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随身机崛起的一些感悟...

楼主: F35B   2014-08-16 01:05:56
※ 引述《Radiomir (Radiomir)》之铭言:
: 再看目前 aps-c 可用 iso 最高的 A6000
: 光圈 f3.5, 快门 1/30s, 一般低光环境 iso 差不多要 2000
: dxomark 测出 A6000 的可用 iso 虽有 1347
: 但在一般低光环境, 却没 RX100m3、G1X2 好用!
其他恕删...
A6000真的是APS-C里面可用ISO最高的吗?
http://ppt.cc/M0sO 3200 RAW
http://ppt.cc/wjaA 6400 RAW
http://ppt.cc/b6K9 3200 RAW 微光
http://ppt.cc/augP 6400 RAW 微光
快门速度虽然有些落差,但不至于影响太多噪声的表现
而且这些图看起来亮度都差不多
也就是实战如果要拍同一个画面大概就是这样的噪声关系
光圈和片幅真的是这样加加减减就可以算得出来的吗?
那为什上面连结相同的APS-C感光元件差这么多呢?
又,A7S为什要降到1200画素来拼高ISO呢?
又,小片幅的高ISO"一定"会输大片幅?你确定?
如果用APS-C来PK高画素的全幅呢?
http://ppt.cc/YQXz
那再极端一点,把APS-C的画素降到500万来PK 4000万的FF呢?
我觉得应该这么说
在相同的感光元件技术和制程下,面积比较大的FF当然比APS-C有较多设计的弹性
如果画素一样甚至较少,那么可以预见FF有较高的可用ISO,例子如A7S的降画素
但假如比较大面积的FF塞了比APS-C密得多的画素,说真的孰优孰劣还不知道呢
更别说不同的感光元件,那当然不可直接比较
例如悲剧的Sigma X3系统根本连战都不用战,即使它也是APS-C
因此,我认为不应该如此断定A+B就等于C,要衡量不同的条件...
对了,A6000好像也不是如你所说不如RX100 III和G1X II呀
我看起来是有赢RX100 III,然后和G1X II差不多吧
当然这是不谈画素,只谈ISO可用度...
http://ppt.cc/837f
作者: Radiomir (Radiomir)   2014-08-16 01:46:00
X-M1、X-E1、X-T1 dxomark没测试资料, 我是捞其测试之最但这并不是重点, 重点是 FF、APS-C、4/3"、1" 可用 iso有其天险在, FF 2500~3800、APS-C 1100~1500 以此类推~随身机都是靠数位修正, 用 RAW 去 PK, 我感觉有点奇怪.就像 RX100 广角原始 distortion -1X%, 修正后 -1.X%...
楼主: F35B   2014-08-16 01:55:00
PK当然要RAW呀...用JPG都机身抹光了是要PK什么本质呢?另外你说的FF、APS-C依此类推也是错误的,我本篇就举了例子让你比较了,也提出不同技术不同制成的CMOS是会有不同结果的还有就是画素密度的影响,并不是什么天险不天险,你为何不相信别人真正的测试照,而相信自己脑补推敲出来的数据呢?
