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不要再森山大道、荒木经惟了?

楼主: OriginStar   2014-08-07 00:15:20
这要分两个层面来说,拍照片与看照片
很多摄影集只有照片没有文字说明,真的很难让人理解why要这样拍摄
许多摄影师应该多是接触拍照片的知识,而看照片又是另一种知识
就像电影评论一样,批判来批判去,但要这些人拿起摄影机指导,可能
也拍不个什么东西出来,就像之前说的,这可以分成两方面不同的知识
森山大道的书我没看过,荒木经惟的天才写真术我到是看过,真的很推
荐这本书,主要是摄影师把自己的拍摄哲学都写出来了,拍什么,不拍
什么,坚持什么,为什么按下快门,是什么让摄影师感动都写下来了…
等等等,这是我在其它摄影书都几乎没有看到的
真的要学,其实就是要学人家的拍摄心法之类的
※ 引述《elenar (阿~DSLR~好想上FF)》之铭言:
: 刚看完这篇网志,感觉真的很震撼,因为吴老师的论点很犀利
: <不要再开口闭口森山大道、荒木经惟了好吗?你对 Andrea Grusky 到底知道多少?>
: 亲爱的朋友,
: 我不知道反复呼吁过多少次了,
: 我们在学校做老师教摄影的、在摄影社会上走在前面的摄影前辈们,
: 实在不应该再“不负责任地”继续开口闭口森山大道、荒木经惟下去了。
: 台湾的出版商、杂志一再的抢著用更高价的签约金抢译森山大道、荒木经惟的书,
: 等于是实质上的反复在做着炒冷饭的工作,也实在是非常缺乏社会责任。
: 既然我们从事的是艺术、创新的工作,
: 从2000以后在市场上的成功作品群里面寻找摄影创作的新思维、新趋势,
: 从当代大师的作品里面寻找新观念、学习创新,不才是我们应该追寻的目标吗?
: 个人早在1998年中华摄影教育学会的国际摄影学术研讨会中发表一篇
: “影像价值判断基准的变迁 The Transformation of Criteria for the Photographic
: image At the History of World Photography”论文。
: http://www.fotosoft.com.tw/book/papers/library-1-1010.htm
: 文中指出在艺术发展演进的历程中,“影像价值”是不停的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向前推进
: 的,
: Andre Kertesz, Henri Cartie-Bresson, W. Eugen Smith, 森山大道、荒木经惟 的作品
: 会成为经典,会被美术馆收藏,
: 那是因为他们在那个(四五十年前的)时代做了前人未曾做过的事情,
: 四五十年以后的今天,我们再去拾人家四五十年前的牙慧,
: 你说,我们还能冀望美术馆会收藏你的作品、让自己的作品成为后世的经典吗?
: 如果你只是自己达不到自己年轻时设定的目标,或者自己想拿一百年前的 Cynotype 来玩
: 玩自爽的话,也就罢了,
: 但是,如果你是作为台湾这个地方的摄影社会的“指标性人物”,你在2014年的今天对着
: 那些等着你给标准答案(这又是关乎台湾整体教育缺憾的另外一个议题)的下一代还在开
: 口森山大道、闭口荒木经惟,拿这两位摄影家的一切来当做标准、当做范例,甚至还拿出
: 自己手中的 Ricoh相机来炫耀自己拥有森山大道爱用的相机,那就实在是“犯罪”行为了
: 。
: 请看看下面这个作品名单,应该可以印证我最近十年来一再反复强调的:
: 活在 2014年今天的台湾摄影年轻朋友,
: 去学习研究人家在1970年代成功的经验到底有什么意义?
: 森山大道、荒木经惟留给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研究去吧!
: 研究 Andrea Grusky 比研究森山大道、荒木经惟对各位的摄影创作更有帮助吧!
: by 视丘摄影艺术学院 吴嘉宝
: 各位前辈觉得呢?
作者: elenar (阿~DSLR~好想上FF)   2014-08-07 00:29:00
中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