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什么是家人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8-07-26 19:58:51
弗 2:19 这样,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
是与圣徒同国,是神家里的人了。
这代表什么呢
提前5:8 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
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
也就是说
上帝把我们当做是家人
而家人是永远不会被遗弃的

至少上帝不会啦
作者: tfnop (网管测试中)   2018-07-26 20:14:00
以弗所书说的是外邦人与以色列人同归于一,跟遗弃是不相干的,否则犹太人就不会暂时被弃了提前说的是孝顺的问题,不孝顺是违反真理的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8-07-26 20:37:00
提前有限定是长辈吗?你不要被提前5:4中文骗了提前5:4的孝顺两字 是中文自己胡乱加的希腊文根本没有这个字
作者: tfnop (网管测试中)   2018-07-26 20:45:00
你看一下前后文再说不迟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8-07-26 20:53:00
所以前后文有说提前5:8的前后文+原文的意思是你要照顾老人家 而不是照顾家属是这样吗你从一开始就被中文的孝顺两字误导通篇的希腊文都是 人有照顾家属的责任就算你看不懂oikeowoikos 这个字总听过吧 这个字就是家oikos变成oikeos 就是家人oikeiwv 就是家人的复数所以整句的意思就是人要照顾自己的家人通篇前后文都没有孝顺两字 希腊文没这个字
作者: tfnop (网管测试中)   2018-07-26 21:27:00
4节提到有子女、孙的寡妇应由子女、孙在家照顾,真为无依的寡妇由教会照顾,因此看顾亲属是有孝顺含意的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8-07-26 21:35:00
好吧 都通原文确实只有提到照顾家人孝顺就当作本土化加上去没问题但原文是人要照顾oikeiwv (家人的复数)
作者: ezpaper (Louis)   2018-07-26 21:40:00
我看起来是讲照顾的责任而已 并不是孝顺。就算希腊文没有孝顺 是不是有顺从,听话之类的字可用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8-07-26 21:52:00
这整段圣经的希腊文刚好都没有听话、顺从、孝养父母 或类似的字耶反过来说 他们也没有这样的概念
作者: ezpaper (Louis)   2018-07-26 21:53:00
所以我比较赞成a大说的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8-07-26 21:54:00
就跟佛教的 父母恩重难报经 一样是比较本土化后诠释了
作者: tfnop (网管测试中)   2018-07-26 23:52:00
1.教会当时有照顾寡妇的情况(徒6:1) 2.这里提到年长寡妇的照顾责任(提前5:4) 对照这两个了解再来看此处经文,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这里当然可以读出尊敬、照顾的意思,其实中文翻译为孝顺不能算误译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8-07-27 00:26:00
也可以我从来不会用原文否定其他语言读者自身的认知“读者”自身的文化、经验、理解、认知 都有权力诠释经文 不然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有自己的解释了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8-07-27 07:05:00
应该是说,若假设圣经可以触动、甚至处理所有人的问题,那么把自己的文化处境、问题意识代入,才是合理的。不过一般还是会稍微区分:"what it meant"跟"what itmeans";只是“过去的重建”,必然会受到我们现有认知的影响。另外一个更根本的讲法是,我们现有的“眼镜”是一个历史的累积与筛选,故这个眼镜是跟经典文本的历史性相连;例如说,中文和合本的翻译,早就影响了中文的白话文学。我们又是用这个被圣经塑造过部份的文化/语言,再回去理解圣经。“读者”从来不是独立于“文本”及“作者”的存在;这三者是在“效应历史”中相连结。回到本文,上帝当然会看顾家里的人,就算他当浪子也会期盼他早归;但他坚持不归,那就...(进入无尽的辩论)
作者: df31 (DF-31)   2018-07-27 10:30:00
圣经只有【孝敬】而没有【孝顺】的观念。主耶稣骂法利赛人,说把奉养父母的钱给了父母就算完事,就是证据。翻译为【孝顺】会误导人就好像用中国传统【天道】的观念理解圣经的【道】一样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8-07-27 10:59:00
df的意思是说,“孝敬”是只给钱就可以,“孝顺”才需要顺从跟关怀吗?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8-07-27 11:16:00
推DF大如果用历史文法作者的原则来看圣经作者是没有孝顺的概念不过现在流行上帝把情书给我们后我们的解读比原意还重要就跟写情书给女生 女生的解读也超重要一样历史文法作者 VS 读者的解读就是现在圣经诠释上最大的拉锯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8-07-27 11:46:00
箴 1:8 我儿,要听你父亲的训诲,不可离弃你母亲的法则箴 23:22 你要听从生你的父亲;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形式化的法利赛人(也不是所有)只是把律法当规条守,而丢掉律法的精神。儒家还是有许多可以跟犹太文化对话、对观之处。应该说,儒、释、道皆如此。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8-07-27 11:57:00