作者: Radiomir (Radiomir)   2014-08-16 02:02:00
不同制程当然就不用比了, 张飞打岳飞, 变量N个, 怎么比?画素与细节, iso 100、25600 时噪声, 请参考 #1JuTDCJI
楼主: F35B   2014-08-16 02:07:00
我不知道你要我看那篇文章的哪一点,说真的我觉得你很多观念都先入为主了,不同技术不同制程哪里张飞打岳飞?依照你原文的论述,你是不管不同制程不同技术的分别的,你简单的冠以二分法,FF就一定大于APS-C,小片幅不管光圈如何都没救?我本篇文章里面的测试就跟你说ISO可用度不只是片幅的差异,还有技术、制程甚至是像素密度都有很大关系,并没这么绝对不是如你所说FF一定就怎样,APS-C又一定怎样的
作者: Radiomir (Radiomir)   2014-08-16 02:14:00
您好像很执著“一定”? 谈大方向就好了, 别钻牛角尖了.你说的画素密度, 不就 iso 100 跟 25600 时结果会不同?画素高, iso 100 时细节就多; 但在 iso 25600 时噪声多
楼主: F35B   2014-08-16 02:22:00
不是我钻牛角尖,而是你论述不正确,我只是提出相关佐证另外我不知道你上面那段是什么意思,我猜想,你想表达的是如果同制程同技术的感光元件但不同像素密度, 那么在ISO 100和ISO 25600时的表现会不同?废话,即使不同制程不同技术,ISO 100和ISO 25600的噪声表现也会不同呀,因为高噪声是电流造成的躁点。你应该说,同制程同技术但不同画素密度的感光元件在25600之流的高ISO是会不同的,这样的说法就正确了。
作者: Radiomir (Radiomir)   2014-08-16 02:36:00
我画素那篇, 就只是在讨论密度与细节, 高 iso 时的噪声;而随身机崛起这篇, 就只是在讨论目前科技所遭遇到的瓶颈至于前后制程common sense的大乱斗, 有时真的很懒的回应
楼主: F35B   2014-08-16 02:40:00
你可以讨论,也可以闲聊,但条件要设定好,不是如同这串的开篇一样,你就下了一个定论来说片幅小的就没救了,真是如此那我请问如果C、N的APS-C搭配Sigma的18-35 f1.8来pk A7R搭E镜呢(KIT)?这样的变量当然是很大,结果可能也就不是你下的结论了,所以讨论当然要精准,结论也别乱下。
作者: Radiomir (Radiomir)   2014-08-16 02:50:00
随身机崛起这篇还有个重点就是 1/1.7" f1 ≦ 1" f1.8 ≦4/3" f2 ≦ 1.5" f2 ≦ aps-c f2.8 所以我才说 1/1.7"gg4/3" f2、aps-c f2.8 还没出生, 1.5" f2 已出生但块头大
楼主: F35B   2014-08-16 02:58:00
你还是没搞懂我这篇在讲什...首先你这串数字的组合我不知道是哪来的根据,怎么算出来的,再者,你还是没考虑不同感光原件的影响,最后你真的了解dxomark的数字代表什么意义吗?你了解dxomark是怎么测出这些数字的吗?
作者: Radiomir (Radiomir)   2014-08-16 03:07:00
所以其实您也没搞懂我想表达的是什么, 然后就自己PK起来我也不知干麻认真PK? 就只为了证明 A6000 不是目前第一?A6000 是不是第一都不是重点呀! 还是您能找出一台 APS-C可用 iso 直接翻到 FF 那个等级 2500 ↑?
楼主: F35B   2014-08-16 03:11:00
你最喜欢的 dxomark数字http://ppt.cc/v8EY实际比较http://ppt.cc/ez71 你真的确定你想的是正确的?APS-C可用ISO翻到FF等级的2500以上?来来来哩来http://ppt.cc/0NbG 我实在很不想打你脸...
作者: Radiomir (Radiomir)   2014-08-16 03:15:00
还有我原文的 A6000+pz 16-50mm f3.5-f5.6 VS. RX100m3最大光圈差约 2 级, 您可以 A6000 iso 6400 VS. RX100m3iso 1600, 或是 A6000 iso 12800 VS. RX100m3 iso 3200~
楼主: F35B   2014-08-16 03:16:00
还不只富士,实际上连自家的Sony都p掉,所以你觉得要不要讨论画素呢?所以你现在要把镜头拉进来讨论?那更不会是你的结论,如同我举APS-C搭配Sigma 18-35 f1.8 pk A7R搭KIT镜,也不会就是你想的较小片幅就输,因为你还得把像素密度扯进来同理,APS-C搭Sigma 18-35 f1.8 pk A7R不管如何都是APS-C被惨电,如果这样你还想不通,还绕不出来,我想你就坚持你的圈圈吧~更正,上二行是A7S
作者: Radiomir (Radiomir)   2014-08-16 03:22:00
您的可用 iso 是直接用图 PK?但我谈的可用 iso 是 dxomark 测试结果后的数字...懂吗?基准点不同呀...APS-C 2500↑ 指的是 dxomark 测试结果.您有找到哪台 APS-C 2500↑??说真的, 您一直开副本, 我也不知怎么讨论下去, 副本太大
楼主: F35B   2014-08-16 03:25:00
上面最后一个连结的APS-C全都是ISO 2500以上呀~三台全是另外不是我开副本,是你在鬼打墙,我图都摆在你眼前你却连看都不看?硬是要扯dxomark的数字,好,我也给你A7S、A7R、6D的dxomark数字,里面6D明明输呀,但人家拍出来的图6D就是比较纯净,你依然不看。那也就算了,你还说我一直开副本?
