这些坚持让我们愿意购买跟投入。
最后,看到推文说的,我还是想再多说一下米谷美久。有不少人觉得在时空背景底下,
米谷美久,在这个时代所追求的是手机这种器具。
我不是米谷,但我根据他的背景,推测他现在所追求的设计应该也不是这样的器材。
米谷美久是一个很喜欢相机的人,根据他本人的说法,在高中时代他就随手拿了家中的
Leica IIIf来拍摄,相机的价格很昂贵,自己是不折不扣的败家子。
自己是没办法靠摄影赚钱,所以最后念了机械学科,也因为大学的相机专利也在毕业后被
当时的Olympus招募,放弃了汽车公司的工作。
他觉得Leica很棒,但不是一台“全能”的相机,有很多东西不符合他的想法,所以开始改
造相机,慢慢设计出他想要的相机。
到这里。我要反问看到这边的人,今天我们还喜欢用相机拍照,而不是用手机拍照。
为什么手机那么简单就能拍好看,是因为相机拍得特别难,所以享受这种困难感吗?
我想不完全是吧?是因为拿相机拍照就是一种“实感”
拿着一种器具的感觉、操作的感受、按下快门的感觉、不小心拍到照片的雀跃、累积经验
跟相机合为一体拍到的东西…有太多太多都是“实感”。
这种感受是手机办不到的,不是只有“好看的影像”而已。
一个喜欢Leica IIIf而开始设计自己喜欢相机的人,我不太相信在这个时代手机是他完美
的理想型。
如果米谷先生还在,想设计的一定也是一台更好用的相机,可能有一点手机演算式摄影的
样子,可能可以做很多事,可能也蛮好带的。
欸…
那不就是OM-1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