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 Sony FE 85mm F1.4 GM 开箱/实拍/评测

楼主: Furch (呼噜噜)   2019-02-28 00:50:50
终于...写完了
结果写完 135GM 就出了(翻桌)
因为全文多达七千多字 还有50几张实拍图
建议全文可点图文好读网志版:http://immian.com/sony-85gm-reviews/
或是可看以下 PTT 精简版XD
虽然在目前看来,Sony E-Mount 的镜头群已经颇为完整,但在发表当时,它是 Sony 全片幅 E 接环系统中唯二的 85mm AF 定焦镜头。其实从发表的 2016 年到现在也不过才 3 年的光景,Sony FE 镜头的支援度也早已非吴下阿蒙,Sony A7 系列的用户也已有更多的镜头选择。
举例来说,在 85mm 这个焦段,有表现极佳的轻便入门镜 Sony FE 85mm F1.8、有蔡司所推出的中阶之选 Batis 85mm F1.8,以及本次开箱的高阶旗舰镜头 Sony FE 85mm F1.4 GM。而除了这些镜头之外,Sigma 所推出的 85mm F1.4 Art 也有提供加垫镜后距的 E 接环版本,其他副厂如三阳光学(Samyang)也有推出 85mm 的 FE 镜,可说是各种价格、定位的镜头尽皆齐备。
“但倘若要在其中选一颗最经典、具有指标性意义的,那无疑是 Sony FE 85mm F1.4 GM, 原因在于它那以柔顺散景作为号招的‘GM’之名。”












关于镜头的“Click on/off 钮”之前曾介绍过多次,它的用意在于消除光圈环切换的操作音,并且让光圈的缩放更加线性。但实际上无论 Click on/off 钮是否开启,镜头的光圈作动都会是线性的而非有段式,Click 钮只是提供段落感而已,我个人还满喜欢这样的设计。
举个例子会比较容易明白:假设现在我把光圈环转到 F1.8 和 F2.0 这两个值的中间,那么镜头实际的光圈值也会是介于 F1.8 和 F2.0 之间,不会因为你转到中间某一点就突然由 F1.8 跳成 F2.0,而 Click on/off 钮的主要差别,是在于你转起来会不会有“一段一段”的感觉。






关于对散景的追求
在正文前我想先聊聊“GM”镜头的特性,而这颗镜头的主要魅力,是源自于对“散景”的追求。首先是 Sony 在“GM”系列镜头中采用了研磨精度标准更高的 XA 镜片,因此 GM 系列的镜头都强调一个特性:散景的完整性。
无论是大光圈定焦的 Sony FE 85mm F1.4 GM、标准变焦的 FE 24-70mm F2.8 GM、超广角定焦的 FE 16-35mm F2.8 GM、望远变焦的 FE 100-400mm F4.5-5.6 GM,这系列都尽可能地做到了散景最佳化,同时在焦外光点(弥散圆,Circle of confusion)的呈现上也很大程度的避免了“洋葱圈”的产生,从而降低了焦外二线性散景的发生可能。
虽然不是很严谨的定义,不过“洋葱圈散景”应该算是国内外摄影界约定俗成的称呼(Onion-ring bokeh),有洋葱圈的散景会在光点中呈现类似同心圆的纹路,起因是因为现代镜头采用非球面镜的缘故。Sony 对于洋葱圈的解法非常直接,就是直接提高这些非球面镜的研磨精度,这就是 XA 镜片(极限非球面镜片)的由来。
不过,并不是每一颗 Sony GM 镜头都搭载了 XA 镜片,而是当镜头有使用到非球面镜片时才会加入 XA 镜片加以补偿,甚或是以 XA 镜片将全数的非球面镜片给取而代之。因此与其说 XA 镜片是 GM 镜头的必要条件,倒不如说“散景”是 GM 所追求的根源,而 XA 镜片是到达根源的一种方式。