作者: Radiomir (Radiomir)   2014-08-16 03:28:00
一句话, 所以你认为 A7S、A7R、6D 这三台是 APS-C ?????
楼主: F35B   2014-08-16 03:28:00
奇怪我都依照你的讲法证明给你看了,结果你还在鬼打墙A7S、A7R、6D是回应你深信的dxomark数字不是这样判读的APS-C我有回应你http://ppt.cc/0NbG 你为什不看呢?请问上面四台除了A7R其他三台不是APS-C吗?ISO 不是2500以上?
作者: Radiomir (Radiomir)   2014-08-16 03:36:00
原来你是在讲 X-M1、X-E1、X-T1, 我以为 A7S、A7R、6DX-M1、X-E1、X-T1 dxomark 应该还没有测试结果吧?而且我谈的数字从头开始就是 dxomark 测试的数字,结果你开一个副本自己拉图来比较, 就这样吧, 我要睡了
楼主: F35B   2014-08-16 03:44:00
喔原来你2500是dxomark的数字呀,我以为是ISO是我的误会但dxomark数字的高低就是所谓可用ISO的优劣吗?我也给你连结了,包含分数输的6D,以及APS-C pk FF(Low-Light ISO高达2746分的A7R,也不是你所说没到2500分就不能用呀~更不是说超过2500分就无敌了~最后,我还是不知道分数2500的标准你是怎么生出来的你的意思是说2500分以下的机子都可以拿去丢喽?
作者: RoCkyBRIGHT (布莱特)   2014-08-16 09:42:00
早说他都有定见了,用闲聊刚好,有闲再陪他聊至于“讨论”,跟有答案的人,论再多也没用
作者: Radiomir (Radiomir)   2014-08-16 10:54:00
如果有2500分喔? 那台2500分的随身机只要做到f4就可以了
楼主: F35B   2014-08-16 11:02:00
你还是没跟我讲为何以2500作为标准呀,你的根据怎么来的?分数2500 ISO表现如何我连一张图都看不到,然后你就下一个定论2500是一个标准还是什么来的?那我问你6D的分数为2340,为何我给的图他胜过A7R呢?你不觉得你很多点不是无法解释就是自己矛盾吗?
作者: c230 (c230)   2014-08-16 11:23:00
以理论上来说 CMOS在相同技术 相同制承 相同密度来比 差异不会太大 但现在的相机 除了同一家或跟别人买的CMOS之外 中间的变量太多 而且光是密度就不相同了 这样比不太实际
作者: tshu (世界和平)   2014-08-16 11:26:00
DXO的ISO数字是维持某条件的最高ISO,非指可用ISO,别搞错...
楼主: F35B   2014-08-16 11:28:00
如果相同技术、相同制程、相同密度根本没有比较的意义,因为出来的噪声基本上就是一样。不同的密度或是不同的技术、制程才有比较的意义呀。如同A7S降到1200万画素,那它不能跟同为FF的A7R、D800E、5D3这些机子比较喽?只是要比较不同变因的东西前,要先把条件给设定好,原原PO就是在比较不同变因前,没设定好条件,又凭著错误的数据解读,下了一些怪异的结论...
作者: Radiomir (Radiomir)   2014-08-16 12:11:00
dxomark数据有统一的标准, 你说它是错误的数据? 随便吧~我可用iso引用的就是dxomark的数据,也不是自己人工去PK,只要跟您副本不同的结论就算怪异,你高兴就好,到此为止吧不过我是觉得您还是没了解我这篇想表达的意思, 您只是针对无关紧要的小地方在验证, 这样对整体趋势了解没有助益
作者: ds1441 (wildfire)   2014-08-16 13:11:00
竹林七贤
楼主: F35B   2014-08-16 13:20:00
我笑惹...原来最近最新的A7S降画素提高ISO可用度,然后打爆各家FF这件事情也是无关紧要的,也不在你所谓的整体趋势中但有一件事情你还真的说对了,我真的不了解你很多文章的意思,摄影这件事情不是你以为、你觉得、你说了算,很多东西有其原理和根据,当别人提出证据你又接受不了,那只有活在自己的圈圈中了。
作者: farnorth (可爱北极熊)   2014-08-17 20:57:00
小DC不可能可以打过单眼的。小DC不可能可以打过单眼的。不过可放在口袋是小DC最大的价值所在。还算认同如果没有换镜头需求买RX100系列DC不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