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elve7878 (Rev34)
2019-02-15 21:25:41大家好,最近拍照遇到一个摄影前辈
因为在等鸟,所以有稍微闲聊了一阵子
该摄影前辈拿D500,我就问他APSC散景之类的问题
但他说片幅其实跟散景“完全没有关系”
这实在有点颠覆我的使用经验...
就我的使用经验,同等效焦段、同样构图的画面(例如FF的15mm、APS-C的10mm)
假如APS-C开光圈f/2.8的话,FF大概光圈开到f/4.5散景就差不多散了
大概就是1又3分之1的光圈差距
但那位大哥说,不管什么片幅的镜头
只要实体焦段除以光圈大小,那么散景就差不多散
跟片幅大小完全没有关系
APS-C只是因为底片没有FF大,所以看起来才比较不散
然后自己去查了一下实体焦段除以光圈大小是什么物理定律
才想到这样除不就是等于光圈的实际直径吗...
所以散景只跟光圈的实际直径有关系?
后来自己又跑去DOF Simulator按一按
的确,同片幅的话,50mm f/2的照片,看起来跟100mm f/4看起来差不多散
(被摄物在画面的大小固定,我是都选半身照)
但不同片幅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会没关系...
我在想难道会是等效焦段的问题吗
FF的85mm,视角约等于APS-C的57mm
假如FF的85mm光圈开f/2.8,数值相除后得到30.357
所以要用APS-C的57mm得到相同散景效果
要计算下列公式:57 / x = 30.357,所以 x = 1.87
这样计算的结果就跟我的使用经验相符了
但还是觉得散景应该不只是只有实体焦段和光圈决定吧...
所以想上来请问一下各位前辈,我这样算有算错吗
小弟弱弱文组,感谢各位指教,欢迎开嘘
各位听口令~ 置板凳!!掐指一算这个问题会吵架喔~~我先来~ 片幅当然会影响景深 不然大家花大钱直上FF是傻子吗?
作者:
BIGP (ツンデレ大好!)
2019-02-15 21:43:00坐等吵架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9-02-15 21:51:00恩..这是第几届DOF相关吵架大赛了?
作者:
lvlvlv2g (可悲生活的落魄人生)
2019-02-15 21:53:00觉得又要大战了XDDD
作者: d9658875 (patrick) 2019-02-15 21:57:00
想像一下如果同一颗镜头插在apsc跟ff的散景是否相当
你自己不都说明了吗…?你拿等效焦段来比景深,小片幅的机种都先偷吃步增加焦距了,片幅那边当然要扣回来
等效光圈的概念都行之有年了还在片幅不影响景深...
而且散景不是只看景深,还要看压缩感,景深跟压缩感都跟距离有关,你如果要单纯看景深,那直接去网站输入数据来比较就好了…没什么必要问这个
作者:
shisa (奇奇怪界)
2019-02-15 22:10:00有趣的是,相同的镜头焦距与光圈,再加上相同的距离,输入网站后得到的结果,反而是小片幅的景深更浅
作者:
shisa (奇奇怪界)
2019-02-15 22:12:00有版友提到了关键字,来猜猜这篇能不能破50推.
作者:
nocesst (肥宅魔导师ヘ(・_|)
2019-02-15 22:13:00“在相同镜头、相同光圈、和被摄体在画面中比例相同的前下,大片幅机型的景深比小片幅机型的景深来得浅的说法。这是冼镜光老师在景深概论那篇的某一段然后等效光圈的概念是什么,不太懂,景深部分吗?
作者:
kslxd (置底震怒放火路人某K)
2019-02-15 22:16:00没有摆摊战不起来啦
作者:
fosa (阿盛)
2019-02-15 22:30:00其实我也好奇等效光圈是什么,可以请carl3104介绍一下吗?
作者:
klub (shipwreck)
2019-02-15 22:38:00我也很好奇这个问题 但我没有光学背景会不会其实片幅影响景深的部分是在镜头光圈相同的条件下 镜头的成像圈越大 则散景越明显?但如果同一颗镜头分别接在apsc机身和ff机身(ff裁切到跟apsc一样画面)上 就可以呈现出一样的散景
作者:
nocesst (肥宅魔导师ヘ(・_|)
2019-02-15 22:45:00楼上的可以去看冼镜光老师说的,他就是135片幅跟APS-C用同一颗镜头、同一个光圈、同样的比例所得出来的结果啊。
作者:
t684958123 (w96dkJennifer)
2019-02-15 23:03:00置板凳
作者:
Kln (11/11)
2019-02-15 23:33:00老板小辣要切
既然“等效焦段”获得普遍认可,那就不能不承认“等效光圈or等效景深”在沟通计算上也很有意义
作者:
SpadeR (㊣键盘人生胜利组㊣)
2019-02-15 23:39:00没错喔 背景虚化差不多
作者:
nocesst (肥宅魔导师ヘ(・_|)
2019-02-15 23:55:00问题光圈就不只是影响到景深,还有进光量,那你用等效光圈就是会有问题啊
作者:
gjcl6 (789)
2019-02-15 23:59:00老板 一份鸡排不切不辣
作者:
rinkai (玉串)
2019-02-16 00:06:00我赌五篇文章!