另外一点是 GM 系列的镜头大多都搭载了较多枚的光圈叶片,FE 85mm F1.4 GM 具备同级镜头中较罕见的 11 枚光圈叶片(其他镜头大多都是 8~9 枚),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于让镜头缩光圈后仍能保有较接近正圆的散景光点。
Sony FE 85mm F1.4 GM 实拍照片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算是轻便镜头的爱好者,老实说在 Sony FE 85mm F1.4 GM 刚发表时,我对这颗镜头的态度其实还是满保留的,但或许也是因为那心血来潮的“还是试试看吧?”的想法,让我因此对这颗镜头完全改观。
画质方面,这颗镜头完全没有任何疑虑,这就是 GM 镜头一以贯之的最高水准,F1.4 光圈全开下就拥有很出色的画质。在 DxO Mark 的镜头排名上,Sony FE 85mm F1.4 GM 与 Zeiss Otus、Zeiss Milvus、Sigma Art 皆名列 85mm 焦段的最佳镜头。
相信很多人都拍过展场,这张是在电玩展用闪灯拍摄的照片,使用 Sony FE 85mm F1.4 GM 光圈全开 F1.4 拍摄,搭配机身是高画素的 A7R3:


▲f/1.4 1/160s ISO 5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这是 100% 尺寸撷图(1280×800 画素):


嗯,我想只用一个撷图、一张范例来说明就够了,虽然光圈全开 F1.4 距离最锐利还是有段距离,但“画质”是你用这颗镜头最不需要担心的事情。
散景表现


▲f/2.0 1/2500s ISO 100,Sony A7 III 机身直出
其实我认为 Sony FE 85mm F1.4 GM 所追求的并不完全是所谓的奶油散景,传统的奶油散景还会带有一些油润、厚重的特质,但这并不完全是 GM 的特色。


▲f/2.0 1/1600s ISO 100,Sony A7 III 机身直出


▲f/1.4 1/1600s ISO 100,Sony A7 III 机身直出
这颗镜头虽然也有如同奶油般的化开效果,但它所带来的是一种更明亮、干净、通透的散景,这与以往 ZA 镜头强调对比与发色的表现颇有不同。


▲f/1.4 1/2000s ISO 100,Sony A7 III 机身直出
逆光构图


▲f/1.6 1/50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f/1.6 1/400s ISO 160,Sony A7R3 机身直出


▲f/1.6 1/40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f/2.0 1/320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人像拍摄
本篇所有的实拍照片(包含人像照)都是使用机身 Jpeg 直出拍摄,人像照使用的机身是 Sony A7R3,旅行拍摄使用的则是 Sony A7 III ,所有实拍照并未经过任何裁切或是重新构图,也并未拉曲线、磨皮或是液化。以下的人像肤色也可以给大家作为 Sony 机身直出肤色的参考。
如果要具体一些来描述,我会觉得 F1.4 就是可工作光圈(如果你不介意景深太浅的话),缩到 F1.8 就差不多与 F4~5.6 几乎同样锐利,而我在拍摄人像时大多会设定在 F1.6,以取得散景和景深的平衡。


▲f/1.8 1/160s ISO 2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f/1.8 1/50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其实,与其说它是“光圈全开即可用的镜头”可能还不太精确,我比较倾向用另一种形容词来形容:它的画质特性是“传统中带有革新”的。
过往传统的 85mm 定焦镜大多有项特征,为了利于拍摄人像,这些镜头在光圈全开时的画质大多不算太好,拍出来的照片大多有种类似柔焦的朦胧感,再加上 F1.4 光圈的景深极浅、DSLR 大多也会缩光圈拍摄,因此各厂在 85mm 的焦段大多不十分追求光圈全开的锐利度(但近年已有很大的改变,这也算是现代镜头的特色吧)。


▲f/1.6 1/400s ISO 125,Sony A7R3 机身直出
以我之前开箱过的平价镜头 Sony FE 85mm F1.8 来说,它追求的是全开光圈下极佳的锐利度,但这次开箱的 Sony FE 85mm F1.4 GM 则不全然是如此,它的特性是让镜头在光圈全开时,能够在锐利与柔顺间取得一个较佳的平衡,同时在光圈稍小时又能有绝佳的锐利度;这让它在全开光圈时既可以拥有工作用的画质、又可以确保人像照的柔顺调性。


