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两岸局势紧张之际 中国棒球代表队登陆台湾

楼主: laptic (无明)   2019-10-27 18:38:04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50195559
郑仲岚/BBC中文台湾特约记者
https://i.imgur.com/khDQrwy.jpg
10月19日在台湾举办的棒球亚锦赛,中国难得参赛,两岸双方在赛后合影。(中华民国棒
球协会)
代表台湾的中华台北队在10月20日台中举行的亚洲棒球锦标赛后,获得2020年东京奥运最
终资格赛排名赛的参赛权。
此次台中赛事的另一个亮点,是中国大陆棒球代表队的出现。他们在同天下午以8比6击败
强敌韩国获得季军,拿下另一张东京奥运最终资格赛排名赛的入场券。两岸的代表队都刚
好享有殊荣。
决赛前一天,中华台北也在主场跟中国队进行复赛较量,以10比2胜中国。赛后,两队也
拿出君子风度,互相握手致意,双方也在和乐的气氛下,于球场内留下一场合照。而这张
“国家队级”的两岸选手比赛合照,已经许久没出现。
1954年开打的棒球亚锦赛,中国从1997年开始来台湾参赛。不过在2000年至2008年间的陈
水扁,与2016年后蔡英文的执政期间,中国官方会技术性不来参加。而在2008年至2016国
民党籍总统马英九执政期间的比赛,中国则都全数参加。
转到中国最喜爱的足球与篮球,两岸的篮球代表队,过去在亚运与亚洲杯等赛事中交手过
,但是在台北举办的2017年世界大学运动会,中国则是缺席包括篮球的团体项目。而两岸
的足球代表队交手,仅有女足在他国的亚运与奥运资格赛碰过数次,但在台湾仍未对战过
,也让这次的棒球代表队交流格外有意义。
https://i.imgur.com/fbgJCuM.jpg
2008年的北京奥运,让中国体育的软硬件与国力进入新层面。(Getty Images)
30年来交流的眉角
两岸代表队之所以在国际赛场,尤其在台湾这么难遇到,也有其历史因由。过去中华民国
还在联合国时期,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存在,在国际赛场上自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受到
处处打压。
直到1971年,联合国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代表权后,反而让在台湾的中华民
国受到打压。直到1980年代中后期,包括篮球与足球等才慢慢以“中华台北”名义回到亚
洲赛场。
相对地,中国较不重视的棒球,在台湾持续蓬勃发展,并给了台湾民族自信心。 1997年
中国棒球队参赛后,由于棒球相关赛事大多由日本、台湾与韩国等设备先进国主办,也增
加中国队来台打比赛的机会,自然让更多台湾人期盼两岸“体育大战”。但其他体育项目
,依然要看中方观察台湾的政治氛围来决定。
中国于8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进入90年代后中期后,两岸体育也开始在学术与竞技两边交
流。台湾台北教育大学体育系专研体育文化史的教授李加耀对BBC中文回想当年的交流,
依旧深呼吸后吐了句“那时候真的不简单”。
当时还是学生的李加耀,曾跟繋上教授主办首次“东北亚体育史学会”,首次邀请中国学
者来台发表。当时联络不像现在方便,中国学者对于名称沟通就耗很久,“(名称)挂中
华民国就是不行,发表会上也会吃你豆腐,说中国台湾什么的”。
大约同期,中国的竞技强项台球、游泳等也在当局允许下来台湾交流。他说:“当时游泳
选手林莉被邀来台湾师大示范,我现场看到印象真的很深”。随后台球的陈静、网球的胡
娜等定居台湾并入籍后,开始给予台湾运动竞技新的刺激。
https://i.imgur.com/uSKCBtG.jpg
李加耀从事两岸体育交流超过20多年,从当初的磨合到现在双方都有默契,花了不少时间

大比赛对国的重要
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逐渐上升,北京在1990年举办亚运后,将目标转向奥运。李加耀分析
:“奥运、亚运这种国家层级的,是种国家政治跟经济实力展现。它是有规律性 短中长
程的时间规划、实力也够,还有城市再造与场馆利用”。
2001年后,中国在成功申办北京奥运下,硬件实力逐渐飞跃,配合经济快速飞涨,让中国
体育建设迈向黄金期。 2000中期起中超足球、CBA职篮、台球联赛等体系日趋成熟,反而
让台湾的体育选手开始前往中国的体育联赛掏金。
“之前去杭州的网球训练中心,那个场地都是20面起跳的,食物供给也很完备”。李加耀
谈起中国体育目前的硬件投资,印象相当深刻。
20多年过去后,当年中国体育学者都已50、60来岁,双方都已建立长久友谊,平常讲话也
不再刻板。李加耀说:“但他们在公开场合一定都很保守,要的(头衔)话就一定要”,
然而在私底下酒酣耳热时,他们也会吐露心声:“因为领导在旁边盯,不说的话回中国就
会被写报告检讨”。
台湾也在2017年时,成功在台北举办世大运。李加耀回忆,2011年当时在马英九时期,在
争取世大运上确实花了很多苦心。他说:“中共不支持、但也不反对,那就是默许了”。
但中国依旧在2017年世大运时,因为两岸因素选择缺席团体赛事。
他补充,奥运、亚运或各项世界杯赛事等大型赛事是强心针,对于国家团结有绝大向心力
。一但国家向心力团结起来,在政治上一定会有深化作用,因此中国会打压绝对不意外,
“体育也是政治实力的展现”他说。
https://i.imgur.com/dZMTUgT.jpg
2017年台北举办世大运,是两岸在政治和缓下难得的大型体育赛事。(EPA)
政治与体育能分开?
在台湾,每每举办大型赛事之时,总会有台湾以“中华台北”名称出赛是否恰当的争论。
许多人也提出“体育归体育、政治归政治”说法,但李加耀也表示,真的要做到如此是很
难的,体育强度跟国家政治、经济实力是呈正相关。
就如同台湾现在一直想申请台北亚运,但李加耀直言“现在两岸政治氛围下是不可能”。
他并说:“中国若要杯葛,太简单了,他也跟着台湾申请就好”,比国际政治实力、肯投
下的资源数量等,台湾比投票数永远投不赢。
因此过去马英九执政时期,也是先从政治缓和开始。从政治论述、到高官去中国参访、变
相有政治宣示,才会让中国单边加大对台湾的“体育开放力道”,最后才有默许台湾申办
世大运。
不过李加耀认为,摒除是否国与国间交流,两岸在学校层面与县市体育交流上还是很频繁
的。“没有公开场合、大型仪式或致词都好,但如果有这些,他们就会有他们要的模式”
,行之有年后也成为双方不成文的默契。
李加耀也感叹,曾有中国大集团想赞助台湾高尔夫与羽球选手,但是双方都有政治考量而
告吹。如果以单纯体育竞技来看,他认为投资选手都是好事。“两岸要在竞争中追求合作
,合作中又要保有彼此竞争力”,这是他与中国体育界交流至今的心得。
体育竞技,尤其是足球等团体项目,是现代社会没有战争状态下,国与国之间较量最好的
方式。两岸也是在30余年来,持续在政治未明朗的诡谲型态下,进行“有默契”的体育交
流。棒球在台已有多次,未来能否见到篮球或足球等国家队级的比赛在台湾上演,恐怕仍
是未定之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