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景深等于镜头焦段除以光圈大小?

楼主: ljiang   2019-02-16 21:41:18
小鲁我没在玩DSLR,路过此版看大家在讨论景深的问题
小鲁看能不能用简单的方式解释清楚
我尝试解释您误解的地方
即使拍摄(满)同一个物体,同一个物距,只要sensor大小不同, 当下使用镜头的有效焦距
就不同
比较小的sensor要拍满整个物体会比sensor大要拍满整个物体来的广角,有效焦距小些
你会想说,目前视角(Field Of View,FOV)不是一样吗?
的确,但广角的意思是要基于同样的像高下比较视场角的大小才有意义
因为物高越高,像高越高,FOV越大都是自然的
就像用同一个相机拍一个矮子跟一个高个子合照
矮子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9-02-16 21:59:00
你弄错了,弥散圆是要你指定一个值,投影超过这个值就不当作是点。这个值是根据观赏和放相的需要决定的另外,有效焦距是什么东西?等效和有效的意思完全不一样。https://goo.gl/4Gf54Y 表格中的模糊圆就是你应该输入的值,你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修改这个值(代表你调整了焦内焦外,清楚或模糊的标准)
楼主: ljiang   2019-02-17 00:23:00
因为是成像在sensor上不是视网膜,所以是给sensor看的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9-02-17 00:24:00
再讲严格一点,其实这里的弥散圆(模糊圆)指的是容许弥散圆,最大弥散圆。因为现实上所有投影都不是理论中的点,这个值只是告诉你多大的点是我们可以容忍,
作者: krisher (慢速娃娃车司机)   2019-02-17 00:37:00
这么一大串文,看完的结论还是 同一场景想要更浅的景深,就要买FF机或更大片机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9-02-17 00:41:00
那并不是事实,现实上任何片幅只要愿意把镜头做大都能得到小景深,甚至小片幅还更容易一点。但现实是这
作者: IcebearK (冰熊)   2019-02-17 00:43:00
浅景深的极致差不多就是在FF了 毕竟中片幅以上镜头光圈都不大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9-02-17 00:43:00
些镜头都出在 135 系统上。即使超过 35mm 的片幅,很多系统在营造"浅景深"上也没有 35mm 底容易。这是商业问题而已。
作者: IcebearK (冰熊)   2019-02-17 02:24:00
lan大说的做大一点应该是指小片幅镜头的光圈(f值)理论上可以做得更大 像是全片幅的1.4镜头只要加上合理的减焦镜组就能变成43片幅的f0.7镜头 但实际上没有厂商会这么做 因为这种产品的售价和体积明显超出43片幅用户所求有需要这种浅景深的人肯定会选择全幅
作者: RicciCurvatu (黎奇曲率5566)   2019-02-17 03:31:00
field of view 是角度单位 你去查维基 angle of view, field of view都是指角度 跟物高像高完全无关 除非你的意思是" 同样物距 要拍矮个子要用长焦拉近"这样FOV的确会变小 但相距还是一样 总之你如果不固定一些变量 说视野跟物高有关根本就没sense
作者: gn01140216 (苑名零)   2019-02-17 07:48:00
他画的不是视角,那是光线路径是基本透镜成像原理,光学透镜全部的理论都透过1/f=1/u+1/v导出来的..sensor越大,焦距、物距固定可以呈现更多内容....
作者: RicciCurvatu (黎奇曲率5566)   2019-02-17 12:32:00
.... 你要不要去想想为什么FOV定义是无限远的光的角度 你定义真的弄错了 不能改用有限距离替换 我不想把口气弄太差 但如果你找不到任何一篇文章是用有限距离对焦去定义FOV 要不要思考一下我讲的? 英文维基上都有答案 你不一定要信我 但跟着英文维基的推导走一遍 如果你理工背景应该是不会太难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9-02-17 17:32:00
你讲的是物于底上的投影占比而不是物高。然后视角和视场角是两个不一样的东西。然后再说一次:弥散圆迷散原不是"可以拿来"算景深,也没有准不准的问题,而是反过来景深是由弥散圆决定的。既然是弥散圆定义了景深,自然无所谓不准。
作者: ad47 (我现身了~)   2019-02-18 01:52:00
有讨论是好事;重点是各自拿出"数据资料"来来讨论,对错在讨论中自然会越来越清楚(对 我就是想说别篇那种自以为是的"认为"真的很糟糕,不实事求是、含糊解决的态度阻碍进步)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9-02-18 16:26:00
circle of confusion 是一个十九世纪就被提出来的东西,光点投影在什么范围内叫做清晰一直都是由观赏条件来决定,这点你随便 Google 就查得到资料,毫无疑义。如果观赏条件变动,你当然可以调整其门槛,但如果你以输入和纪录端的能力作为基准,就基本颠覆了其原始概念。你们业内怎么搞我不知道,但你们很可能只是拿一个近似的既有概念和名词来解决你们的需要。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