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练乙铮: 细论民主失利与社运的转轨转型

楼主: Sparkle001 (Sparkle)   2014-09-01 21:41:22
练乙铮: 细论民主失利与社运的转轨转型
2014年9月1日
“一人一票”、“票票等值”、“少数服从多数”、“不完美也是真普选”……(句句百
分之一百动听,就是不大提那“美国也有的”筛选了)。
政 局急转直下,中共以其真性情示人,不少温和派、中间派、平日不大关注政事的小市
民,都会大吃一惊:“共产党原来是这样的吗?”的确,京港当权派那种说谎不脸红的本
事、蛮横不讲理的态度、上纲上线无限度的本能,几天来表露无遗。不过,稍微有点政事
阅历的人其实都知道,那不过是“毛氏症候群”的体现而已。
中间派吃惊,泛民的大多数则恐怕是失落。无可否认,北京挟其“剩余权力”一意孤行力
推“有筛选的真(!)普选”,否决合理的民主诉求,港人是毫无办法的,惟有此局认输
,却非战之罪;至于失落,则其实不必。
笔者从来不相信香港可以从中共手上得到民主,三十年来的不断争取,重要的是传播民主
意识。读者也许记得笔者说过一句话:现实而言,民主遥不可及,因此,“目的殊不重要
,运动就是一切”。今天,恶劣的形势正好督促笔者再次清晰阐述这个观点(这既是观点
,也愈来愈成为客观事实!)。
市民诉求 遭扣帽子
民主固然重要,任何时候都应努力争取,但作为一个短期、几年十几年计的目标,成功与
否,都不十分重要;成功了,也许好一点,但社会不一定马上能够得到好处,在民智未广
开的地方,尤其如此,例如当年的辛亥革命。
在香港而言,就算争取到民主改革了,但来自北方的力量可以轻易调动资源,搞一个“帮
港投票”,就可以窃取民主成果;选特首如是、选立会亦然(后者早已如此,将会变本加
厉),结果可能是专制者堂而皇之地上台,名正言顺倒行逆施,上演纳粹希特勒故事的香
港版。
当然,泛民不会因噎废食,但很快也会明白到,客观而言,就算今天争取不到民主,损失
的期望值(expected value)其实不很大。反而,在这次比并过程中,由于京港当权派的
龌龊演出,令一些中间市民大开眼界,转而思考今天自身处境,明白民主原来很重要,以
及假货如何要不得。从“运动就是一切”的角度看,这反而是很具体的收获,明白人多一
些,当权派干违反港人利益的事就困难一些,反国教反洗脑一事,就是最好例子。
运动既然重要,运动的性质、能量、转化与阶段目的,就必须搞清楚。笔者于上周发表文
章《“袋住先”的长短期严重后果想清楚了吗?》(下称“《袋文》”),指出本地社会
运动的一个转化趋势:由于争取民主遭遇挫折,短期无法达标,运动的目的和性质就得相
应改变;如何改变,须视客观形势给的提示。
毫无疑问,京港当权派力量庞大,有政府机器,有充沛资源,有商界势力支持,更有媒体
鸣锣开道、知识分子帮打边鼓,无疑可把大部分市民的正当诉求说成“外国势力犯港”、
危及国家安全,于是一棒见红、再一棒打死。如此力量万钧势如破竹,就不只是市民的民
主诉求倒下,而是眼看就要席卷整个香港。那么,此城往后将是如何景象?
现代社会的命脉就是经济,北京捏住了资本家的咽喉,香港就基本上驯服了。所以,它不
仅要对付像黎智英这样的异数,还要排挤、收编所有因各种原因不愿意向政权低头的大大
小小各行业商人(在一些红色资本垂涎的重大行业里,主要会是排挤);在这个工作项目
之下,自由党将是重灾区,背后大部分的资本家,顺当权派则生、逆之则亡。大家可以看
到,两年来,不少原来支持唐的大老板已经公开扭軚,倒向现政权;小老板则要出面出钱
为反占中摇旗呐喊(以后这种政治要求将会不断有,久而久之,停话行为就会变成心甘情
愿,尤其是如果利益引诱太强大,触发自动洗脑机制)。
现代资本靠什么?靠专业服务。这一块也是要拿下的,而且不太难,特别是那些有在大陆
伸展空间的服务行业,如事务律师行业等。当一个专业服务机构的收益愈来愈大的一部分
来自大陆,机构及其中主要成员的政治潜力就成为北京可收割之物。大家想起最近的若干
事例,这点就特别深刻(反过来说,那些不易离地的行业,如教育服务、大律师服务、小
零售服务等,北京要作政治收割就不太容易)。
贫富加剧 有利统治
在红色资本完成对港资的征服之后,其对劳动者和消费者的盘剥将会加剧,贪腐行为和大
陆看齐,政治化了的廉署将完全失去作用。结果,香港的贫富悬殊将愈来愈甚,低下阶层
更依赖政府津贴,但对当权派而言,此非坏事,因为救济资源百分之百透过左派基层政党
的“争取”,传到穷人手中,便可保证低下阶层的政治能量牢牢控制在当权派手里。当年
