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407/1682066.htm#ixzz6IwSF1baH
文/廖士锋 图/多维TW提供
美国生理学家戴蒙(Jared Diamond)探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名著《枪炮、病菌与钢铁》
,该书书名恰为台湾开年以来的发展大势写下注脚:总统大选、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国民党
主席补选接踵而来。加上各种因素冲击,左右台湾命运的国际政治格局有了明显变化。影
响台湾最钜的大国关系,是中美关系,再加上台湾本身,就构成了“美中台三角”;但台
湾这一“角”还可拆解成民进党与国民党两方,若从“四角”结构来看这段时间的“美中
台关系”,有助于勾勒出2020年春季以来的格局变化。
三重因素下的“四角”变形
先看中美关系。双方在台湾总统大选前,已几乎要签订贸易战第一阶段协议,1月15日订
约后,看似从濒临破裂的局面中和缓了下来。但中国大陆随即爆发大规模新冠肺炎疫情,
双方在病毒来源与名称上有诸多龃龉。再加上美国大选将届,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不断把中国大陆搬出来作为政治箭靶,中美关系令人捏把冷汗。
美台之间则不一样。美国在大选前就对民进党政府有诸多支持,选后更通过《台北法案》
(TAIPEI Act)声援台湾的国际处境,近期《台美防疫合作联合声明》也是双方气氛融洽
的象征。就美国和国民党关系而言,与美方关系良好的江启臣当选党主席后,美国随即发
来贺电,而国民党恢复设立驻美代表处一事,也已箭在弦上,新任党务主管更有专门经营
对美关系者。相较此前的彼此冷淡,未来双方关系应会升温。
至于两岸关系,蔡英文以817万票胜选后,并未能在其所谓“和平、对等、民主、对话”
八字箴言策略下与中共修好,反因蔡英文接受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专访时提出“我
们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我们叫自己中华民国台湾”,受到中共强烈不满与抨击。
此外,民进党政府的防疫政策,优先针对大陆人士与两岸来往,加上副总统陈建仁等党政
要人不断质疑中共疫情透明度,更让北京透过官媒,密集痛批台湾“以疫谋独”,令双方
关系雪上加霜。
国民党则是在败选后面临极大的内外压力,不少人检讨九二共识的适用性,并认为应该对
中共更加强硬及清除党内的“买办”阶层,以刮去国民党的“红统”标签。在改革、改组
潮流中,江启臣的当选并未收到中共循例拍来的贺电,国共两党关系遂从友善转趋冷淡。
最后是台湾内部国、民两党的关系。两党在大选前呈相互厮杀的态势,几乎天天重炮互击
;但选后国民党改组,江启臣就职演说并未提九二共识,还获得民进党主席卓荣泰表示“
肯定”。两党在防疫与纾困政策上,也没有太多异见,迅速通过立法,敌对关系似见趋缓
。
四角风险提升与国民党的微调
至于四角当中的六组关系变化,显然是由论述方向与互动所牵引而有所变化(见图)。从
中可以发现,主要的变动方,其实是国民党。如同本刊此前所分析的,国民党“蔡英文化
”,等于把自身挪移到接近民进党的位置后,原先的长方形变成了更像三角形的梯形,基
本上又回到了美中台“三角”的结构中。
那么,这个结构有什么问题呢?主要是,从目前来看,国民党与民进党都跟美国友好,同
时与中共疏远,使得中共几乎成了三角赛局理论所说的“孤雏”,也就是对现状最为不满
的一方。但是处于美中台实力最弱一方的台湾,面对中共的不满,一直没有做好回应,最
终很可能必须承受三角赛局的不利后果。
一个迹象是,近日两岸军事紧张犹胜先前。2月以来,中共军机绕台至少有4次之多,甚至
还有夜航训练;而美军也在3月中旬于南海组织远征打击群(ESG)联合演练,亮剑意味浓
厚。就台湾而言,更为重要的是3月金门海域发生了两起以上的两岸海域对峙,甚至有零
星暴力事件,这些都说明,两岸关系是美中台三方的最大受力点。
国民党方面,身为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国际关系博士的江启臣也必然知道,国民党的位移
,已造成台湾内部失去平衡美中台三角的第四角力量。他当选后,已逐渐调整竞选期间比
较强硬的言论,转而在就职后的数个场合释出一些与民进党区隔的讯号,也作为对中共的
善意。
例如,3月11日江启臣主持首场中常会时,称国民党败选不代表九二共识有问题。3月17日
江启臣参加洪秀柱的“护宪保台论坛”节目,又说出“我们出生在台湾,但是在血缘文化
上都跟中国有关,所以基本上,我是台湾人也是属于中国人”,对党内带来一定的震撼。
国民党的改组,此前受到不少“民进党化”的批评;现在看起来,江启臣有意在美中台四
角关系中寻求重新定位国民党的契机。除了“中国人”认同宣示之外,他在两岸主张上,
表示九二共识的本质是求同存异、搁置政治争议或主权争议、展开两岸功能性交流,更说
“站在两岸和平目标,对于两岸未来可以赋予更多想像。除了台湾,大陆那边我们也希望
大家能够更有想像空间”。江启臣的调整能否为国民党在四角关系中寻得新定位提供助力
,值得关注。
检视四角本质 审思台湾战略
回过头来看,上述四角关系变化观察,是以近2个月的时间为界。但是若要进一步了解此
四角关系,甚至是判断发展方向,仍要分析它们的本质。
就中美关系而言,两国在国际体系里的竞逐,究竟是否为零和游戏?目前依然众说纷纭。
但双方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类全球紧急事件,都没能达成合作,甚至大打舆论战,再加
上美国大选的因素,让中美关系充满紧张的敌意。不过,其间最微妙的当属台湾问题,中
美依各自利益而进行的博弈,台海虽是可能的火药库,却也是中美最有可能达成“交易”
的区域。
循此思路可知,美台关系最为诡谲。美台虽然友好,但《台北法案》仅支持台湾成为“不
以主权国家为参与资格”的国际组织会员,并在其他适当组织中取得观察员身份;此外,
台美自由贸易协定(FTA)议题,也正受到美猪美牛更大的叩关压力。简言之,美国对台
湾的友好,是有底线和要求的:底线就是不承认台湾为主权国家,要求就是经贸利益。
至于对台湾最为关键的两岸关系,本就具有权力不对等的本质。孟子所说的“以小事大”
虽常可见于相关评论,但对台湾来说,心态上的优越感难以放下,各党和民意也越来越不
愿意好好面对两岸关系,甚至在对外政策上,选择越发激烈地对抗北京。因此,台湾成了
美中台关系的主要的压力承受方。
由此回头检视国、民两党关系,短期虽然看似融洽,但两党关系本质是针对执政权的零和
竞争。无论如何,2022年地方首长选举以及2024年总统大选,蓝绿终究要正面对决。
那么,民进党和国民党都应该理解,不论是中美、两岸间的脱钩或新冷战,皆不会是台湾
的利基,反倒可能加剧风险。懂得对美“以小事大”的台湾,也应思考,如何换个角度评
估并找寻机会修补两岸关系。当台湾失去平衡的意愿与能力时,主体性跟安全性即是空谈
。大选已结束,疫情也终会过去,但台湾在区域格局变动下的挑战才刚开始,民进党和国
民党都无法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