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书展赠书] 邓惠文 我想看妳变老的样子

楼主: rosebyrne (螺蛳拜恩)   2021-09-14 22:57:07
※邓惠文医生《我想看妳变老的样子》&天下文化 X Readmoo电子书全书系书展赠书
一、活动办法:
1、抽奖活动页面
https://bit.ly/3EgGwQ4
请在本则动态下‘按赞’+‘留言’索取。
二、奖品介绍:
◆本次赠书由读者选择天下文化书展中想看的电子书“任一本”,将抽出两位得奖者
◆书展连结:https://bookzone.pros.is/3nu63w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21/9/18(六)晚上十二点截止
三、阅读笔记:
“与清晨对应的不总是黑夜,与少女心对照的也不是将死之老。
这两极之间琢磨熟成的时间,应如午后的缓慢和煦。”
大概是眼看着我从少女成长为资深少女(嘴硬)了,最近常接获关于熟龄女性的推荐阅读
咳咳咳。说正经的,现代社会推崇年轻、极力抗拒老化,不时在影视媒体上看到〈王祖贤
严重劣化,小倩变黑山老妖〉或〈广末凉子一秒变老阿姨〉等充满恶意的耸动新闻标题。
人们追求抗老、冻龄、逆龄、逆生长,商人善于大量制造并贩卖老化焦虑,强调四十岁看
起来得像三十岁、三十岁看起来要像二十岁。是故,遇到喜欢叫别人猜年纪的人时,千万
记住这是陷阱题,也是送命题!我们必须蒙蔽良知,将目测年龄减少十五岁,才能得到一
朵朵春光灿烂的明媚笑容,安心叹息自己又平安活过一天。
渴求青春样貌、强健体力的同时,人们往往忽略了身体健康,心理更要健康。很可惜地,
人类的智慧并不会伴随年龄增长,不少人外表看似成人,心智年龄却像小孩,刚好和柯南
相反。所以邓惠文医生在《我想看妳变老的样子》一书中,探索中年世代的内心、变老的
意义,并细密梳理关于自我、家庭、伴侣、亲子等难题。
个人喜爱本书的原因在于邓医生以坚实的精神科医学为基础,书写内容有理有据,非空泛
之谈,观点冷静清晰、鞭辟入里,文字又温润如玉,以隽永轻盈的文笔抚慰、疗愈人心,
每个在成长过程受过伤的读者,都能在书里找到安慰,沉浸于淬练过的平静。
谈老去,邓医生以医学观点说明,当你太恐惧老化、过于努力去抗老,易导致慢性压力,
甚而衍生各种身心症状,反而使人类的正常机能老化。不妨释放内心枷锁,改为“知老”
、“乐老”,接受自己现在的年纪与状态,让身心皆得到自由,才能创造由内而外的安定
感。
回头想想,年轻时期的王祖贤美艳无双,熟龄的她不也美得沉静自然?而七十六岁的海伦
米兰(Helen Mirren),即便脸上有明显岁月痕迹,仍难掩动人风韵,迷人风趣,是我最
喜爱的女星之一。她们老得如此优雅,正符合哲学家阿密尔之语:“知道怎么老,是智慧
的杰作。”
谈家庭关系,年届而立或不惑,许多人既为子女,亦为父母,夹在两难身分间,内心满溢
不安全感,咎因儿时受的伤,担忧自己会不会重蹈覆辙?害怕没能力成为好家长,如心理
学家阿德勒所言:“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身为荣格心理分析师的邓医生认为,人越到中年,越会浮现无法原谅的原生家庭创伤,“
与父母和解”并非意谓要谅解他们,而是放过自己,不再执著于曾历经过的不公平,把现
在的人生过好,成为比父母更好的人,也许你已经是了。
此课题亦涉及目前很多意见领袖倡议的“做自己”,然而,书中以心理治疗工作实例说明
,若过往经验让我们相信被拒绝的可能性极大,不得不压抑天性,采取保护措避免失望,
便极易陷入“我做什么都无法改善人生”之“习得性无助”,例如中国流行的“躺平”现
象,或是不少人受困于婚姻泥淖中,却说:“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和谐,我别无选择。”
试问,你是真的没有选择权,还是害怕选择,选择了不选择?
再者,习得性无助也导致所谓的“做自己”,倾向缺乏方向性的“我‘不要’当好人”、
“我‘不要’再说好”,意识到了吗?以上宣言只是对他人的反动,我们只知道“不要”
什么,却不清楚自己“要”什么,这离“做自己”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我想看妳变老的样子》不仅一针见血指出人生面临之大哉问,重点在于提出解方,阅读
本书不限于单向观看,是与自我的互动对话,读者在一章章浏览过程中审阅自己,认清性
格中的多重面向,重新界定自身价值,找到往后余生要前进的方向,正如本书副标所言,
“明天的女人,将比昨天的女孩更精采”(因为中了乐透头奖)(并不是!!)
※《我想看妳变老的样子》限时24h“五折”优惠,9/15(三)凌晨12点起
https://bookzone.pros.is/3lt8u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