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星际争霸战、星际大战:原力觉醒的眩光

楼主: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6-07-09 02:50:51
自从玩摄影之后,对于照片景深外的散景特别的注意,
即便是看电影时,也不自觉得把注意力放在散景上。
电影拍摄时,为了让宽萤幕比例16:9能压缩到3:2的35mm上,会使用anamorphic镜头,
之后再透过投影机或者是数位的方式还原成16:9的比例,
所以几乎所有的影片看到的散景都是垂直立著的椭圆
例: http://imgur.com/JzscYpZ
但很奇怪的是,J. J. Abrams的电影,像是星际争霸战、星际大战:原力觉醒
例: https://youtu.be/ALHiJaSPrns
散景不但是水平方向的椭圆、而且连眩光都是水平的走向,
如果搜寻关键字(如JJ Abrams Lense Flare)几乎都是揶揄JJ Abrams的文章或是影片,
并没有解说这个现象。
到底这样的光学效果是如何办到的呢?
编辑:感谢网友kaiyusnow的授权,我在底下分享他电影板的文章
作者kaiyusnow (Kaiyu)
看板movie
标题[讨论] 简谈变形镜头 - 冷知识
时间Wed Jan 6 20:51:09 2016
上回在谈宽银幕的时候,我们提过变形镜头 (Anamorphic lens)
今天就让我们谈谈什么是变形镜头,以及它有什么作用吧!
变形镜头最初是为了能让正常比例的底片拍摄宽银幕比例而设计的。
但随着时间的演变,电影摄影已经逐渐习惯变形镜头带来的独特风格,
成为新的一种美学。
在拍摄影片时我们会使用两种类型的镜头:正常镜头 (Spherical lens),或变形镜头。
正常镜头会把影像直接投映在感光元件上;
而变形镜头会把影像的长边压缩(通常是缩小一半),成为一个变形的影像。
下图是变形镜头压缩及重新延展后的影像
http://goo.gl/pg88fB
在放映的时候,放映机也需要变形镜头把变形的影像再放回正常的比例。
又因为大多数的放映机都配置了变形镜头,正常规格的负片反而要转换变形之后
才能正常投影。
变形镜头最初是设计用来尽量利用 35mm 底片的所有区域,不然最早期的宽银幕
是会把上下遮掉,丧失了部份的空间。变形镜头除了可以多使用到垂直的分辨率之外,
也减少了噪声颗粒的大小。例如用正常镜头在 35mm 底片上拍摄 2.40:1 的影像时,
只会使用到 50% 的底片,但使用变形镜头后, 100% 的底片区域就都能使用到。
而在数位摄影上,在使用变形镜头通常有着不同的目的。
因为大部份的数位感光元件都有着比 35mm 底片更大的长宽比,
正常镜头通常就足以用来拍摄宽银幕画面。
若在额外使用变形镜头的话,通常会拍到过于大的长宽比,而需要裁切左右的画面。
举例, RED DRAGON 摄影机能拍摄 6144×3160 的分辨率,即是 1.94:1 。
如果要拍摄 2.40:1 的宽银幕画面,只要将上下裁切即可,
这样大概能利用到 81% 的像素。
但如果使用两倍的变形镜头,就需要裁切左右多余的部份,
反而只能利用到 61% 的像素。
如果使用比较冷门的 1.3 倍变形镜头,是可以利用到 95% 的像素,
但如此一来的效果并不十分显著,没有必要为了它增加制作的成本与复杂度。
摄影机大厂 Arri 有为变形镜头做了一支简介影片,可以参考一下变形镜头带来的效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7i2SXGYmao
在数位上若使用变形镜头,通常是为了其他的效果。
变形镜头的耀光和散景,通常会是延长的椭圆形(正常镜头的话则是接近正圆的形状)。
而耀光也可能会在镜头上形成一条直线或横线,
横跨整个画面( JJ 亚伯拉罕很爱这样的风格,网络上甚至有一堆恶搞的图片及影片
https://goo.gl/sqos3E )
变形镜头也会影响到景深,
虽然理论上变形镜头和正常镜头有着一样的景深,
但实际上在拍摄变形镜头的时候需要更长的焦段,
才会得到一样的取景。
所以相较于正常镜头,变形镜头的景深更浅,因此通常也比较有电影感。
除了原生的变形镜头之外,
还有一种可以附加在正常镜头前方,
进而造成变形效果的镜头,