大陆行粮票制,其中一个作用就是社会管制;将来的低下阶层生活津贴也有直接社会管制
的作用。
由此可得两个推论:自然而严重的贫富悬殊有利京港当权派统治香港,所以不会有实质改
善的政策出台;一刀切、无条件的再分配,例如每人每月数千元的退保金,特府不会认真
考虑,顶多只会意思一下,因为如果实行了,日后就少了一个不断向诸“友党”输送政治
利益的渠道。
泛民基层政党受排斥,与救济资源不沾边,遂完全边缘化;要是组织工运的话,将如大陆
独立工会一样受打压,动辄冠以“寻衅滋事”罪接受爱国法官审判,最后投狱。
剩下的中产阶级,当权派最难收编,因为这些人绝大部分一不靠大陆赚钱发财,二不赖政
府津贴及蛇斋饼糉过活。不过,当权派也不是没有办法,例如可通过现有的“爱国”教会
堂区(及将来无可避免会在本港出现的大陆“三自教会”香港分会)的宣道,瓦解中产信
徒的异见政治参与。
共产党现在有钱,对港对台的攻势都以钱为主导,并且爱用阶级分析,故我们要理解共产
党如何对港工作,也要作类似的分析(其实,笔者数年前在香港工作,也曾遇过中共的近
身银弹攻势,相当有趣,有机会再向读者讲述)。相反,香港民间社运主要是一种文化、
心理和价值观念支撑的,钱不重要,主持者反而要倒贴。
笔者在《袋文》中指出,由于本地民主诉求遇到中共强力封杀,已然划上休止符,短中期
不能冀望达标;另一方面,由于北京对港干预将是全面的,不限于政改一事,故引起的反
弹也是全面的。这两个因素相加,将引致社运转轨,从一直以来的“民主拒共”,转移到
“本土抗赤”。前者讲抽象价值、政治理性,着眼于争取未来;后者重具体事物、文化感
性,关注的是保住当下。前者相对冷静,寻求与北京对话,北京也“包容”了十七年。后
者则更为热血,虽然始终包含着民主诉求,中共却 一天也不能容忍;不能对话,只会对
着骂。
社运的这个转轨,是人大常委今年(昨天)的决定导致的。稍后发生的占中,将是两条轨
道之间的无缝相接点;由于民主诉求落空,“占中为民主”的口号,将在广场里、街道上
的抗命公民心中自然而然地化为“占中衞我城”。
这个带着鲜明“抗赤”宗旨的本土运动,因为主要是文化的(全方位无所不包),所以很
大程度上也是跨阶级的,虽然主体是中下阶层,特别是中产,但运动本能地排拒红色资本
涌入香港,所以能与传统上立足香港的本地资本大体上利益连通。
泛民大党 顿成泡沫
凡运动必有“光谱”。过去,民主运动的一维光谱比较简单,两极就是激进与温和。本
土运动光谱起码是二维的,其中一维的两极,分别是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左翼和右翼,另
外一维的两极,则是以文化意识(或称底色、归宿)划分的,可称之为“内望派”和“外
望派”。前者是中华本位的,如以华夏╱岭南为本源和归宿者,因 为这一极包含着回归
意识,所以中共会以之为招安收编的主要对象;后者或承认中华为本源而不是本位,文化
心态上是现代的、开放的,特别是接受西方的,所以容 易给中共带上“西奴”、“里通
外国”等的帽子。两维四极,可谓多元,但这个多元,到底是有利聚合更多不同群体还是
容易导致更多的分野与内讧,则要看各方怎样实践。
由于本土意识源于泛民激进年轻翼,主力是e-世代,所以已经发展出相当可观的网站和
博客群体,内部容易沟通。反观现存的两大泛民政党,远远未发展出像样的网上平台,那
是因为这两大党的声音到目前为止还可以在传统媒体里传播,但一旦传统媒体进一步“和
谐”了,这两个党就会很被动,连内部思想的砥砺交流也有困难。如何成功转轨,如何“
在地”,如何在本土的维度里定位?这两大党会否因此在本土浪潮中顿成泡沫?很可能。
泛民若能齐心守住底线击退“有筛选的真(!)普选”,固然可以推迟“袋住先”的各
种恶果的出现,却会引来当权派猛烈反扑:下一届立法会的选举,肯定会有规模更加庞大
的“帮港投票”总动员,集中针对实力比较薄弱的数个泛民参选人;一旦成功的话,特府
再推假普选,便能抵垒过关,功德圆满,筛选由是永恒。到时立会话语权操在当权派手中
,传统媒体愈加“和谐”,两大党于是失声,又没有强有活力的网上平台的话,泡沫化就
成定局。《主场新闻》死不逢时,谁能使之复活?
争取民主失败,社运转而要全力阻挡假民主以及随之而来的当权派全线进击;进取变为
守护,社运由是转轨。除了抗争行动,对泛民而言,这更是一个思考的时刻、换脑的时刻

http://forum.hkej.com/node/116175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