先生那不是希腊文的文本 谢谢喔喔 你有说那是犹太文化了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8-07-27 11:59:00
要说犹太文化对父母,只有“敬”,没有“顺”,那旧约一堆律法跟智慧书都会打脸。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8-07-27 12:02:00
Th大 我跟你辩论你会生气吗而且是会让你上面的说法整个崩盘的论述喔如果可以我才说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8-07-27 12:04:00
没有问题阿,请说
楼主: aun5780 (梦境)   2018-07-27 12:07:00
就是 请问在圣经的架构下父母跟妻子对这个家之后有不同的意见时例如父母坚持你要住在耶路撒冷妻子认为罗马人可能会进城屠杀 要搬到加利利去或立场反过来都没关系请问根据圣经的原则应该多参考一下妻子的想法还是顺服父母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8-07-27 12:13:00
现在不是讨论犹太人有没有孝“顺”的观念吗?XD至于怎么个“顺”法,那是另一回事吧;还是你要说这部分儒家跟圣经有完全相反的观点?那你就直接陈述根据即可。弗6:1 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西 3:20 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补充一下保罗自己的相关讲法。再补充陈终道的论述:https://goo.gl/rnEpA4其三、,也有比较圣经对于父母的“劝谏”跟儒文化的劝谏。故两边文化都不是完全“愚从”父母。
作者: sCHb68 (sCHb68)   2018-07-27 19:53:00
“存(掰)而(不)不(下)论(去)”也本就是th的思维。
作者: df31 (DF-31)   2018-07-27 23:04:00
应该是【纯】,而不是【存】:】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8-07-27 23:27:00
只要df及他的跟班一发言,本板就乌烟瘴气,无法就事论事
作者: Kangin75 (Damaris)   2018-07-28 00:41:00
http://www.fcc.org.tw/FCC珍爱家庭中心的网址。
作者: sCHb68 (sCHb68)   2018-07-28 01:05:00
强过自以为自己在就事论事却满口胡诌的人 (¯(∞)¯)
作者: fyodor (fyodor)   2018-07-28 01:33:00
圣经里面谈到对待父母有两个词,翻成英文就是honor(敬)和obey(顺), 我查了一下,英文这样翻是准确的 。除此之外,我找不到可以翻译成<孝>的词语。 相对应的部分中文和合本翻译成<孝敬>和 <顺从或听从>。如果honor可以翻成<孝敬>,那么obey似乎也可以翻成<孝顺>。以弗所书6:1~3 ,<和合本>翻<听从>和<孝敬>的两处,中国出版的<普通话本>就翻成<孝顺>和<孝敬>。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8-07-28 01:36:00
儒家文化的“孝道”当然跟圣经中谈的“孝”是有差别的;但就“敬”跟“顺”这两个元素来说,或者上面连结陈终道谈的几个层面来说,是有重叠的。当然最大的差别在于,儒文化几乎把孝道摆在一起伦理道德的最优位;或者上面aun暗示的“离开父母”等等的其他教导的差异;但“离开父母”并不否定要继续对父母的“敬”与“顺”。不过当然就具体的实践来说,还是有一些差异;例如说,犹太人认为孝顺的关系是双向的,儿女敬、顺父母,父亲则教育儿子(现代不知道是不是比较男女平等?);另外,犹太人强调独立思考、怀疑、创新,所以父母的观点,子女可能也会发问、质疑,而进入讨论、辩论;但这对于他们不是“不敬”、“不顺”;这也是就事论事跟对人攻击的区分;上面连结中,那位到以色列任教的中国教授,他就说一开始被同事凡事质疑,他用中国人的角度会觉得他们在找碴,正如我质疑、批判板上某些人的观点,就被他们说成挑衅、攻击一样;但他后来发现那是犹太人的就事论事。按摩西律法,咒骂父母的要被处死;不过为了求知而来的辩论,或者某些劝谏,并不被当成“咒骂”;所以犹太人如此与父母互动,但又有亲密关系。中国人或儒家文化的“孝道”之所以被摆在如此高的地位,主要在于儒家文化是一个对于商周宗教文化的统合;商拜鬼神、周拜天;而鬼神中,在封建制度中,平民能拜的就是祖先。故孝道是跟祭祖,或者背后的“家族崇拜”连结在一起。粗糙地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天”也变成“家族”的延伸。如此一来,儒就用“孝道”统合了商周的信仰。而回头来说,犹太人有两个父,一个是亲生父亲,另一个就是天父。而亚伯拉罕宗教传统,也是以“家族”为核心;故这些方面其实两个文化是有许多可以对话、共观之处。[07/28 01:38 最后的“一起”是多打的]
作者: kalestorm (没心情)   2018-07-28 02:10:00
“天是家族的延伸”这命题有点跳跃,我觉得文证也不足天不太像是有人格化的对象 (和后来的玉皇不太一样而即便是玉皇,道教似乎也没有将玉皇视为一种家族或长辈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8-07-28 02:16:00
嗯嗯,这是我的宗教史的直观,需要论证;但我没有意指中国的天是人格化或非人格化;这与家国与天的连结并不影响。皇帝是天子,故家-国-天是连结在一起。其中的家、国也非人格化的。我谈的是对话/对观,没有说两个文化可以随便等同。应该是说,家的延伸是国,国的延伸是天。故天是家的延伸因为周是游牧民族,他们的生活场景就是在“天”之底下。本来按周朝的封建制度,天只有周天子可以拜,诸侯拜神祇,人民就拜祖先。但从孔子到汉朝,儒家的体系就统合起来这个封建体系中三元分立的宗教;子不语怪力乱神,算是对商鬼神崇拜的贬抑;故剩下的就是祭祖(家族)跟天这两大崇拜体系的结合。就是“家-国-天”这个脉络。而商的鬼神崇拜当然还是存在,就是道教、民间宗教那个方向。有错误或不同观点,欢迎提出来~当然,天的崇拜,另一条线是老子的道家;所以这个商周信仰就是其中的元素拆解再组合或各自另行发展...周的“天”的概念,应该在孔、老这边,是变成礼、乐、诗、史、道、仁等等层面。儒释道是中华文化底下基督徒的基底,需要处理其结构。但我以上还是偏直观(大胆假设)的层面,需要求证跟修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