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关于产地的处理厂

楼主: gyboy38 (gyboy)   2023-12-29 11:56:15
刚好有朋友问我处理厂的问题,整个思考下来满有趣的,
大家都知道出自不同烘豆商的熟豆会不一样,
也都知道不同产地、处理厂的生豆会不一样。
那来自同一个处理厂,同一种处理法的生豆呢?
最近刚好遇到这样的实例,我使用的埃塞俄比亚 伊迪朵处理厂 G1日晒,豆袋如下。
https://imgur.com/lnDZWhk.jpg
生豆是跟守成买的,后来发现另外两家生豆商 圆石、克菈菈也有伊迪朵的品项。
圆石也有强调是来自出口商Ardent的货,G1日晒,有标批次,没有标示豆种。
克菈菈则是没有标示出口商,G1日晒,豆种是74112。
守成的资讯原本就公开在官网(如下连结),其他两家都是报价单,未获同意就不截图。
https://harucafe.com.tw/finca/ethiopia-ardent/
https://imgur.com/dKNvTJc.jpg
https://imgur.com/mpqn3zW.jpg
这个case有几个有趣的点,
首先,是两家有明确标示出口商,表示这个出口商的名号对产品是加分的。
不然台湾的生豆进口商不会想让大家知道他的货源。
再来是风味,我没有喝过圆石的,守成、克菈菈都有喝过。
我认为扣除烘豆的差异,守成、克菈菈的喝起来是同一种调性,
都是不错的日晒豆,果干香气、干净,没有同时比较难分高下。
另一个有趣的点就是,
刚好三家的价格有差距(300多~600元),价格高的会明显遭到狙击。
站在我的角度来说,假设别人用每公斤300多块的伊迪朵日晒G1,
我用600块的伊迪朵日晒G1,价格上就被辗压了。
还好我使用的价格在中间,而且水洗、日晒讨论度偏低,没受到影响。
虽然说找豆子还是风味/价格先决,但是遇到这种撞衫的,
就算600块的那一支风味有到800块的水准,也只能pass。
当然这样对品质好的批次不公平,长久下来,生豆商几次撞衫卖不掉,
遇到规模较大的处理厂时,就会避免挑选价格高、品质好的批次。
退而求其次,挑选品质、价格都中等的批次,甚至挑选最便宜的批次。
我认为尽量标示清楚,透明,或许是改善这个问题的解方。
生豆商,尽其所能把来源、批次、处理法标示清楚,
烘豆商,把生豆商提供的资讯标示清楚,烘豆日也诚实标示。
整个产销履历串起来,消费者就能清楚比较各品项的差异,再决定要花多少钱。
咖啡产业渐渐透明起来,想靠资讯不对等获利,只会越走路越窄而已。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市场,总是会倒向人多的那一边。
不意外,又写成一篇逆风的文章,但我这边的人会越来越多。
作者: newererw (认识是感情的开始)   2023-12-29 12:52:00
好文
作者: seaslug (Life goes on...)   2023-12-29 13:38:00
另一种应变的方式是挂上特规批次之类的形容词,除了出口商名气以外,也可宣称特选批次,当然最后还是要看实际的风味是否能撑得起那个价格
作者: vein828   2023-12-29 14:54:00
我觉得透明化应该要抱着意识形态的态度去做,而不是觉得我写越清楚消费者就越能看懂越能多付钱,毕竟一个初次消费者会不会培养成熟客看的还是你选豆跟烘豆的技术;而透明化应该是大家本来就应该要做的事情
作者: lin89710 (谷)   2023-12-29 15:05:00
还是不一样 每块产地每年风土都不同 豆子原料就不一样了 打包送去处理场就算用一样的处理法当然也不会相同最后的价格一定是风味先决 每年刚采收几千上万个批次的时候 生豆商有办法从这个阶段下订豆子 价格肯定是最低
楼主: gyboy38 (gyboy)   2023-12-29 15:09:00
v大,同意,商品还是要回归到商品本身竞争力。您最后一句就是目前的问题。
