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精义入神与利用安身

楼主: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20-04-07 17:20:51
※ 引述《YangWenli (半退隐中)》之铭言:
: 《易传》说:“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 这是内圣、外王合一的说法。“精义入神”是内圣面,义者宜也,对
: 事物能够做合理的判断和处置,这是神也就是良知的作用。良知有动
: 机和结果两端,一方面在心上要求动机的无私,一方面在现实上要求
: 结果的有效,创造外王事业。“利用安身”是外王面,不仅能够安顿
: 自我,还能够通达天下人心。安身不只是保全角躯,更是“用之则行
: ,舍之则藏”,进退出处皆得其宜,做到心安理得。利用安身仍是为
: 了成就德性,非追求个人功业。
: 中国传统的心性学偏重内圣面,认为只要“精义入神”就自然会
: 有“利用安身”的结果,对于成效不太重视。西方的医学、心理学是
: 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客观证据,要通过观察、测量、实验
: 来证明人的行为是否改变?有无实际效果?现代人往往过分重视西学
: ,认为通过知识就可以掌控、解决生命心灵的问题,忽略了个人心灵
: 的创造力、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但中西应该相辅相成才是最好的。
1.说的好像西方没有人文一样
科学至今也承认无法处理主观性问题,
好比黑白玛莉论证就是一个例子,
而在期刊论文上更常出现的是每位女性月经经痛的不同感觉,
而主观性衍伸而来的情绪,甚至意义(至少是达尔文时代的科学观),价值
等等......
这些东西也不是没有理论处理,是有的
好比说咨商常用的精神分析就是例子
精神分析被科学界排斥,但却在咨商界被广泛运用
还有其他的理论,像是诠释学,现象学,存在主义等等等......
一些当代欧陆哲学的东西可以以不同方式描述主观性
这就更不用说艺术和宗教领域一堆理论了
这些都不是科学
2.内圣外王并不能这样嫁接西方人文体系
主观性的感受并不能回归到个人的品性操守甚至个人心境,这完全是两码子事
结论;
要谈儒家不是不行,但这种谈论方式
根本就是连西方学术架构知识体系都不懂硬要急着乱拼贴才有的说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