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要听牧师讲道?

楼主: meltice (三億兩千萬大散戶)   2016-08-14 08:02:18
: 推 F7shakeMINI: 之后搞不好就要视讯做礼拜啦 08/13 07:55
过去的时代也就算了
现在这个时代 GoodTV YouTube 网络直播 APP ...
就如同现在也不需要刻意携带纸本圣经只需要安装APP即可
应该只要一位牧师录影一次然后透过各种影音平台来传道即可
有什么理由各个教会里面还需要存在那么多牧师呢?
既然基督教是真理就应该只会有一种解释
怎么会放任各个牧师不同派系各自解读自己的真理呢
而且反正牧师讲道时台下基督徒也从来不会发问
非常适合以看影片的方式传道
而且现在网络也可以留言提问问题
牧师只需要坐在电脑前面回答问题即可
根本也完全没有必要浪费那些时间在每个教会讲台上讲道
其实基督徒当久了
牧师讲道内容也都听过N遍千篇一律
也许对于新进基督徒很有趣
但台下就是有人会听到梦周公也不易外
因为同样的故事内容一直重复真的很无聊啦
录个影片大家上网看不就好了
所以现在才有一些新教会
没事就要大家站起来摇头摆尾
再搭配上强力摇滚节奏的音乐
不然真的会睡成一片
将来的教会根本不需要牧师
只需学慈济派一些肢体关怀的同工即可
实在不知道现在教会牧师还在台上讲道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基督徒以为牧师在台上讲道外面的人就会自动走进来聆听真理吗?
偏偏大多数的教会不像庙宇对外开放
我可以光明正大地走进任何一间庙宇上厕所
但大多数人绝对不会进一般的教会
因为教会看起来就不是个一般人可以进去的地方
教会就是个高级的私人聚会所而已
作者: BPM88 (BPM)   2016-08-15 18:07:00
什么是全能潜水艇?
作者: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6-08-15 08:30:00
BP可以试着用全能潜水艇来解释
作者: taonlys (564)   2016-08-14 08:30:00
这个问题就像是都有dvd和netflix还要有电影院干什么
作者: stevenjobs (乒乓兵)   2016-08-14 08:40:00
很多大学也有OCW , 还要大学跟各级学校做啥?
作者: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6-08-14 09:00:00
牧师不只是“讲道”而已。牧师要带领教会、定目标思考教会的成长阶段、研究教会的问题。做完这些研究与功课后、再去依材施教的制定讲章所以牧师是非常需要存在的。
作者: overman (小司命 >///<)   2016-08-14 09:03:00
Me,您的比喻某部分真的是挺有趣的,不过就我的观察来看,这种现象要嘛就是牧师们觉得自己是真的,别人的是假的,要嘛就是牧师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真心想帮助群众,毕竟大部分的人都得依赖信仰过活,否则是活不下去的,牧师所说的,就是他们现世的寄托,他们需要一个天国美景才可以忍下现在所受的苦,而个别传道的期间会产生情感转移,像
作者: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6-08-14 09:03:00
现在讲道模式就是大学教室讲课的前身
作者: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6-08-14 09:04:00
说不需要牧师有点像说有Google和图书馆,干嘛需要教授大学生自己在家Google自学就好了但是事实就是这个模式完全行不通,Coursera 有尝试过但是课程完成率非常低,说可以自学根本是妄想
作者: overman (小司命 >///<)   2016-08-14 09:09:00
大部分人上教会只是要求心安的,不是要求学的,没有像板上的各位专家们那么认真钻研圣经的。要面对面才有温度啊!
作者: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6-08-14 09:10:00
overman,你怎么知道? 请勿以己之心度他人之量而且,什么是“安心”?新约多数使徒都是下场凄惨,说信教求安心这...
作者: overman (小司命 >///<)   2016-08-14 09:15:00
那是因为您去的教会不够多,不晓得差异有多大,有时候大
作者: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6-08-14 09:16:00
哪种安心? 追求十字架道路的安心?
