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李内斗加剧...习近平突下重手 三招封杀李克强地摊经济
https://is.gd/wo8Ydx
中共总理李克强近期卷入一场舆论风暴。因为他公开称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仅1千元,似乎
有意戳破习近平对外宣称“中国盛世”的谎言,引发他和习近平关系紧张的猜测,事件至
今仍余波荡漾,甚至连李克强提到的“地摊经济”以及佐证李克强“6亿人月收入仅1千元
”的相关报导都遭到删除。
中国总理李克强日前公开赞扬“地摊经济”,并认为是“中国的生机”,但不到1周的时
间,就传出中共中宣部网信办已经下达禁令,严禁媒体在报导使用“地摊经济”,因为认
为这一词汇有损政府面子。
第一招:中宣部禁止媒体报导“地摊经济”
《自由亚洲电台》引述新华社内部人士说法,李克强在两会闭幕的记者会上发表“地摊经
济”谈话,但到了6月4日却风向突变,中国官媒高层收到了中宣部网信办严禁在报导中使
用“地摊经济”一词的禁令,各家媒体也都开始删除过去的报导。央视甚至疑似批评李克
强地摊经济令全国城市管理功亏一篑。
不仅如此,就连先前5月27号中央文明办宣布摆摊将不列入城市威升考核的文件,也已遭
下令删除。
在中国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后,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内斗传言不绝于耳
,双方阵营你来我往,让外界看得目不暇给。
李克强5月28日在全国人大闭幕记者会上指“中国6亿人月收入1千元人民币”后,立即遭
到习近平在党媒“求是”杂志上署名的文章驳斥,并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
展”。
另外,李克强在两会闭幕上赞扬成都“地摊经济”对解决就业问题的助益。随后他也在6
月1日考察山东烟台时,再提地摊经济、小店经济,强调是“人间的烟火”、“中国的生
机”。不过现在李克强积极推动的“地摊经济”已经遭到抵制,北京城管执法部门已经扬
言,将依法严格查处“占道摆摊设点违法行为”。
第二招:摆摊将不列入城市威升考核文件遭删除,北京严查地摊经济
根据《北京日报》6日报导,北京市城管执法局强调,针对当前个别地点出现的摆摊设点
、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市民反应强烈。北京市各级城管执法部门要加强执法检查,依法
处理这类扰乱市容环境秩序的违法行为。
由于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是习近平的之江新军人马,蔡强最有名的事蹟就是“驱逐北京低端
人口”,管理天子脚下北京城的蔡奇会说要严格取缔“地摊经济”,甚至打脸李克强,其
实外界一点也不意外。
习近平掌握党及媒体的资源看似滴水不漏,不过李克强也不是省油的灯,最近“每月收入
1000元人民币的民众有多少人?”成为全中国热门话题,很多网民都在问:总理说“月收
入1000元有6亿人”,总书记指“已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底哪一个准确?这
一回被指背后“靠山”是国家副主席王岐山的《财新网》就帮了李克强一把。
第三招:财新发文挺李克强,文章遭下架
《财新网》在6月3日刊登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副院长万海远、博士后研究员孟凡
强撰写的研究报告,公开为李克强辩护,但《财新网》随后又把这篇报导删除。
根据《财新》发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万海远及孟凡强的文章〈月收入不足
千元,这6亿人都在哪〉指出,“事实是,总理讲的这个数是中国最为真实的现实国情”
。
根据财新的文章指出,在强劲经济增长的带动下,虽然有相当一部分群体进入高收入阶层
,而且有多达4亿的中等收入群体,但也绝不能忽略中国的分配结构,仍然是以中低收入
群体为主的事实,有相当大一部分群体还在生存线附近徘徊。“他们游离于我们的视线之
外,他们没有渠道发声,社会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他们是这个社会沉默的大多数”。
财新文章表示,有人怀疑真有这么多的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人吗?首先是月收入标准问题
,国家统计局一以贯之使用的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不是市场化的工资水平,更不是城
镇部门平均工资。在扣除个人所得税、私人转移支付和各种社会保险费等之外,还能用于
实际使用的,才能被算作是人均可支配收入。
北京师范:中国有2.2亿人收入在500人民币以下
文章指出,在迈向高收入国家的进程中,这个数字不免让我们更加理性清醒认识到中国的
真实状态,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中国仍是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事实。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
配研究院课题组,分层线性随机抽取7万个代表性样本分析。
结果显示,中国有39.1%的人口月收入低于1000元,即5.47亿人。此外,月收入在1000至
1090元有5250万人。因此,两者相加,月收入1090元以下的总人口为6亿人,占全国人口
比重为42.85%。所以,正如李克强所说,约1000元(准确说是1090元)以下的人口达6亿
。
在这6亿人中,其中546万人没有任何收入;2.2亿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4.2亿人月收入
低于800元;5.5亿人月收入低于1000元,有6亿人月收入低于1090元。如果以1090至2000
元标准来界定中低收入者,则该群体的人口规模总量会达到3.64亿。
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中等收入标准,是成年人每天收入在10美元至100美元之间,即年收
入3650美元至36500美元。按照美元与人民币1:6.7的汇率计算,世界银行中等收入标准
为2.44万至24.45万人民币。
换算下来,月收入标准在2000至20000元之间(准确为2033元至20375元之间),该群体占
全国人口31.1%,约为4.38亿人。国家统计局在世界银行标准的基础上,认为中产收入标
准是月收入在2000至5000元。以这个为标准,则2019年中等收入群体的人口占比超过26%
,实际约3.64亿人。
6亿收入低于1千的民众,高达7成5来自农村
文章说,每月收入在1090元以下的6亿人,是一个怎样的群体?分析发现,在月收入低于
1090元的群体,来自农村的比例高达75.6%,远远高于其他收入群体。这说明绝大部分低
收入群体仍然分布于农村地区,城乡分割仍是中国特色最大的问题之一。另外,这6亿人
分布在中部和西部的比重为36.2%和34.8%,说明中西部仍然也是低收入群体的主要来源。
《财新》引述分析指,这6亿人中,平均年龄为38.5岁。其中主要是“老小两头”,即年
龄小于15岁和大于59岁的人群占比是19.7%和19.1%,明显高于其他收入群体的结构占比。
从受教育年限来看,月收入低于1090元者的平均受教育为9.05年,处于刚完成义务教育的
阶段,说明这一群体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很低,其中小学及以下的比重为43.7%,文盲的比
例占9.6%。
文章指,综合而言,这6亿人的典型特征是:绝大部分在农村,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家庭人口规模庞大,老人和小孩的人口负担重;小学和文盲教育程度的比例相当高,大部
分是自雇就业、家庭就业或失业,或是退出劳动力市场。
事实是:贫富差距悬殊、中国发展很不平衡
文章指出,综合来看,中国仍是一个以低收入群体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并且低收入群体的
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超乎想像,这也说明,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距离橄榄型分配格局还有
很大距离。虽然40年的改革开放,使得国家综合实力和国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但截至今
天,中国人口多、资源少、发展很不平衡的事实仍很明显,有相当一部分居民仍然处于生
存线附近。
文章最后说,我们要保持战略定位,准确认识中国居民的实际收入状况,客观评价中国真
实的收入分配差距情况,清醒意识到中国的发展阶段和全球的相对位置。所以说,我国仍
然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
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目前也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