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SONY FE 24-70 F2.8GM DxO分数出来了

楼主: penny31029 (~快乐跳恰恰~)   2016-07-02 22:11:26
直接上图
http://i.imgur.com/r3u1Iy2.png
http://goo.gl/eYFu19
悲剧的是,DxO可能用了有问题的镜头,所以分数....
However, as with many zooms, performance at the longer end isn’t quite as
impressive. This lens has some astigmatism throughout the zoom range, and it’
s quite noticeable at 70mm wide-open.
如果不重测,这分数应该有点丢脸XD
作者: bbsbug (bbsbug)   2016-07-02 22:15:00
原来Canon的分数这么强大...@@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6-07-02 22:21:00
要换人喊 DXO 不公了吗?....XD来打个赌,换上 A7R2 或未来的感光元件,那数据又飞升了...:P
作者: BIGP (ツンデレ大好!)   2016-07-02 22:25:00
居然没用A7R2
作者: sorochis (ㄇㄚˇ ㄨㄟˇ ㄎㄨㄥˋ)   2016-07-02 22:29:00
用7R才好跟之前的镜头比较吧…不过感觉这只的表现这样的分数似乎还算合理…?
作者: dehors (du pain sur la planche)   2016-07-02 23:22:00
28-70 vs. 24-70ZA vs. 24-70GM http://0rz.tw/CZ1hM感觉这测试结果还算合理 GM也的确是FE最强标准变焦镜了
作者: PureTrue (ㄅㄚˋ气)   2016-07-02 23:35:00
这结果没问题啊 跟Nikon差不多 不要乱推给拿到坏镜头吧anon高纯粹因为五千万像素更正:Canon分数高这么多是因为五千万像素
作者: lef1986 (303)   2016-07-02 23:39:00
造反啦
楼主: penny31029 (~快乐跳恰恰~)   2016-07-02 23:44:00
输给5DSR就算了,锐利度连5DIII都可以输是正常的吗?
作者: speedshuffle (咻~)   2016-07-03 00:14:00
真根5DSR无关吧 他解像力17M根本垃圾等级的..S还是买定焦好 性能也差太多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6-07-03 00:26:00
我还没看评测内容,大胆猜测 24-50 还行,70 端很渣然后整个评级就被往下拖了。然后换一片新的感光元件那些很差的部分会过评价的阙值,分数就又飙回来了如果细项图表出来了,你去看图表,会看不出它会什么那么差。
作者: dionysus7788 (饺子皮)   2016-07-03 00:34:00
70端也没说很渣啦 只是24跟50比较好是说我实际拍摄并不觉得边角画质差啊(抓头
作者: pussycat2009 (我不是女的)   2016-07-03 00:37:00
该不会跟左岸说的一样抽到70端有问题的吧不过Canon 2470II的确很优秀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6-07-03 00:50:00
Canon L 镜自来优秀。我觉得不用期待 24-70GM 能跟跟它打平。问题其实在它能不能在 a7r2 上有接近的表现。先来看这个连结,这是 24-35 放在不同机身上的评分http://i.imgur.com/i5n8qSs.png两台的有品质画素评价分别是 20MP 和 32MP和感光元件像素比是 55% 和 63%换句话说,感光元件的水准可以大幅影响有品质的画素总量和比例。底下这连结是 24-35 35端在两台机身上的表现图表http://i.imgur.com/shWkNqI.png
作者: jaylj14 (JAY)   2016-07-03 01:07:00
为何有点惨啊!!!A7R像素也不低啊!!!!!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6-07-03 01:07:00
可以看到,图表上的差距并没有 MPX 那么大。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6-07-03 01:11:00
应该不是感光问题 是他镜头设计dxo的测量方式不合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6-07-03 01:11:00
24-70 GM 在 A7R 上测得的品质画素比率为 47%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6-07-03 01:13:00
dxo的测量方式是将焦点距离设为焦段*20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6-07-03 01:13:00
而 24-70 LII 为 63%。坦白说这是个很大的差距。换成 A7R2 会让表现接近一点。但是要追上恐怕是办不到了。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6-07-03 01:15:00
所以镜头如果在近距离拍摄下,无法达到全画面的高解像力那dxo测出来的解像力分数会很低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6-07-03 01:16:00
或许极限就是在某些焦段有相近的表现。楼上这也是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总之,我认为 24-70 GM 总体上是达不到 LII 的水准但差距也不会有台面上这个分数这么夸张。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6-07-03 01:21:00
我会觉得不是感光问题,是因为我自己测出来就类似这结果相同的例子还有nikon 2470VR 对焦于无限远的时候好很多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6-07-03 01:25:00
其实,传统 MTF 应该都是对无限远来测。总之,我认为可能两个因素都有。因为感光元件是必定会影响的元素,而且 A7R 也有年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6-07-03 01:26:00
是呀 所以有时dxo才会出现感觉很怪的数据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6-07-03 01:26:00
纪了。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6-07-03 01:30:00