▲f/1.6 1/400s ISO 125,Sony A7R3 机身直出
85mm 是非常适合拍摄半身人像的镜头,在这样的视角下,拍摄者与 Model 的距离并不会太远,退几步可以带出全身照,进几步又可以拍摄半身特写。
当然,使用 Sony FE 85mm F1.4 GM 的最佳回馈还是在于它的散景与立体感:


▲f/1.6 1/1000s ISO 2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f/1.6 1/250s ISO 2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旅游与街拍
以这颗镜头的体积和重量而言,要用来拍摄旅游用的照片其实还是有点吃力的,较大的体积加上遮光罩,在“拿进拿出背包的便利性”是一定不及轻便镜头的,它的用法比较适合常驻在背带上边走边拍用,而不太适合收进背包随时拿出来快拍。
话虽如此,但用 Sony FE 85mm F1.4 GM 来拍摄这些旅游途中的照片,还是能回馈给使用者更多水准之上的照片,像是更好的发色、更浅的景深、更以层次的立体感。


▲f/1.4 1/8000s ISO 100,Sony A7 III 机身直出


▲f/1.8 1/8000s ISO 100,Sony A7 III 机身直出
单纯以光圈数值来说,F1.8 与 F1.4 在帐面上似乎差距不大,只差了 2/3EV 而已,但两者可说是截然不同的镜头定位。
虽然这是一颗在 DxO Mark 上评分相当好的镜头,如果只看数据的话,其实是有点埋没了它。Sony FE 85mm F1.4 GM 是一颗除了画质以外,也在其他地方都尽量做到最好的镜头。
换言之,高画质其实只是 GM 的基本。


▲f/2.0 1/1000s ISO 100,Sony A7 III 机身直出


▲f/8 1/250s ISO 100,Sony A7 III 机身直出


▲f/1.6 1/125s ISO 2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f/1.8 1/40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f/2.8 1/30s ISO 250,Sony A7R3 机身直出


▲f/2.2 1/80s ISO 100,Sony A7R3 机身直出
在定位上,我会倾向把较平价的 Sony FE 85mm F1.8 设定为随拍、街拍、生活使用的镜头,而 Sony FE 85mm F1.4 GM 则是 85mm 焦段的顶级镜头,在拍摄人像上拥有比前述这些镜头更优秀的氛围与表现,两颗镜头也分别有着截然不同的特性与优势。
虽然我们前面提到了它的画质、散景、发色、通透感、人像表现、旅游使用情境… 但其实这颗镜头也并非没有缺点,最常见的抱怨主要源自于两点:对焦速度与对焦声音。我的看法是这样,其实大部分的 85mm F1.4 由于镜片组较重的缘故,大多不会设计成为一颗对焦飞快的镜头,因此我会觉得 Sony FE 85mm F1.4 GM 的对焦速度应该算是“虽然不快,但符合预期”。
另一方面是 Sony A7 系列的无反相机在“AF-C 连续对焦模式”时,对焦速度会有飞跃性地成长,这在 Sony FE 85mm F1.4 GM 身上依然适用,当使用 AF-C 对焦模式加上眼控 AF 来拍摄人像时,对焦速度与对焦声音的问题也会随之迎刃而解。