作者: noname9 (noname9) 2019-02-16 00:16:00
置板凳
有些道理你知我知大家知为什么会战的道理也是你知我知大家知
fosa大可以看看dpreview的测试 他们蛮常用等效光圈的
其实还有等效放大率 也是比较少人用的 最常见的就等效焦距
看冼镜光老师的理论是最快的,理论公式就摆在那边,客观事实。在冼镜光老师的书里面有写到,片幅大小对景深的贡献是相当低的。且片幅大景深深,与普遍误解不同(同镜头焦距同光圈)。对景深影响贡献最大的两个变因是镜头焦距(非等校)以及被摄体物距感光元件大景深深(忘了固定一个变因,同物距)
唉,洗镜光这篇不推 没人在意同焦距同距离下焦距啊明明就是在说"同样对焦距离 主体占画面相同比例下等效光圈能拍出相同景深 相同背景虚化的照片" 另外单位同光量那些名词解释的是散粒燥点上的等效 跟景深一点关系也没有 身为一个有公信力的部落客 完全不查证别人的说词 就在那边说别人在打高空 难道大家在板上讨论要留自己学经历才可信?
作者:
nocesst (肥宅魔导师ヘ(・_|)
2019-02-16 01:54:00要打脸他最简单的不就是跟他一样拿出理论跟公式来吗?结果没人这样做。那到底是他对,还是没人可以证明他错呢?这就很令人好奇了。
我倒是很推他那一篇,之后有人发问我也一定也会用那篇回复。
做实验本来就应该选定好 自变量,因变量及应变量。不同感光元件同样视角在影响景深公式中动到了感光元件大小及焦距两个变量,这样在做实验论证时是没有意义的。
不用打脸啊 他算得是对的啊 但明显就不是大家在算的东西 习题本都不一样要怎么对答案 一个简单的问题大家到底是关心"同样主体大小的景深" 还是"同样实体焦距的景深" ? 后者完全跟构图无关 那他算出来后到底打脸大家什么了?
冼镜光老师的部落格给出的客观事实我不知道打脸了谁,他就是以一个实验的角度去论证事实。在他的书中也有比较你口中大家很care的不同感光元件,不同焦距(同视角)同光圈同物距的结果,但这是在已经论证完感光元件对实验影响小到可以忽略的情况下再往下推广的实验(因为假设感光元件大小对景深无贡献),这样自变量才会是只有一个,这样做出的实验才有意义。
完全不能理解冼老师的最大模糊圆理论耶,求解...数位时代如果没有输出...何来最佳的观赏距离的概念呢
简单的问题 那些结果有放上来吗? 我不推那篇 不是他算错 而是他算的根本不是大家在算的 " 讨论同焦距同物距的等效没意义" 如果你把他这句话过分延伸到"讨论等效光圈没意义" 那无疑是对那些根本不想算会到处查资料的那群人最糟的注解
同意RICCI大 大家讲的焦距都是等效 而非实体焦距
作者:
ttykimo (FOX)
2019-02-16 12:59:00就一堆人搞不清绝对大小与相对大小的无聊吵架
回给原 PO:事实就是这么简单,景深(不是散景)是由镜头的通光口径和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两者决定的。其他因素纵然稍有影响,其结果可以忽略。另外景深是影响清楚的部分有多少,散景谈的是焦外的的成像如何展现,两者的指涉不同。@devin0329 萤幕就是输出,没输出你怎么看得到图?
事实就是如此 FF较方便营造出浅景深底大有 “间接”效果
底大所以拍出同样大小 人要站近一点=改变被摄物距离
那篇也是... 不太对... 当然是有关的 你可以说 景深就有三个自由变量 你可以靠一些等式去换那些变量 例如可以把 "焦距 光圈 物距" 换成"物距 视角 光圈" "片幅 光圈 放大率" 等等 三个自由度 你想怎么换都可以 你去查维基焦距跟视角间是有恒等式能替换的 (等式中当然也有片幅大小) 把这个东西拿来跟什么夜晚拍照什么鬼的混为一谈 难道你们真的觉得片幅跟晚上拍照之类的鬼东西对景深的影响是一样的?
作者:
ap521125 (每个故事都有结局)
2019-02-16 17:45:00实际成像只和镜头有关,和感光元件一点关系都没有,感光元件只管接收资料,抱着这个原则去看就会好理解很多
作者:
ReDmango (爱战暱称的哪个白痴)
2019-02-16 20:45:00楼上 感光元件是有关的 模糊圈会影响景深
作者:
ap521125 (每个故事都有结局)
2019-02-17 15:53:00我是指镜头本身的成像和感光元件无关,但我们看到相片时已经受感光元件“处理”过相同焦段下,景深不变,变的是视角(投影范围)
基本上没错 但是片幅不同 视角 构图就会不一样 这样比没意义 如果要相同视角 那么镜头焦距 或是拍摄距离势必改变 这样景深差异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