作者: overman (小司命 >///<)   2016-08-14 09:16:00
到我都傻眼了,可是旁边的信众握著神父的手哭泣倒是真的,但感动和真实是两码子的事,其实一般人要的很简单,真的就只有平安喜乐而已。
作者: overman (小司命 >///<)   2016-08-14 09:18:00
那您应该很能理解我所说的巨大差异才是。否则您们就不会一直劝长老要弃暗投明了!安心,视基本需求和高层次需求而定,详情请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作者: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6-08-14 09:34:00
XD 跟我讲Maslow这种废话,每一层都可以适用好吗?是否是异端跟求安心是哪里有关系? overman你在嘴啥?哪种“巨大差异”,是教义、形式、模式、还是年代?
作者: overman (小司命 >///<)   2016-08-14 09:37:00
如果这间教会的说法和行为让您不安心,老让您的内心发生认知冲突,您会不会想换间教会试试?
作者: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6-08-14 09:38:00
XD 你先跟我定义一下“认知冲突”
作者: overman (小司命 >///<)   2016-08-14 09:38:00
您可以去看看之前您们自己所说的文章,您们好心的劝过多少人换教会。
作者: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6-08-14 09:39:00
你“安心”的定义还没给我
作者: overman (小司命 >///<)   2016-08-14 09:39:00
您没换过教会吗?您问您自己为什么就好。
作者: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6-08-14 09:40:00
哪种背景下应该要换教会有差耶有耶,我搬家的时候有换过教会,但这完全离题
作者: overman (小司命 >///<)   2016-08-14 09:41:00
总会出现一间适合自己的教会的,在本板出现次数不下十次
作者: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6-08-14 09:41:00
你说多数人上教会是求“安心”? 什么是“安心”
作者: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6-08-14 09:42:00
先解决这个,再回复其他的所以安心=适合自己的教会?
作者: overman (小司命 >///<)   2016-08-14 09:47:00
个人需求不同,安的心也就不同,我跟您的就不同,我没办法完整解释您要的答案,因为我不知道您的需求层次在哪。不过我倒是很认同您所说的因材施教的部分,很多牧师很用心在帮信众分担苦痛,正是因为这样,才有面对面的需要,因为温暖无法取代,就像人工智能或电脑永远也无法取代老师在学校上课,医生照顾并人是一样的。
作者: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6-08-14 09:49:00
...
作者: overman (小司命 >///<)   2016-08-14 09:51:00
总之,希望大家都可以遇到能正确解开他们心灵疑惑的牧师囉!
作者: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6-08-14 09:51:00
线上教学的问题不是“面对面”或“温暖”就可以打发的这样的回答完全没有解决问题讲的论述(安心),没有举证、无法回答只有回说双方不同与不清楚对方需求了草收尾期待overman大对“安心”的定义、举例、和对多数基督徒上教会是求“安心”这种论述的举证
作者: overman (小司命 >///<)   2016-08-14 09:59:00
对某些信众而言,线上教学既不能被摸头,也不能握手,还要担心有蓝光伤害视力,试想他们的心里状态,要是我也没办法忍受我父亲是机器或电视机!那距离未免也太过遥远,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
作者: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6-08-14 10:00:00
要讨论Maslow或认知协调我是非常欢迎你怎么会认为基督徒在追求的是摸头和握手?你怎么会知道远端受方的心理状态?