作者: lin89710 (谷)   2023-12-29 15:10:00
接着就是会有一些评鉴开始送审 第一轮入选可能几百支这时候价格就会往上跳大概一倍 但也是之前几千支里面就存在了
楼主: gyboy38 (gyboy)   2023-12-29 15:20:00
lin大,看起来您很了解产地的运作模式,如果方便,希望能听您分享更多资讯。
作者: lin89710 (谷)   2023-12-29 15:39:00
我不是真的生豆商 没有实际走过流程,只是有认识的豆商简单聊过埃塞俄比亚的进货流程而已 ,开一个串怕有些细节说的不精确会被板上真的豆商纠正XD所以只在你下面用推的回答你有明确提到的问题同一批豆子 同一个处理场 处理的日子不同天气不一样多晒两三天 风味也就不一样了就当我讲故事吧 不要谈细节最开始豆子采收了,咖啡农普遍没有后制技术所以都送到处理场去,后制晒干之后直接批发标售 大概可以想成我们农会跟批发市场那种样子 规模再更大这时候只有编号 产地 没有风味介绍 也是最菜市场价生豆商可以下订样品豆来试,但是几千上万批也是大海捞针这时候就是看经验了 每个地方今年的气候(风)土壤(土)或是往年的品质 前几年有没有类似的气候 都是挑样品的参考, 挑出你觉得有兴趣尝试的样品等拿到了试过之后下单购买,这时候的价格大概就是台湾卖300上下的豆子然后接着可能有COE 或是各种评鉴会 会先海选几百个批次可能由各处理场申请或是一些机构 筛出几百支到第二阶段评鉴也不是只有COE吧 各种的都有可能 总之透过一些方式将整年度的豆子筛出一阶到几百支以后 这时候才买的价格大概就是台湾看到四百出头的生豆 当然,你在上一阶段就买到了有被选到这阶段的豆子 就是你能赚到钱的本事然后再一轮有人进来评测这几百个,找出几十支豆子入选入选的再一轮挑出一个分数以上的变成竞标每一个阶段 你的选择变少了 但是价格也就跟着上去了这些是走合作社的豆子 小农跟客制应该不在里面所以现在如果是六百以上的 生豆商可能还会另外取个名字不会只写处理场 就可以跟别人家同处理场的做区分
作者: janson0125   2023-12-29 16:36:00
你有确认他们的批次一样,还是Ardent前一手来源一样
楼主: gyboy38 (gyboy)   2023-12-29 18:10:00
感谢lin大详细的回复,看起来真是海选,每年来一轮也是很疲劳。janson大,这就是不透明的点,我只能往上一层找出认同其品质的生豆商,并相信他提供的资讯。
作者: lin89710 (谷)   2023-12-29 19:18:00
台湾精品的市场不小了 豆商在进货肯定高品质的也会碰CP值的也会碰 我觉得店家做的就是试味道找到适合你的商品吧 豆子个性跟烘豆师个性相近的商品命名这件事情 我觉得圆石就走得很早也做得很好好几支豆子喊名字大家就知道是他家的货 名字取的也好
作者: sommerbrisen ( 翟凡 )   2023-12-29 19:30:00
这边也分享一下我听到朋友分享的印度茶叶的模式 应该是有点相似 茶和咖啡都是季节风土后续处理很鲜明的作物中大型的欧美茶商都是直接契作或一开始就和茶园、庄园谈计划性种植或直接把整片土地买下来自己操作 无论是低价或高价的茶种都有这个需求 若高价茶非契作茶商也会在第一时间就直接和庄园试茶订走 不会流到竞标的阶段 当然还是有些少量流出或小型茶园的操作不同茶园庄园都会影响 甚至我们说同庄园同座山不同侧的茶叶就有风味差异 哪一天哪个时间采 哪个师傅做茶的都有差别重点还是在于茶商的选茶能力和在茶产区的人脉广度才有办法稳定他们自己的品质说真的物产的履历标示透明度是重要的 但这个系统的建构成本非常高 加上一般人和一些基础的玩家是不会研究到这么深咖啡也有太多变因 就算真的是同一天的豆子 不同的生豆保存 不同人烘 不同人冲都各有其美妙之处 不如就一期一会看待 反而是收到生豆后是什么样态就好好的感受好好的烘 我觉得也很重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