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 Fujifilm X-H1

楼主: Stevenchow (史提芬周)   2018-03-28 22:34:27
网志好读版:https://goo.gl/9Vgm29
在日前购入了 Fujifilm X-H1 这台相机之后,正式就和过去用好多年的 Sony 说再见了。
在正式进入开箱文之前,想要先回答周遭的朋友知道我要从 FF 跳到 APS-C 之后,第一个
提出来的问题:“从全幅到到APS-C不会有降级的感觉吗?”,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
题,我的答案同样也适用每一个想换机身,不管是保持在全幅或者跳来跳去的人。我的
回答:“片幅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对我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虽然,全幅和 APS-C 还
是有先天上的差距,但那个差距在现在也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距离了,然而,最重要的
还是我更喜欢这个品牌带来的感受。”,意思就是我觉得富士潮到我 hold 不住了(误)
我不是一个擅长写开箱文的人,不过,还是想就这几天使用下来的感觉来和大家分享
X-H1 对我来说是怎样的一部机器。
我这次选择的组和是 X-H1 +电池把手的组合,选择这个组合的原因最重要的理由是因
为这个组合附上的原厂电池总共有三颗,算起来会比机身、手把、电池分开来买划算,
加上之后可能想要接一些活动的拍摄,所以就一起入手了。
https://imgur.com/49VsZjc
iPhone 6拍摄
https://imgur.com/g7wwaIn
iPhone 6拍摄
X-H1加上电池把手之前己经比 X-T20 大上不少,电池把手装上去之后,更显得非常巨
大。装上 XF90 f2.0 和电池把手之后,其实相当地有份量。
https://imgur.com/vF8bZxI
X-T20、XF18–55 f2.8–4拍摄
https://imgur.com/el6SlTj
https://imgur.com/weZ4Lst
https://imgur.com/g9eg4dt
机顶部份
X-H1 最特别的地方应该就是像一台缩小版的 GFX 吧!特别是机顶这块小萤幕。当然
旗舰机种的按键数量、转盘也是较 X-T20 更多。
我想就以下几点来说明在几天使用下来的感觉,以下都是指 X-H1、XF18–55 这个组合
的使用。
1.握感:
在拿到相机的时候,第一个惊讶的是拿相机的手感,以一般男生来说,拿起来满合手的
,不会有手指扣不到东西的感觉,这点对比我的前一台机身( Sony A7RII )及另一台
富士 X-T20 都是第一时间感觉最大不同的部份。
2.连拍:
连拍缓冲时间也是相当让我惊讶的部份,以上传的这张追焦车为例,连拍了 18 张照片
,中间没有卡弹停顿,虽然准确率才一半左右,不过,这一点可能是我还未熟悉这台相
机。操作的感觉确实和 X-T20 不是同个档次的。顺道一提,在拍这组照片的时候,我将
镜头的OIS功能关闭,原本是想测试机身的防手振功能。以为镜头、机身的防手振功能会
择一来使用,不过,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镜头如果有防手振,关掉之后就真的是关掉了
。这个部份也许要等到下次的韧体更新后,看看会不会加上去吧!
https://imgur.com/oODF9Ap
ISO100|f14|1/30秒|42.5mm|
3.底片 ETERNA 模拟:
这个纯綷给大家自己参考,这个底片模拟其实不是我平常会用的模式(个人惯用 Velvia )
,只是在资料上看到这是 X-H1 新增的一个选择,提供给有可能购入的朋友参考。
https://imgur.com/3knzj2E
4.小摇杆和机顶萤幕:
这两项真的很不错,有点像是 DSLR 的那种感觉,在拍照的时候很便利。
5.重量:
机身 673 克+镜头 310 克,接近 1 公斤的重量虽然比起 DSLR 是轻巧不少,不过,也
不算太轻。但是,这次 X-H1 附赠的背带真的是我入手过的相机中第一条不用买别的背
带替换的,减压效果满不错的。
附上的图片是 Lightroom 读入 RAW 档后直接转存 jpg ,没有经过件何修改,提供给
大家参考,当然,在这里我并没有要评论到底是“到底是机身调整再转存”或者
“进到 Ligthroom 之类的软件编修之后再转存”哪一个比较好,读入 RAW 档编辑再输出
是从以前就习惯的做法,虽然,确实在同样比较原始的 jpg 档案时,两种作法确实有落
差,不过,我自己是可以接受的。
顺带一提,一般的旗舰机种通常是没有闪灯的,但是 X-H1 附上一颗功能很阳春的外接
式小闪灯,个人觉得相当有趣。虽然还是有一些似乎是无可奈何的小缺点,比如:进入
休眠之后再唤醒相机会有一段短暂的停滞时间,不过,我自己是满喜欢这部机器。
实拍照(有后制)
https://imgur.com/5lvocFT
https://imgur.com/hVAusxY
https://imgur.com/qF7pGSg
作者: smileahpain   2018-03-28 22:48:00
感谢分享,X-H1没想到要成为DSLR版富士开箱文最多的
作者: inway (死宅男一个)   2018-03-28 22:48:00
A73太诱人 我都想从XT2转成sony了
作者: inway (死宅男一个)   2018-03-28 22:49:00
没想到这个时机点还有这么多人坚定地买了XH1
作者: speedshuffle (咻~)   2018-03-28 22:56:00
但是我开起箱来不是人
作者: wheat1130   2018-03-28 23:20:00
我还在想说那条相机背带在哪买der
作者: leopold (吹竖笛的桑原)   2018-03-29 00:30:00
感谢分享,在考虑从Xpro1 升级XH1 or A73
作者: CJSStarCraft (CJS)   2018-03-29 00:36:00
感谢分享!
作者: gamer000 (edward lee)   2018-03-29 01:27:00
还在犹豫要不要xt2换XH1,除了防手震,感觉诱因不大
作者: sckirin693 (阿醒哥)   2018-03-29 02:30:00
01已有人提供建议,不介意防手震的话,可以等看看XT3
作者: gamedf (Walker)   2018-03-29 06:03:00
XT3如果要维持传统外型应该是很难会有,防手震跟4k散热结构,机身一定要一定的空间。
作者: smileahpain   2018-03-29 07:21:00
不然就是减少防手震级数然后录影流量降低看看有没有机会了
作者: aa08175 (Q小贤)   2018-03-29 09:01:00
推楼上,其实可以把定位推的更明显了
作者: smileahpain   2018-03-29 11:57:00
O家之前好像也是这样定位,富是这样做搞不好可行
作者: ttamura (踢田村)   2018-03-31 21:54:00
买A73或A9都要对后期很有爱,搞不懂SONY为什么不多放一些调控档明明电子性能这么强,却不在人性操控多用点心...
作者: jeremywww (jw)   2018-04-05 09:40:00
X-H1跟X-T2的其中一个最大差异在于高Iso噪点控制。X-H1好太多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