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李真有斗? 争场是"地摊"
https://is.gd/ngo35E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大力提倡“地摊经济”,推出鼓励失业人士做小贩谋生的政策还
不足1周,昨日突然传出遭中宣部下令封杀,不但媒体被要求全网查删有关“地摊经济”
的报道,就连中央文明办有关“地摊经济”的正式文件亦被作废删除。苹果日报引述有指
,中央突然要“地摊经济”降温,不但因面子、经济因素,还有权斗。
据苹果日报今天报道称,习李斗白热化,李克强推“地摊经济”遭中宣部禁宣传,首都北
京向习表忠:摆摊违法。
消息说,李克强早前到山东烟台考察,提出“地摊经济”,没想到刚掀起热潮就被中宣部
下令“降温”。该报道称,多位学者与专家对《苹果》均表示,事件反映“习李斗”白热
化,李克强以鼓励经济民粹主义的发展,来对抗习近平的政治民粹主义,无奈国务院孤立
无援,最后被赶绝“收摊”。
该报道引据自由亚洲电台消息,中宣部是于周四晚下达禁令,严禁媒体再在报道中使用“
地摊经济”一词,原因是觉得“地摊经济”一词有损政府的面子。这如同一盘冷水,泼向
近日被内地媒体不断吹嘘的“地摊经济”热潮。
报道引述官媒新华社内部一名姓黄的工作人员表示,自周一(1日)李克强到山东烟台考
察期间指“地摊经济”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的讲话曝光后,“地摊经济”一
词开始走红,安徽合肥市城管局还公开发文,组织大批城管分局负责人去南京学习“地摊
经济”管理。但到周四晚,有关地摊经济的风向突变。中央级的官媒高层纷纷接到中宣部
网信办的禁令,各家媒体均在查删早前就宣传“地摊经济”的报道,就连中央文明办也收
回了相应的文件。
网络媒体从业者张栋伟,昨日亦在微博发文称:“(中央)最新口径下来了,不得提‘地
摊经济’。”现时,三大官媒,包括新华社、央视以及《人民日报》,这两天已无再用“
地摊经济”一词。
据该报道,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央除了要令媒体对“地摊经济”宣传极速降温外,竟
还开始出手,打压小贩随街摆档的活动。中共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微博客户端,
今日就以“权威发布”的方式,指北京城管执法部门,“将依法严格查处占道摆摊设点的
违法行为”,理由是“市民(对小贩占道摆摊)反映(应)强烈”。报道又引述“市有关
部门负责人”强调,北京有自己的城市功能定位和管理要求,“游商满街”不利树立首都
和国家良好形象。至于网传北京即将发布的“地摊地图”,亦属谣言。
资深时事评论员刘锐绍接受《苹果》访问时指出,这次中央突然要“地摊经济”急降温,
背后涉及“习李斗”。特别是武汉肺炎疫情相对稳定后,两人对如何恢复经济有些分歧,
习期望尽快恢复经济生产活动,而李则认为要保民生保就业,虽然两人的施政重点有少许
不同,但致力令社会稳定的目标其实是一致。不过,习近平对李克强一向有所忌惮,长期
刻意将对方的权力架空,不让他有任何争取民意或人心的机会,或借推动相关政策戴上政
治光环。而李克强也不是吃素的,过去亦一直“负隅顽抗”,这次先披露全国6亿人月收
入仅一千元人民币,接着大力推动“地摊经济”,期望争取民意来自保。
刘锐绍表示,所谓地摊经济根本在内地一直存在,这是民间的活动,中央也管不了,予以
打压只会引发民愤,甚至变成动乱之源。事件的关键其实是习近平的心魔,现时根本没有
人能够挑战他的地位,但他仍不放心,要将李克强视为想像中的“政敌”,把他的个人影
响力完全排除,预计2022年下半年召开的中共二十大,习近平出任第三届国家主席,李克
强绝对没可能跟他再“冧庄”,必定被踢出局。
“这实际上是中央对加强经济控制,还是要放松经济、给予人们经济自由这个问题,在瘟
疫之后的大爆发”。内地独立政治学者吴强接受《苹果》电话专访时指出,李克强上任至
今一直推动经济自由,减少许可证审批、松绑市场等,但中央、习近平对经济的控制一直
在插手加强,“这两者一直相互矛盾,在过去8年严重、对立、激烈,在地摊上最终爆发
出来”。
吴强指,李在全国两会闭幕的总理记者会上指,揭露中国6亿人月收入仅一千元人民币,
“实际上也在解构习过去八年的扶贫政策的失败”,透过表明城市中低收入者的存在、瘟
疫造成潜在严重的大规模失业,然后以鼓励地摊经济、鼓励经济民粹主义的发展,来对抗
习近平的政治上的民粹主义,“背后也暴露了国务院处于孤立的状态”。吴强又称,地摊
经济、6亿人月均收入低,近日都引发内地大众的同情与共鸣。而官方在一夜之间降温地
摊经济,改称“夜经济”,实际上是在淡化。“尤其是北京方面更不提,只是以加强市容
为出发点,把夜经济作为补充性的东西”。
独立经济学者胡星斗表示,地摊经济实际上是最原始、最落后的市场经济,给人感觉是倒
退、回到改革开放40年前,“所以现在存在争论,甚至迅速降温也是正常的”。但他认为
地摊经济发达国家也有,并非不能做,但必须纳入法治规范之内,需要规范、出台相关的
规定,不能像某些人所说“地摊经济让地沟油更有销量了”。
据苹果日报说有分析指,这次北京突封杀“地摊经济”,不但有面子的因素,还有经济的
因素。因为各地纷纷力推地摊经济,导致那些投入钜资购买铺面的商人损失惨重,大量店
面经营者无力和低成本的地摊竞争,或会直接波及各商场和购物中心,并可能波及金融系
统。
不过,香港树仁大学经济及金融学系助理教授袁伟基对《苹果》指出,小贩地摊与商店或
购物中心根本是两个不同的市场,小贩地摊商品的确是“斗平”,却没有商店所提供舒适
的购物环境、额外服务、以及商品的品质保证。因此,很难说地摊经济会削弱,甚至严重
打击商店或购物中心的零售生意。据袁伟基又指,“地摊经济”其实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可解决失业问题,让民众能够自行找到谋生出路,并同时让经济继续运转,让市场需求来
作决定社会中的经济活动。特别是武汉肺炎疫情让全球经济元气大伤,中国不可能再靠出
口来推动经济,惟有倚靠内需,在这段经济转型的时间里,地摊经济作为短暂缓冲的经济
政策,确实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