或许有些人会这么问:“如果我手上已有了平价的 Sony FE 85mm F1.8 或是中阶的 Zeiss Batis 85mm F1.8,那么还适合再花一笔不小的预算升级成 Sony FE 85mm F1.4 GM 吗?”其实这完全视乎你对于画质之外、数值之上的需求,因为即使是平价的 Sony FE 85mm F1.8 也有水准之上的画质,而 GM 能带给拍摄者的,更多是画质之外的东西;例如:同光圈下更锐利的画质、更轻微的色散、更柔顺的散景、更舒服的发色、更具层次的立体感相信这些透过以上的实拍并不难体会。
可以这么说:或许在某些状况下 Sony FE 85mm F1.4 GM 的体积、价格与重量限制了我们携带它出门的便利性;但以一个影像工作者的角度而言,GM 镜头的差异化,也带给了我们更多在这焦段上创作的可能。
作者: rxiang (rxiang)   2019-02-28 00:56:00
只好敲碗135GM了? XD
楼主: Furch (呼噜噜)   2019-02-28 00:57:00
幸好距离上市还有段时间(喘)
作者: bicedb (包茎童子)   2019-02-28 00:58:00
先推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19-02-28 01:05:00
前排推手上的FE F1.8决不会想换成GM才不要为了那点画质结果爬山重死自己况且对焦速度超慢,FE F1.8对焦速度比他快N倍一堆拍小孩的拿这颗真的是傻了,根本追不到小孩啊结果都怪到机身上Orzzz
楼主: Furch (呼噜噜)   2019-02-28 01:11:00
要用AF-C阿楼上的兄弟,AF-S的话85GM确实很慢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19-02-28 01:15:00
用AF-C感觉在A7III才能发挥全力A7II的AF-C似乎还是有点卡
楼主: Furch (呼噜噜)   2019-02-28 01:16:00
是的,要三代机身比较能发挥
作者: Colsebaw (永远的大傻~R.I.P)   2019-02-28 01:22:00
85GM在更新02版后进步不少,但在三代机身才完全解放....从R2换R3后特别有感...但等135到货后应该还是会冷冻了..
作者: h311013   2019-02-28 01:24:00
推85鸡
作者: s6525480   2019-02-28 01:29:00
135 期待下一集
作者: IcebearK (冰熊)   2019-02-28 01:37:00
推爆 真的是最完美的85定不过 似乎有几张白天高速快门的照片因为开了电子前廉快门 所以散景光点有些不自然的渐层
作者: Derek324kimo ( D for Demon)   2019-02-28 02:30:00
结果达到根源的只有黑桐干也一人 (欸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9-02-28 02:41:00
推 同时期待135文章
作者: KasmirLo (科科科~)   2019-02-28 02:44:00
真是期刊等级篇幅的
作者: Derek324kimo ( D for Demon)   2019-02-28 02:51:00
证明不是只有看图啊XDDDDDD
作者: Aerogel (无视宵夜文)   2019-02-28 06:26:00
不是要“返家还债”了吗?
作者: pptricky (苏老头)   2019-02-28 06:47:00
135等你欧啾咪
作者: soarling   2019-02-28 07:49:00
感谢F大卖肝卖肾的开箱文
作者: Tristan0918 (Tristan)   2019-02-28 08:56:00
大推
作者: yuchien1223 (yc_wang)   2019-02-28 09:10:00
感谢F大
作者: user1120 (使用者)   2019-02-28 09:20:00
作者: WindwithRain (风与雨之地)   2019-02-28 09:27:00
推 很详细 照片也很好看!
作者: nohair (老同乡)   2019-02-28 10:04:00
感谢
作者: ntuarthur (ntuarthur)   2019-02-28 10:54:00
感谢大作!!!
作者: ByKiss (白亲)   2019-02-28 11:26:00
推 最爱的一颗镜头
作者: abscented (心之所向 素履所往)   2019-02-28 11:40:00
推 看到海琳了XDD
作者: takeda0727 (rena)   2019-02-28 12:35:00
作者: cheerptt (Cheer Up)   2019-02-28 12:43:00
作者: IcebearK (冰熊)   2019-02-28 12:52:00
https://i.imgur.com/YGg1Glb.jpg 不好意思截了内文图~~ 应该是这张 后面绿色光点有出现渐层的状况https://i.imgur.com/LRvlrOG.jpg通常电子前廉快门在1/500以上的快门速度之后会出现像左边那张的现象
作者: superyow (阳光男孩)   2019-02-28 13:05:00
作者: SaiMenZ (赛门 )   2019-02-28 14:41:00
继续安心使用85 1.8 重量差距太多 画质差距太少 对焦胜
作者: chuck5669 (better life)   2019-02-28 15:37:00
等大大开135GM
作者: bighang   2019-02-28 18:42:00
85GM追不到小孩?怪器材前先想想技术层面的问题如何?
作者: salamanda (sala)   2019-02-28 22:10:00
好,看到F大先推
作者: pirateboris (pirateboris)   2019-03-01 08:18:00
推推推
作者: kai7632002 (御前带刀)   2019-03-02 09:05:00
F大必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