你刚刚举的例子 与其说是感光差异,不如说是低通有无差异http://i.imgur.com/CH90yqH.jpg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6-07-03 01:32:00
即使同样有低通货同样没低通,这些差距都存在感光元件怎么收集光线,怎么转换,每个层面都会造成影响。其实多看几颗镜头在不同机身上的表现就知道了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6-07-03 01:33:00
可是差距很小呀 同样都无低通的话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6-07-03 01:33:00
镜头固定,变因就会减少。你就可以看出机身在里面产生多大的影响。以高阶镜这种分毫必争的情况来说,其实已经够大了:P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6-07-03 01:36:00
我的观点是 这个差异主要来自于低通滤镜,其他只是小项a7r跟a7rII同样属于无低通机种,测起来可能差异不大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6-07-03 01:50:00
这就要看,你觉得下图这种差异是大还是小了。http://i.imgur.com/1uHfKbX.png感光元件大概每三年就会提升如图的一个阶层。这图是 18-35 分别在 D90、D7000、D7100 的表现。所以合理推测 A7R2 会高上那么一个阶层。而那个阶层几乎就是中阶镜和高阶镜的差距了。然后我们看 GM 和 LII 的差距:http://i.imgur.com/iapERNL.png 哭哭啊提升一级也还是距离很远....:P不过就像你说的,测的方式不同,也包含 GM 总评被70端拖累,使得实战未必有哪么大的差距。但我觉得,输是免不了的,只是要输多少的问题。我们再来看看 24-35 对决 24-70 LIIhttp://i.imgur.com/c7OcCgS.pnghttp://i.imgur.com/7YJRrV1.pngCanon 用 3 倍变焦就和 Sigma 1.5 倍打得难分难解虽然后者多了一档光圈,但前者多了一倍焦段嘛。你不得不给 Canon 镜头一个当有的尊重和评价。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6-07-03 02:10:00
以dxo图表为准的话..每换一代只提升5%左右吧17mp增加5%也才18mp左右呀..但低通有无的d800/d800e是直接差30%,,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6-07-03 02:19:00
普遍是提升 15%~20%,而不是 5%。而 800 和 810 的差距是感光元件进步和移除低通同时作用造成的。再一次,我蛮看图说故事:D600 对 D750http://i.imgur.com/JdJX2LC.png22/18=1.22,同画素感光元件 20% 的有品质画素提升如果 D750 拿掉低通,那其与 D600 的差距,就如同D810 与 D800 的差距。抱歉,我注意你提的是 800E,但结论是一样的。http://i.imgur.com/uNZbq3S.png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6-07-03 02:28:00
但..要看镜头是哪颗 不是每颗都有这么大的进步而且你不要一直拿800啦XD 800e才公平810跟800e同样都是无低通机种..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6-07-03 02:29:00
38% 的进步幅度。说明了低通和感光元件的进步各占了一半。我认为感光元件的影响大一点,可能是6:4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6-07-03 02:30:00
就说你比错啦..d800e跟d810一比就知道了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6-07-03 02:33:00
800E 我刚看了一下,蛮特例的。它似乎已经和 810是同样的感光元件了。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6-07-03 02:33:00
http://i.imgur.com/kVh0jpU.jpg 你看,也有差不多的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6-07-03 02:34:00
但是大多数的相机,基本上都是遵循我前面提的规律在进步。这点你可以自行分析资料来求证。那种差不多的通常是镜头素值比较好,在低阶的感光元件上已经得到了近乎完整的发挥。造成感光元件的提升有限。当然,也有可能是特别烂,进步不足以修正进光。此外偶尔不合常理的例子,也可能是镜头样本,或测试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6-07-03 02:41:00
刚刚看了一下,750/600对比比较有差的是长焦镜头焦段小于100mm以内的就改善颇小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6-07-03 02:42:00
失误造成的。我只能肯定,大方向上,感光元件进步对成像品质确实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6-07-03 02:44:00
我也认为会提升解像力,但"显著"影响持保留意见应该说 如果我们讨论的立点是以dxo给的资料为主的话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6-07-03 02:46:00
其实不急啊,DXO 早晚要测 A7R2 或之后的相机。到时候后不就知道了...:)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6-07-03 02:47:00
是呀XD 只是dxo真的很迷 有时候资料更新很快,有时爆慢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6-07-03 02:49:00
其实我觉得有一点要注意的是:DXO 很多评分都是看过槛和不过槛。如果他拿 60 分当及格,59 分就不及然后它接着给一个分数叫"全班及格人数"。极端点一班全班都拿 60 分,一班全班都拿 59 分所以及格人数这分数就是 100 比 0。那一班平均 60 分和平均 59 分用 100 比 0 来描述看起来当然很奇怪。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6-07-03 02:54:00
他这问题由来已久啦~canon的高感动态就被婊很久阿不过这个应该算另一个问题了..反正真的会看的人都是去看细项
作者: l17 (Alpha ILCE-7s)   2016-07-03 10:30:00
XDDDDDDDDDDDDDDDDD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