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jdcbest (杀生为护生 斩业非斩人)
2025-06-26 23:59:24※ 引述《around14358 (awq)》之铭言:
: 二
: 再来第二个问题。
: 你的文中提到
: “若以信徒的行为来否定信仰本身,逻辑上会陷入“以偏概全”的谬误。正如不能因为医
: 生犯错就否定整个医学体系。”
: 我提到的基督宗教因为分裂而发生宗教战争,这可不是个别一两个信徒的行为而已,那是
: 当时整个教会的事,这没有以偏概全。
: 事实上外邦人基督宗教直到现在也是分裂的,分裂成天主教 新教各派 东正教,这种教会
: 分裂可不是个别信徒的事。
: 我提出这件事又不是在否定耶稣的教导,正好相反,我正是在指出这个自称为基督教的教
: 会组织根本不是耶稣的教会,才会发生这种宗教分裂甚至为此自相残杀的事。
: 毕竟耶稣在马太七章中也说了
: 这样,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
: 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
: 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
: 所以,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
: 耶稣就是说要以行为表现的好坏来分辨是他的信徒还是披着羊皮的狼。
: 按耶稣在马太七章的标准当然可以分辨这个自称为基督教的教会组织之所以会结出这样分
: 裂相残的坏果子是因为这是一颗坏树,这不是耶稣的教会。
微软Copilot对around1435本段内容
的回应如下:
这段文字提出了一个强烈的批判观点,试图从马太福音第七章的经文出发,论证当代基督教的分裂与暴力历史证明其“不是耶稣的教会”。这样的论述在逻辑与神学上有几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 将“教会分裂”视为信仰不真实的证据过于简化
历史上的教会分裂(如东西教会分裂、宗教改革)固然反映了人性的软弱与制度的张力,但这些事件也常常伴随着对信仰纯正的追求与神学反思。将分裂视为“坏果子”的唯一证据,忽略了历史与文化的复杂性,也未必符合耶稣对“果子”的定义。
2. 对马太福音第七章的应用过于武断
耶稣在马太福音7:15–20中确实谈到“凭著果子认出假先知”,但这段经文的重点是针对个人生命的真实与虚假,而非对整个教会制度或历史发展的总体审判。将这段经文直接套用在整个基督教历史上,容易产生过度延伸的解读。
3. 忽略了教会的“有机性”与“成长性”
新约圣经中对教会的描述是“基督的身体”,这个身体在历史中不断被塑造、修正、甚至悔改。教会不是一个完美无瑕的组织,而是一群蒙恩的罪人在神的恩典中学习彼此相爱。将教会的历史错误视为其本质败坏,可能忽略了神在历史中持续工作的耐心与怜悯。
4. 言论的排他性与论断性
将整个基督教会定性为“坏树”并非单纯的神学观点,而是一种极具排他性的论断。这样的语气与耶稣在马太福音7章前段所教导的“不要论断人”(7:1)形成张力。耶稣的教导既强调分辨,也强调谦卑与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