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咖啡界的高手大家好
我在手冲咖啡时,有一些小疑问不太了解,有先爬过资料,也问过朋友
目前我使用的滤杯是Hario V60的02树酯滤杯
豆子是伊索比亚的水风铃,中焙程度
手冲壶是这一款 https://shopee.tw/product/25408499/7123225901,口径是6mm
1. 注水时,粉层的高度要多高
这个问题我觉得蛮困扰新手的,因为我同事说注水时粉层不要让它涨起来
维持跟粉层同高就好,这意思就是要慢慢慢慢慢注水,不过看了几个知名的Youtube在介绍
像学长或哈囉老板里面在讲,水似乎可以大一点,让粉层往上涨没关系,这样萃取比较均匀
关于这个点大家有什么看法吗?目前我是用极慢的注水,有时候还得断水,只为了让粉层不涨起来
一开始冲的时候都用比较大水,让粉层涨起来,不过不知道是什么问题味道总是怪怪
后来才改用现在不涨起来的方法
2. 细口壶口径太小会造成过萃
这个点是同事说的,我是有点怀疑,但是又好像煞有其事
我同事使用云朵壶,口径大约是7.7mm,这真的会影响这么大吗?
3. 闷蒸不会澎
我因为在等手摇磨豆机,因此买豆子先请店家磨,不过都有放密封罐内
一开始闷蒸粉层还会澎,最近几次一注水到大约30cc然后停水,粉层就迅速下降
也不会排气冒泡泡了,我大约都使用85-90度来闷蒸
这是不是豆子已经开始不新鲜了呢?这只豆子买了大约2周,每天就只打开一次
这状况是得救粉层吗?之前看到有影片说对凹陷的地方注大水让粉层涨上来
还是维持一样的冲泡手法,一样等20秒闷蒸,一样维持原本的注水法?
以上几个可能比较新手的问题,还希望各位协助解答,希望我能很快变老手
感谢各位
作者:
ressia (G仔公)
2020-11-15 00:06:00作者:
skyjazz (史盖爵士)
2020-11-15 00:10:001.有的冲煮法是追求干净度、强调香气,有的是追求body、丰富的口感,我觉得你可以看一些较详细讲解冲煮原理的影片再依自己的喜好调整,调整到后面,你喜欢的手法就是好手法,剩下的就是依每只豆子特性不同作微调和训练自己的冲煮稳定度,我觉得不是要去比赛的话冲咖啡随性就好了3. 能现磨就尽量现磨,先磨好的放久了风味一定会变,但膨胀与否也跟豆子的焙度有很大相关,很喜欢追求闷蒸膨胀的话买个深焙的豆子随便冲也很膨XD2我就没办法回答了,因为会造成过萃的原因实在太多,不见得是手冲壶口径的问题,先用顺手的器材把冲煮稳定度练好再来考虑器材造成的影响应该比较实在
作者:
CJhang (Civil Jobs)
2020-11-15 00:38:00每次看到被教到倒果为因 都要烦恼要从哪些基本开始教起…
你同事说的都是对的 可是手法不只一种听起来你同事喝的豆子应该偏深
表达的意境XD 一般人就多喝多尝试吧 喝多了自然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自然就可以修正往哪个方向走,豆子的风味,要嘛问店家 要嘛自己试
作者:
jakkx (风蓝)
2020-11-15 11:08:00最近怎么常看到浪费这个字…推上面所说的自己边喝边调整吧。网络上也一堆冠军手冲手法可以慢慢玩
作者:
KingChaly (ROC Dream)
2020-11-15 11:58:00那个什鞋涨哈囉脑板就不用看了,都是在卖器材的,元食勉强可看。
作者:
Luvsic (FLCL)
2020-11-15 12:37:00你新手要练习就一定会有没那么成功的,这本来就是学习时会有的成本,不是浪费
作者:
Eile ( )
2020-11-15 15:24:00元食
作者: Hildebrandt (music) 2020-11-15 17:21:00
推楼上影片和手法
作者:
KingChaly (ROC Dream)
2020-11-15 18:50:00James Hoffman手法令人不敢恭维。磨得比摩卡壶用粉还细,又是摇晃又是搅拌的,味道很难干净。
感觉应该是手冲不到一年经验的 放心 喝久了自然就会记得要找些好店家 喝喝看人家怎么表现各家的肯尼亚AA喝起来都差异极大 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表
作者:
JITER (噴出總在被洗後)
2020-11-16 02:05:00磨成粉1-2天就排完气了阿!当然不会膨
作者: diawboris (法国胖子) 2020-11-16 07:21:00
Hoffmann手法我很爱 平常都这样冲 也算基准 除非想要强调酸 那就会断水+磨粗一点原PO你看推文都不完全同意了XD 要自己试啦 先模仿到你喜欢的味道 在学怎么调整 不然一下从46法跳到Hoffmann你也不知道怎么微调 整体手法差别太大了
作者:
xhung (xhung)
2020-11-16 13:39:00粉磨太多 大概超过3天就冲不膨胀了...
笑死 照荷夫曼手法根本没问题自己实际冲真的完全屌打很多手法干净而且风味分段明确,要知道自己要喝的是什么咖啡比较重要冲煮咖啡本来就不是照本宣科就好尤其那些老屁股的想法概念
看一下hoffman的经历就知道他怎么可能弄出个难喝的手法,顶多是说跟台湾常见手冲观念不一样,国外也有人觉得台湾手冲手法很怪,咖啡难喝好喝看影片不准啦 试了才知道
作者:
nirgb (RGB)
2020-11-17 20:01:00农夫在种咖啡树时,应该想得不是意境
中焙有草味想知道是哪支豆子...?觉得也可以去喜欢的店家问问看冲煮的撇步,再做调整,同一楼了解自己喜欢什么再去试,反正是自己要喝的,也不是你同事要喝的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