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圣人的真面目!孔子称赞颜回“食无求饱”

楼主: vikk33 (陈V)   2021-09-23 11:29:06
圣人的真面目!孔子称赞颜回“食无求饱” 私底下却大啖美食美酒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24954
话说孔子在五十出头的年纪当了高官(大司寇),心情特别好。某一天他突然想起自己最
欣赏的学生,颜回。因为孔子政务繁忙,所以好些日子没看到他。大司寇孔子当下决定亲
自去探看住在到陋巷贫民区的颜回。
在此恳请看官读者们先记住“大司寇”这个官名,后面会提到它是一个多么令人惊悚的大
官。
孔子搭著官方的马车,很快就到了颜回居住的陋巷,但巷子太小,孔子只能在巷口下车用
走的。
还没靠近颜回的家,就听到他那不算太有力气的声音,在诵咏著几句话:“尧舜何人也?
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这句文言文的话无法触动现代人的神经,必须换成现代版的内容才行,颜回就是说:“蒋
介石跟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而我(颜回)又是什么人?一个人只要有所作为的话,我(
颜回)也可以跟蒋介石、毛泽东一样的伟大。”
听到颜回这种气势磅礴的不惭大言,不愧是儒家崇拜的“复圣”!
(延伸阅读:农民的根并没有滋养出一个同情穷苦百姓的毛泽东!就连第一任妻子他也没
有丝毫感情)
孔子进屋看到颜回正准备开饭,吃的就是简简单单的一箪食(可能是竹筒饭),喝的也就
是一瓢饮,这就是颜回的一餐。
颜回的一箪食不可能是白米饭,应该是粗谷杂粮,可能还混杂了不少细沙碎石,毕竟这里
是陋巷呀。
颜回的一瓢饮也不可能是清澈沁凉又甘甜的矿泉水,应该是混浊而且味道难闻的井水,因
为颜回住在陋巷呀。
但是孔子看了之后却很欣慰地说:这种等同于喝地沟油的日子,大多数的人不仅会自怨自
叹,更想干脆自我了断,可是颜回还能乐此不疲,真是一个贤能的人呀。
孔子顺便对几个陪他前来的儒家子弟说:做人要“忧道不忧贫”,更应该“食无求饱、居
无求安,就有道而正焉”。孔子是说做人不要怕贫穷,只怕无法实践儒家之道。
所以孔子趁机教导子弟们要多多向颜回学习“如何安于清贫之道”,不要整天只想吃香喝
辣。
孔子更板起圣人的脸,用《论语》〈述而〉第十六章的道理晓谕身旁的孔门子弟:“饭疏
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是说就算他只是过著吃粗食、喝井水,穷到只能把手臂拿来当枕头的清苦日子,他也
能乐在其中;若是不仁不义才能获得的富贵,那种富贵对他而言有若天上浮云。
孔子身边的儒家子弟们一听到这几句微言大义,赶紧拿出笔刀刻在竹简上,准备好好加以
实践,以免枉费孔子的教诲、教导跟教化!
孔子说完之后,望着颜回屋内的朽旧餐桌,上面摆着那一箪食跟一瓢饮,他竟然不知不觉
地饿了,便打算回府吃个饭。
回到司寇府之后,孔子就赶紧命令府内的司厨做饭。
(延伸阅读:约 3800 万中国人饿死、累死!为了称霸世界 毛泽东时代的那场“大跃进
”(上))
等没多少时刻,厨师就端出上等肥猪肉所做成的精脍,孔子发现肉切得还不够细,马上板
起脸叫司厨再把脍肉拿回去切得更细。为了把肉切得再细一些,司厨还割伤了自己的手指
,但他还是赶忙着把脍肉端出去。
上等精脍端上桌后,孔子环视一下餐桌上所摆设的高级杯筷、精美盘碟,发觉沾酱不对味
,立即叫人换上能够搭配细脍的顶级酱料。
一顿饭下来,孔子吃了不少肉,更喝了许多酒,因为身为大司寇的孔子,能够享受到政府
免费供应的高档酒,所以他每餐都要点无限量供应的美酒。这就是《论语》〈乡党〉第八
章所说的: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酒无量,不及乱”

若是一整天都只能吃“一箪食、一瓢饮”的颜回,当他看到孔子满桌上丰盛又美味的食物
,他就不会再喊:“舜何人也?予何人也?”
颜回那时必定歇斯底里地改喊:“至圣先师,我八豆么,请分些美食给我!孔大圣人呀,
除了讲出好听的言教之外,更希望至圣先师也能身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