作者: overman (小司命 >///<)   2016-08-14 10:02:00
万一电视机爬出贞子了,那怎么办?(误)
作者: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6-08-14 10:03:00
怎么会有人认为自己的父亲是机器或电视机?我不太想浪费时间,你是真的有论述还是没有?没有的话我要闪了
作者: overman (小司命 >///<)   2016-08-14 10:09:00
不是,我是说某些,应该说大部分,活生生的人是光靠远端机器不能相比的,因为我们也是热血之人啊!亲自看奥运跟电视上看奥运还是有差的,光群众氛围就差很多,除非我想专注思维和分析,不想被打扰。用fb取代人际沟通有比较好吗?虽然fb有其好处。改天再说吧!我要去外面继续观察人类了!感谢您拨空指教还有像我跟您的讨论也是当面对谈会比较好,至少误解率会降低许多,解疑率也会提高许多,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不过还是谢谢您。
作者: sCHb68 (sCHb68)   2016-08-14 10:20:00
(・へ・)
作者: csss22221041 (没暱称)   2016-08-14 11:25:00
地方召会没有牧师,你可能比较适合。
作者: overman (小司命 >///<)   2016-08-14 11:36:00
N,心安这种既抽象又具体的稳定状态,不可以用论述表示的,最佳的例子就是您为什么会选择相信您所待的教会呢?而不换其他教会呢?或其他宗教呢?撇开距离问体,其实答案?已经知道了,在下非汝,焉之汝乐,亦不知汝等需求,除非您愿意说,或我对您的背景与行为动机有相当的理解,所以请恕我无法给您答复,因为我再怎么说,您都不会满意,对于您,我的确处于无知的状态,请谅解。因为您要的答案就在您中,不假他求。还有,如果您需要认知冲突的定义,就去找皮亚杰讨教吧!他将会有耐心的从认知基模告诉您喔!而且例子肯定比我说的更生动有趣,毕竟他是拿他的女儿们做实验的。
作者: sCHb68 (sCHb68)   2016-08-14 11:57:00
请问overman:(1)人是什么?何谓人的本质?(2)何谓人际关系?为何人与人之间可以建立此关系?
作者: NewCop (新警察里王)   2016-08-14 12:48:00
你有a片和左右手难道就不会想有个女朋有吗?
作者: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6-08-14 19:03:00
Overman: 认知不协调是Festinger的理论,Piaget那个是儿童认知成长论不要以为随便丢一些理论就可以唬到我。要战认知的东西尽管放马过来不用论述表示?研究期刊哪来的?
作者: overman (小司命 >///<)   2016-08-14 19:14:00
我从没有要唬您的意思,还有,我确定我说的是认知冲突四个字,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只要是人就适用,当然有些时候是高估,有些时候是低估,但是同化,调适的历程却是相当准确的描绘,他也举了很多大人的例子,建议您可以去参考看看,还有我对于您本身想传达的态度不太舒服,感觉自己对您的尊重一直被打脸,我需要调适一下,不打扰。
作者: kalestorm (没心情)   2016-08-14 19:35:00
"cognitive disequilibrium" "cognitive dissonance"
作者: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6-08-14 19:42:00
Kale, 你自己去看上面的论述再来跟我说应该用哪个Overman: 您若是有实力,我绝对会尊重你Assimilation 和 accommodation 主要适用于Semantic 类的资讯你上面讲的那种 因认知差落而产生的不适(教会教导 vs. 个人对信仰的认知)要用 cognitive dissonance来解释您要是对认知理论有什么新的见解,请不吝赐教
作者: overman (小司命 >///<)   2016-08-14 20:04:00
我的想法是,是不是有实力,我都会尊重对方,尽量不使用负面用词,或表情,因为每个人理性是有其不同侷限的,也许是家教背景和本身职业的因素,我对这些不敬的词汇或态度会很敏感,而且心不平静,讨论的思维相对就会纷杂,主要的价值核心就会失去,更何况,我想讨论也不用讨论的让自己委屈了,毕竟讨论不是场战役,因为这场讨论您只在乎胜负,用字遣词才会那么冲,您的语言讯息告诉我,您赢了您才会心安,好吧!您赢了!是我不能适应板上的辩论风格,想弃权,但这输赢似乎跟真理无关,不是吗?如果我有什么说话让您不舒服的地方,不好意思,那绝非我本意。
作者: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6-08-14 20:33:00
我懒得理键盘输赢。我很单纯想知道你有没有什么新见解有没有更深入的看法这里是学术版,我们正在进行学术讨论不适应讨论模式也没关系 慢慢你就会“成长”并“适应”;) Piaget?
作者: BPM88 (BPM)   2016-08-14 21:04:00
对我来说去教会安心的定义就是父母不会在唠叨我没去教会请问从学术的角度这要怎么用cognitive dissonance解释呢?
作者: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6-08-16 08:55:00
BP排全能潜水艇
作者: BPM88 (BPM)   2016-08-16 20:36:00
真的看不懂....唉
作者: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6-08-17 08:38:00
请自行google
作者: BPM88 (BPM)   2016-08-17 20:56:00
google了依旧不懂,好像只有你讲过这个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