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摩门教与神化(成为神)

楼主: mediashow008 (大卫)   2016-08-04 19:46:13
无论是西方或东方的宗教,最常见的看法之一就是将神视为父亲,而将人类视为神的儿女。无数亿的人将神视为父母、向神祈求,祈愿全人类都能发挥兄弟姊妹的情谊,来促进和平、援助疲困忧伤的人,因为他们深信神的每一位儿女都有着极大的价值。
然而,对于神与人之间的亲子关系,信仰不同的人,在理念上也极为不同。有些人认为,“神的孩子”一词是个荣誉的称呼,仅保留给相信神、会像接受父亲一样接受神的指示的人。许多人则认为,将神与人之间的关系描述为亲子只是一种比喻,用来表达神对其创造物的爱,以及这些创造物需要仰赖神的支持及保护。
后期圣徒则认为,所有的人彻彻底底都是神的儿女;他们认为,每一个人都有着神圣的起源、天性和潜能。每个人都有永恒的核心,也是“天上父母所心爱的灵体儿女。”每个人都拥有神性的种子,也必须选择是要依照这样的神性生活,或是要违反这样的神性。透过耶稣基督的赎罪,所有的人都可“迈向完全,终而达成神圣目标。”就如孩子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培养出父母拥有的特质,人类所继承的神性,也可以发展得像他们的天父一样。
在神的各项特质中,那最能鼓舞、激励和谦抑本教会成员的,就是祂极为渴望帮助祂的儿女培养这些神性。神以父母身分提供的慈爱及指引,能使每一位乐意服从的孩子获得神的完全和神的荣耀。这项知识改变了后期圣徒看待人类同胞的态度。男人和女人都拥有潜能超升成为神,这项教导明显超过了现今大多数基督教教会的认知,也说明了后期圣徒基于圣经而会想要像神一样地生活、像神一样地去爱,并准备获得慈爱的天父所期望于祂儿女的一切。
有关人类的神圣潜能,圣经是怎么说的呢?
圣经中有几处经文都暗示著,人可以成为像神一样。人和神相像,这点在创世记第一章就强调了:“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祂的形像造男造女。”亚当和夏娃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后,神就说,他们已经“与我们相似”,意思是一项趋近神性的过程已经启动了。后来,在旧约的诗篇有一节也宣告:“我曾说:你们是神,都是至高者的儿[女]。”
新约中的经文也指出了这项教义。当有人对耶稣说:“你是个人,反将自己当作神”,并以此控告耶稣说僭妄的话时,耶稣即以诗篇的话作为回应:“你们的律法上岂不是写着‘我曾说你们是神吗’?”在山上宝训中,耶稣吩咐祂的门徒要成为“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后来,使徒彼得提到救主赐给我们“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使我们能与“与神的性情有分。”使徒保罗教导,我们都是“神所生的”,并强调:因此,“我们是神的儿女:既是儿女,便是后嗣,就是神的后嗣,和基督同作后嗣。”启示录包含了耶稣基督的这项应许:“得胜的,我要赐他在我宝座上
与我同坐,就如我得了胜,在我父的宝座上与祂同坐一般。”
这些经文都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解读。然而,后期圣徒在看这些经文时,若将约瑟‧斯密接受到的启示当作解析透镜,就会看出这些经文都明确表达出,人类具有神圣的本质和潜能。许多其他基督徒在阅读这同样的经文时,大多倾向将之视为一种象征,因为他们是透过诠释教义的透镜,来体验圣经,而那些教义上的诠释,却是在新约所描述的时期之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展出来的。
有关神性的理念,在基督教的历史上是怎样演变的?
