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ptic (无明)
2020-10-14 09:09:49https://reurl.cc/VXYllA
2020年10月14日07:57 钟辰芳
华盛顿—
中国在香港实施港版国安法并对港人的抗议活动采取强硬镇压手段后,国际社会担忧台湾
可能成为北京下一个目标。特朗普政府官员近日在表达这种担忧的同时,也希望有更多民
主国际能深化与台湾的关系。有分析人士说,全球对中国的不满情绪在新冠疫情中达到新
高点,许多国家都注意到台湾防控疫情的杰出表现,也积极扩展与台湾的关系,疫情为台
湾的对外关系带来新的机会。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最近在《华盛顿时报》的专访中曾表示,在中国对香港采
取的强硬作为后,他“尤其担心台湾”,因为那是北京“下一个目光所在,也是他们一直
在不停谈论的地方。”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的首席中国政策顾问余茂春近日也在接受加拿大《环球邮报》采访时大
声疾呼,希望与台湾有共同民主价值的加拿大及其他西方国家能深化与台湾的关系。
他说,台湾是世界政治的一股良善力量,它的民主活跃,它的经济遵循民主市场制度,“
台湾是地区闪亮的民主灯塔,这与中国正在发生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余茂春也赞扬加拿大将派军舰参加美日联合军事演习“利剑”(Keen Sword)的举措,认为
这个3国军演代表一个共同协作的努力以维护国际法对自由航行的保障。报导说,皇家加
拿大海军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温尼伯”号(HMCS Winnipeg) 将参加这个预订在10月26日
到11月5日在日本水域举行的演习。
10月3日,加拿大一艘军舰航行通过台湾海峡引起注意,台湾国防部证实一艘加拿大护卫
舰从南中国海经过台湾海峡往北航行。有台湾媒体引航迹图报导说,这艘护卫舰正是要前
往太平洋参加美日加三国“利剑”军事演习的“温尼伯”号。
渥太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史国良(Scott Simon) 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他注意到这个新
闻,也在自己脸书上转贴了台媒报导中这艘护卫舰在通过台湾海峡时舰上官兵戏水的照片
,看起来似乎加拿大军方有意强调轻松休闲的一面。
无论加拿大政府的战略考量为何,史国良认为加拿大政府的官方说法会强调,这艘护卫舰
通过台湾海峡只因为这是从A点到B点最近的方式,“没有要对任何人发出任何信号”,不
过他说,“台湾海峡是将台湾从中国分隔开来的水域,其防卫非常重要,即使它不是像美
国一直在进行的自由航行操作的一部分,但任何时候只要台湾海峡有国际航行,它都发出
清楚的信息说,那是一个国际水域。”
不过史国良说,就像这次军舰通过台海一样,加拿大政府对于与台湾的关系仍然非常谨慎
,“或许过于谨慎”,虽然渥太华支持台湾加入世界卫生大会(WHA)、国际民航组织
(ICAO),不过也非常小心地强调台湾的非正式身份,“因为他们真的很害怕这会让他们看
起来好像在承认台湾是一个国家”,也因此在许多领域上加拿大与台湾发展关系都十分缓
慢。
全球台湾研究中心研究院张倚维(Jennifer Chang)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全球反中国的
情绪目前正处于历史新高点,越来越多外国政府官员及社会团体表达对中国在他们国家从
事影响力活动的反对,一些原先谋求要平衡他们与中国之间经济利益与技术安全关切的主
要欧洲国家,现在都开始公开批评中国在各种议题上的行为,从地区议题,到人权,再到
香港等。
她说,这些对中国的挫折感在新冠疫情时代更为高涨,例如最近德国宣布新的印太战略,
目的就是要将柏林对中国的依赖减轻而转向“分散伙伴关系。”
“由于欧洲、美国及其他地方对中国的态度已经有更广泛的转变,许多西方国家掀起也开
始积极扩大与台湾在各种领域的非官方关系,台湾在防控新冠疫情上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
,已经成为它与其他民主双边合作的焦点,”张倚维说,美国也在凸显台湾在分散亚太地
