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ptic (无明)
2019-06-16 14:32:38香港反送中》路透:特区政府处理拙劣,北京“极度怀疑”特首林郑月娥的能力
https://www.storm.mg/article/1392070
国际中心 2019-06-16 11:50
https://i.imgur.com/Zyj7Ol0.jpg
2019年6月15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宣布暂缓修订《逃犯条例》,试图化解“反送中运动
”危机(AP)
香港行政长官(特首)林郑月娥草率推动修订《逃犯条例》,要让中国司法黑手伸入香港
,激发港人强烈反弹、引爆警民流血冲突,15日被迫让步暂缓修法。国际通讯社《路透》
16日报导,北京认为特区政府对《逃犯条例》修订的处理很拙劣,现时对她的能力感到极
度怀疑。
《路透》引述一名北京高层消息人士报导,获得北京支持的修法工作突然喊停,这种作法
在一个星期前无法想像,但随着示威的暴力程度及局势升级,有关方面被迫叫停;消息人
士认为,若果当局未及时作出改变,后果难以想像。
港媒《星岛日报》15日报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责香港事务的的中央港澳协调小组
组长韩正日前南下深圳,与林郑月娥会商。林郑月娥在衡量各种因素后,决定暂缓修法,
让政府有足够时间重新咨询,向公众作更多解说。
曾锐生:特区政府令北京当局“非常尴尬”
《路透》引述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中国研究院长曾锐生指出,此次特区政府令北京
当局“非常尴尬”,特别在中美关系正处于紧张时期。香港的动乱恐将为月底于日本大阪
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中美领导人的会面带来障碍。
港媒《Now 新闻》引述政治分析家说,林郑月娥错误评估香港社会反弹、修例对中美关系
影响,以至台湾拒绝接受以修例为前提的引渡,都令各方质疑她的能力。中国国家主席习
近平不是一个能够容忍官员失败的领袖,林郑月娥恐怕“来日无多”。
不过香港中联办16日召见多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谭耀宗会后透
露,中联办领导强调中央继续支持林郑月娥,她表示尊重、理解与信任。中联办并重申修
订《逃犯条例》的“初心非常正确”,但受到外国势力不断干预和抹黑。
暴力抗争才能迫使特区政府与中共让步?
《纽约时报》分析认为,反送中事件是习近平在2012年掌权以来,北京在政治议题上所作
的最大让步。但恐怕会让香港人──特别是年轻世代──相信需要透过暴力抗争,才能迫
使特区政府与中共让步。
《华尔街日报》则指出,《逃犯条例》修法冲突令北京面临多方面考验,除了中国经济成
长放缓、中美贸易战陷于胶着,习近平的强势外交政策也引起国际社会反弹。尽管特区政
府暂缓修法是为了平息事态,但反对者普遍已对特区政府失去信心,除非政府撤回修法,
否则抗议难以平息。
───────────────────────────────────────
香港特首缓修《逃犯条例》又牵拖台湾 法务部痛批林郑月娥:妄扯、推诿、卸责!
https://www.storm.mg/article/1391960
朱冠谕 2019-06-16 11:08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昨(15)日以台湾拒绝引渡“港女命案”凶嫌陈同佳为由,宣布暂缓修
订《逃犯条例》,我总统府痛批是“不负责任与缺乏道德感的作法”。法务部昨晚也火力
全开,砲轰港府“妄扯、推诿、卸责”。
陆委会:坚决反对披着司法外衣的政治图谋
陆委会15日也重申,我方不可能同意侵害人权自由及国家主权的《逃犯条例》。《逃犯条
例》修法企图将台港司法互助问题纳入“一个中国”框架处理,不仅侵害人权自由,也侵
害我国家主权,我们坚决反对这种披着司法外衣的政治图谋。
去年2月,香港一名21岁的网红潘晓颖,与20岁男友陈同佳来台共度情人节,不料却遭陈
男杀害弃尸,并在犯案后当晚逃回香港。当时士林地检署对陈同佳发出通缉令,时效长达
37年,还曾在同年3月、4月及7月透过陆委会向港府提出司法互助请求,但三次都被已读
不回。没想到港府今年2月突以该案为由宣布修法,让我方非常错愕。
法务部:港府修法已逾越单纯的台港间个案司法互助
法务部指出,港府以回应台湾所提司法互助与遣送嫌犯的请求做为借口,骤然提出引发国
际间高度质疑的《逃犯条例》修正案,其修法方向已逾越单纯的台港间个案司法互助及逃
犯移交,法务部不予苟同,亦绝不可能基于该条例,与香港进行任何逃犯移交事宜。
对于港府昨又以台湾不接受该逃犯条例引渡人犯做为暂缓修法的借口,意图模糊该条例违
反人权疑虑的焦点,法务部痛批港府“妄扯”台湾的个案争议,其推诿、卸责之举,须严
正驳斥。
法务部强调,台港间因欠缺司法互助机制,以致发生在对方管辖区域内的犯罪,无法合作
,台湾曾多次就各类犯罪案件向香港提出调查取证等司法互助请求,均未获港方回应;港
女命案发生后,虽台港两地都殷切期盼凶嫌受到法律制裁,但香港对台湾提出的司法互助
请求,迄今亦无积极回应。
法务部呼吁港府,应重视与台湾签订司法互助协议,建立两地共同打击犯罪机制,以免台
港两地成为在对方辖内犯罪者逃避法律制裁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