后期圣徒的信仰对于最早期的基督徒而言,可能要比对于现代许多基督徒而言,听起来更为熟悉。许多教父(早期基督教会中深具影响力的神学家及教师)都曾语带认可地谈到人可以成为神的这个观念。一位现代的学者就谈到“人成为神的教义普遍存在”,也就是基督死后最初的那几个世纪“人可以成为神”的教训。约在主后202年去世的教父爱任纽(Irenaeus)宣称耶稣基督“透过祂非凡的爱,成为我们现在的样式,好使祂能带领我们成为祂自身现在的样式。”亚历山大城的克莱曼特(Clement of
Alexandria)(约主后150-215年)写道:“神的道成了世人,使你可以从人学习到,人可以如何成为神。”巴西欧(主后330-379年),也曾表彰这个观点──人,不只“要成为像神一样”,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成为神。”
早期教父在谈到成为神的时候,确切的涵意为何,还有待诠释,但显然地,“人成为神”一词在后罗马时期,引发了更多的争议,而在中世纪时就比较少提及了。就我们所知,第五世纪时,开始有了第一位教父反对教导“人成为神”的这个教义。到了第六世纪,针对“成为神”一事所作的教导在范围上变得更为狭隘,正如亚略巴古的伪狄奥尼修斯(Pseudo-Dionysius the Areopagite)(约主后500年)所定义的:“人成为神……就是取得神的形像,并尽可能地与祂合一。”
这些信念为什么日渐消逝,不再受到重视呢?这可能是因为对于创造世界的观点改变了,才使得人类潜能的观点逐渐变得日益狭隘。最早期的犹太人和基督徒针对创造所作的评论,都假定神是用原先就已存在的物质组成世界,强调神塑造这样一个维生体制是出于其良善。但第二世纪时出现了新的哲学理念,孕育出不同的教义,说神创造宇宙是无中生有,“出于虚空”。这最后就成了基督教世界中,有关创造的最主要教导。为了强调神的大能,许多神学家推论,没有任何事物能像神一样存在得那么久远。后来在基督教世界的圈子里,主张神一开始就只有独自一位变得很重要。
无中生有的创造观,扩大了神与人之间的鸿沟。人们变得比较不常教导,人的灵魂在创世以前就已存在,也不常教导人可以在未来继承并完整地培养出神的特质。慢慢地,随着人们日益强调人的堕落,以及造物主和创造物之间有着无穷尽的距离,人成为神的概念就在西方基督教中逐渐消逝了,虽然这样的概念仍是基督教三个主要支派之一,东正教的核心教义。
人成为神的理念是怎样引入后期圣徒之中的?
最早期的后期圣徒来自于一个以说英文的新教徒为主的社会,其中大部分的人都接受了无中生有的创造观,以及威斯敏斯特宣言中对神所作的定义,认为神是一位“没有身体、没有肢体、也没有情感”的人物。他们可能不怎么知道,甚或一点都不知道,在耶稣基督尘世传道之后的最初几个世记,就有了各式各样的基督教信仰,也不怎么知道早期基督徒所写,有关人成为神的事。但约瑟‧斯密所接受到的启示,与当时盛行的理念大不相同,而其教导的教义在某些人看来,则针对神的本质、创造及人类,再次掀起辩论。
给约瑟‧斯密的早期启示教导,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并且神深切关怀着祂的儿女。在另一则早期的启示中,以诺(在圣经中“与神同行”的那位)目睹了神为自己的创造物而哭泣。当以诺问道:“您怎么能哭呢?”他学习到,神对受苦之人的怜悯,是祂的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约瑟‧斯密也学习到,神渴望祂的儿女都能像祂一样,获得同样的超升。正如神说的:“这是我的事工和我的荣耀──促成人的不死和永生。”
1832年,约瑟‧斯密和西德尼‧雷格登一同经历到一次有关来生的异象。在那异象中,他们学习到,义人和不义的人都会经由一次普遍的复活而获得不死,但只有那些“藉信心获胜,并由应许的神圣之灵印证”的人,才会获得神的完全荣耀,成为“神,是神的儿子。”另一项启示很快地证实了:“圣徒们将充满祂的荣耀,并接受他们的继承产业,并被造就与祂平等。”后期圣徒用超升一词来描述他们身为天父的儿女,在接受到完整的继承产业时,所得到的荣耀酬赏,而那是透过基督的赎罪,藉著服从福音的律法和教仪而来的。