区供应链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而台湾也取得了几个外交突破,包括在南法开设第2个办事
处。
尽管美国、西欧国家及日本持续与中国保持距离,但张倚维说,这些国家“不会谋求完全
与中国脱钩,或采取作为使台湾的重要性提升至超越中国,因为中国仍然是他们长期经济
利益与战略上最重要的国家。”
对于疫情后日本与台湾的关系,几位学者最近在日本台湾学会的一场视讯讨论中提出他们
的观察。
日本东京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松田康博(Yasuhiro Matsuda)说,中国在疫情中的表现有三
个主要战略目标,包括阻止台湾参与世界卫生大会、阻止国际社会对病毒来源的调查,以
及要全世界感谢中国防控疫情并协助世界抗疫的作为,不过中国在实现这3个目标的过程
中都遭到极大阻力。
他说,台湾防控疫情的表现不仅提高其人民在国际舞台上的自尊,而且随着美中关系因疫
情进一步恶化,美国也更加积极展示台湾的成功,他认为中国对台湾的政策仍然会停留在
目前的僵持状态,“只要习近平能够顺利取得第3个任期,台海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
大。”
日本法政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福田圆(Madoka Fukuda)针对后疫情时代的日台关系表示,
日本与台湾的关系在安倍晋三时代非常友好,新首相菅义伟预料也将沿袭这个立场以保持
双边政策的稳定,尤其在疫情后双方都有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不过她也认为,这个关系受到两个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彼此与中国的关系的不对称
,另一个是台湾民众对限制日本核辐射食物进口的态度。此外,长期而言,日本与台湾的
关系还是存在一些困难,包括CPTPP、自贸协定或经济伙伴协定等经济协定的谈判,以及
安全及防务合作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欧洲,不久前由捷克参议院领袖带领规模庞大的代表团访台的后续发展,被
观察人士认为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指标,欧洲对中国的看法改变,反映在杨洁篪和王毅访欧
为习近平铺垫欧中峰会时,遭到几个国家质疑中国对香港、新疆等地作为的待遇上。
前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资深主任何瑞安(Ryan Hass)说,在北京加大对台湾的军事外交压
迫的同时,一个更完整的图像显示台湾的外交机会也在逐渐显现,这是因为中国的霸凌行
为不是只有针对台湾,而是在香港、新疆、西藏、中印边境、南中国海等地方都可以看见
,因此台湾的挑战是如何把握其外交机遇,在这些机遇中,“欧洲可能是台湾强化其地位
的最大机会之一。”
现为布鲁金斯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员的何瑞安在该智库和《台北时报》上星期同日发表的
文章中指出,德国9月初发布了它有史以来第一个印太战略,这个战略“巩固了德国的决
心,在其亚洲战略中将谋求与中国竞争而并非以中国为中心。”
在这篇题为“台湾的外交绿芽在欧洲冒出”的文章中何瑞安说,王毅在德国批评捷克将为
其国会参议院议长访台付出代价,却遭到德国外长回应说,“威胁在此地并不适宜”。
此外,在9月中举行的欧中领导人视讯峰会中,欧盟领袖表达了对中国在气候变化议题的
进展步调,以及对待少数民族及宗教、言论自由、瑞典及加拿大公民、香港及各种议题的
关切。
而且,就在这个虚拟峰会的同一天,9位欧洲知名中国事务专家呼吁欧洲重新思考对台湾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他们认为,欧洲至今对台湾的政策是“维持现状”,但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作为已经使那个政策难以持续,因为“北京公然无视过去对香港的承诺,也更
愿意使用非和平手段来达到其政治目的。”
何瑞安说,如果王毅和杨洁篪访欧的目的是要为习近平与欧洲领导人的峰会营造友好气氛
,“这些中国外交官看来是帮了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