近年来因为 DSLR 拍摄影片大量流行后,
这种“滤镜” (adaptor) 也开始流行起来。
最后,变形镜头得到的影像通常不及同等的正常镜头锐利,
一部份是因为它额外增加了一些玻璃,
另一部份是因为镜头的视角变得非常大的关系。
本文同步发表于:
银幕之外 - 电影冷知识
http://www.facebook.com/outofscreen
参考资料
http://goo.gl/wvYOmr
https://goo.gl/ljWwsw
作者: robin80829 (白云尘)   2016-07-09 03:08:00
因镜头由多组镜片组成 光通过镜片有些微反射 最后在底片上成像
作者: ReDmango (爱战暱称的哪个白痴)   2016-07-09 06:04:00
你确定那些都是真的散景跟眩光吗
楼主: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6-07-09 06:17:00
他的眩光几乎都是水平的,别人电影的眩光方向就不一定是水平,会有各种方向我也不是100%确定那是真的,但如果可以让自己的镜头想出一个方法都拍出这样的眩光也蛮特别的
作者: sugar1029   2016-07-09 08:10:00
几乎都是用After effects这套软件后制完成的
作者: h311013   2016-07-09 09:24:00
https://goo.gl/1gMO4K还有麦可贝的可以套
作者: kax0205 (说好的数学史呢?)   2016-07-09 10:02:00
就AE外挂OPTICAL FLARES做的
作者: m18680768 (ARC)   2016-07-09 10:03:00
炫光不都特效后制的吗?
作者: wasitora (torasiwa)   2016-07-09 10:26:00
八卦就是这套软件的作者就是星际争霸战片尾的制作者最近拍完StarWars之后推出的Saber也让光剑特效变简单是一个很厉害也很乐于分享技术的CG界伟人(?)
作者: ad47 (我现身了~)   2016-07-09 11:25:0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7i2SXGYmao 以ARRI影片为[非后期特效]基准 1.蓝色水平线 2.水平椭圆眩光 3.彩虹眩光4.其他(杂光变形呼吸效应) 回头看如果像是点光源出来的炫光会是水平的,如果是背景散景的圆圈会是垂直如果JJ电影中确定是变形镜头拍的确看到相反的光 应该就后期加(错方向)上去的吧XD(btw你贴的youtube大致上都是符合以上描述 我没找到不同的)
作者: rexvincent (雨男)   2016-07-09 12:49:00
原PO和推文中提到的眩光和AE中常用的flare其实应该要称为smear。 有一说是因为感光元件种类不同会有不同型式,例如CCD为垂直,而CMOS是水平的于AE的optical flares里可以借由开关/微调streak内参数来调整这项效果
作者: carl3104 (Carl)   2016-07-09 18:48:00
我怎么觉得后者的光晕是后制加上去的 一般题材电影根本不会喷得这样乱七八糟 至于前者提到镜头变形技巧有听过不过现在很多电影都用数位拍了 应该不会用这技巧了吧?您的问题偏拍电影专业了 建议可以去电影板问
作者: ad47 (我现身了~)   2016-07-09 20:04:00
电影版印象中的确有一篇介绍变形镜头的,然后即便现在很多直接数位摄影机拍摄但镜头还是一样那些原理不变差异不大话说看过那种形状的镜头图片或实机,对光线乱喷也就不会意外了...再补一下有兴趣IMDB上有电影技术细项 很多都会标用什么机子镜头拍摄的例如最新Star Trek http://goo.gl/FXIlzn镜头就有Zeiss Master Anamorphic,机子主要应该是ALEXA XT
作者: carl3104 (Carl)   2016-07-10 00:18:00
所以数位也有用变形镜头囉? 为什么不是直接搭配适当的感光元件呢?
作者: ad47 (我现身了~)   2016-07-10 00:53:00
在下一篇一起讨论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