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gnimai (无所谓先生)
2014-05-14 08:21:38Matt Perger在Part One里,纪录了一些心路历程,以及他在WBC比赛中使用的参数。在
Part Two里,则会带进更多的数据,利用Mahlkonig工厂的“雷射粒径分析仪”检出的参
数,科学化地分析EK43之所以能改善咖啡品质的原因。
作者: j0950392 (咖啡豆) 2014-05-14 08:46:00
推
Anfim看起来就像EK43平移过去的curve 两者的SD应该也接近 可以合理推测Anfim刻度调小后就有EK43的curve出现不过平刀和锥刀切出来的"形状"也是影响风味很大的关键另外他没有拿Anfim顶级的Special 450刀盘去测有点可惜
作者:
sltovrey (嘎嘎嘎嘎逼)
2014-05-14 10:06:00也许他有,只是发现研磨跟味道难以解释
作者:
redddd (咖啡大毒枭)
2014-05-14 10:51:00萃取率愈高愈好喝??也得看是豆子的烘焙型态,萝卜并没有像这篇文写得那么不堪
作者: Ignor (斗塔老师) 2014-05-14 12:12:00
究竟是挑战豆子的极限还是磨豆机的
作者: tiramisue (drinker) 2014-05-14 22:25:00
推!
作者: beerfish 2014-05-16 00:27:00
推
作者: caim0725 (该隐) 2014-05-19 23:51:00
所以他决定刻度的方式 是看什么刻度有该摩豆机能达到的最高萃取率吗? 是说对于那豆子 萝卜无法萃到超过20%吗@@?看不太懂这一段 决定刻度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