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7-12-04 21:52:05本文延续#1Q8M87SA。
1.“一次”vs“持续”的救恩论争论架构
新约里有几个救恩论的模型/隐喻,如:
“窄门”、“称义”、“复和”、“争战”、“模范”、“芥菜种”等等,
都成为后世不同神学家提出的不同救恩论所着重的点。
而若把救恩论的争议焦点摆在“一次”vs“持续”的希腊文时态问题
(参#1Pz4OSBo、#1Pz4V7Pz含推文的讨论),
那这些模型/隐喻,都可以摆在“一次”vs“持续”的争论中来检视:
“窄门/十架”
楼主: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12-01 20:32:00称义是法官宣判的隐喻,有“一次”的联想;而复和是婚姻关系的隐喻,当然需要“持续到永远”。但称义的部分,其实保罗有谈“义的奴仆”的概念。就是宣判为义后,就应该不再以罪为主人,而要忠心于义这个新的主人;故罗6:16、加5:19-21及其上下文、林前6:9-10及其下文谈身体是圣灵的殿,不应玷污/亵渎;都在谈“持续”的部分。基督信仰的目标不是“平安”而已,而是神的义之实现。当然,千年国也是一种义的实现,只是我认为今世的义是更应该专注的,因为我们只有这一生。
不用持续 中断一下没关系 而是“改变”你的属性从喜爱“恶” 体贴肉体 自私 改变 属性“善良”从爱人如己 去提升善的属性 远离恶“厌恶坏事”与人同悲 同乐 不断的改变自己 往好的属性转变当你认为 在天国的人 应该是怎样的人你在地上就能自己先努力往这方面去生活去改变 自然的 到那日 你已经是属天国的人
作者:
BPM88 (BPM)
2017-12-05 19:47:00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作者:
sCHb68 (sCHb68)
2017-12-05 21:38:00↑这不就切割称义与成圣了。
作者:
BPM88 (BPM)
2017-12-05 21:57:00嗯~我只是帮th下个小结,不过th好像觉得修行不能独行..
楼主: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7-12-06 00:23:00其实不太了解你的“师傅”是在比喻什么;而就修行不能独行这点,我之前的意思应该是:任何自我都不可能去脉络、脱离与他者或你者的联系。
作者:
Kangin75 (Damaris)
2017-12-06 14:35:00我会觉得可以阅读一些属灵书籍,把类似的概念抓出来对照大家交叉比对一下(这里不是说这些书高过圣经)
作者:
BPM88 (BPM)
2017-12-06 16:15:00嗯嗯,独行这点我理解没错。至于师傅我指基督。没有师傅踹出门的可能性?我也很好奇
作者:
Kangin75 (Damaris)
2017-12-07 00:24:00大家所讨论的让我想到最近读到的马太福音22章没穿礼服的人>_<
作者:
tfnop (网管测试中)
2017-12-07 00:42:00喜筵已经齐备,只是所召的人不配。无论被赶出去的还是没有来的都是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