这个针对每个人类可能的未来所提出的惊人观点,还伴随着一些针对人类的过去所启示的教导。约瑟‧斯密在持续接受启示之际学习到,在每个人类灵魂核心深处的光或智能,“不是创造或制造出来的,确实也是不可能的。”神是每个人灵体的父亲,而由于只有“灵和元素不可分开地结合著,[才能]获得完全的喜乐”,因此神提出了一个计画,让人能获得骨肉的身体,并经由尘世的经验,来迈向完全的喜乐。因此,尘世的诞出,并不是一个人生命的开始:“人在太初也与神同在。”同样地,约瑟‧斯密也教导,物质世界有着永恒的根源,这点完全颠覆了无中生有的创造观
。他在1839年的一次讲道中说:“土壤、水和其他──这一切在永恒中的初步状态都已存在。”神是运用既有的元素来组成宇宙的。
约瑟‧斯密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继续接受到有关神性及超升这两项主题的启示。在一项记载于1843年7月,将超升与永恒婚姻连结在一起的启示中,主说,那些遵守圣约,包括永恒婚姻圣约在内的人,将继承“一切高处和低处。”那启示说:“然后,他们将成为神,因为他们没有终止。”他们会接受到“后裔的……延续,永永远远。”
到了次年四月,约瑟‧斯密感觉到“自己与神的关系,从来没有像此刻这么接近过”,并在教会的一次总会大会中,对聚集在一起的圣徒谈到神的本质与人类的未来。他在这个场合中,用了一部分时间缅怀一位在一个月前骤然去世,名叫金‧佛烈的教会成员。他站起来说话的时候,正刮著强风,因此,约瑟要求听众要带着他们“深切的注意力”,也要“祈祷,求〔主〕增强我的肺活量”并抑制风势,直到他的信息说完为止。
他问道:“神是怎样的一位人物?”他说,人类必须知道这点,因为“世人如果不了解神的特性,就无法了解自己。”先知的这句话,粉碎了数世纪以来的混乱在神与人之间所造成的鸿沟。人的本性基本上是神圣的。神“一度像我们一样”,同样地,“神差遣进入这世界的所有的灵”也都是“可以扩大的。”约瑟‧斯密说,早在创世之前,神就在这些人“之间”,并且祂“认为适合制定律法,借此让其他的人也能有特权像祂一样进步”,并和祂一起获得“超升”。
约瑟对聚集在一起的圣徒说:“你们必须学习如何让自己成为神。”要做到这点,圣徒就必须学习神性,或说,要成为更像神一样。这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并且需要有耐心、信心,持续悔改、服从福音的诫命,并要仰赖基督。就像爬梯子一样,每个人都必须学习“福音的首要原则”,并继续超越尘世的知识界限,直到时候来到时,能“学到福音的最后原则”为止。约瑟说:“我们不会在这世上了解所有的事情。”“死亡之后,还需经过很长的时间,才会了解全部。”
这是先知最后一次在总会大会中说话。三个月后,一群暴徒冲进卡太基监狱,导致他和他哥哥海仑的殉教。
自从约瑟‧斯密以来,关于神性,教会教导了什么?
自从这篇称为金‧佛烈证道词的讲道之后,本教会就一直教导这项教义:人可以进步而获得超升和神性。本教会第五任总会会长朗卓‧舒写了一首知名的对句:“人的现状,神曾经历;神的现状,人可达到。”关于这个对句的前半部分,我们所得到的启示极少,也因此教导得极少。1997年,当有人问到这个主题时,本教会总会会长戈登‧兴格莱对一名记者说:“这是一个非常深奥的神学问题,我们所知不多。”当有人问及有关人的神圣潜能这项信念时,兴格莱会长回答说:“这个嘛,神的现状,人可达到。我们相信永恒的进步,且极为相信。”
本教会的一位领袖兼诗人伊莉莎‧舒,对于我们彻彻底底是神的儿女的这项教义,感到十分欢喜。她写道:“我从圣灵得到启示,/知道尊称您天父,/若非恢复知识之钥,/心中疑问总难明。”后期圣徒也很感动地得知,在他们的神圣家系中,包括一位天上的母亲和一位天父。伊莉莎‧舒在表达这项真理时,问道:“天上父母是否一体?”她确切回答:不是,又说:“真理告我在那高天,/尚有一个好母亲。”这项知识在后期圣徒的信仰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正如十二使徒定额组的达林‧邬克司长老所写的:“我们的神学始于天上的双亲。我们最高的愿望是成为像祂们一
样。”
本教会的总会大会演讲、教会杂志及其他教材,都一再教导:人类具有神性且有潜能获得超升。“神性”也是本教会女青年计画中的八项核心准则之一。针对人类拥有神圣的双亲,且具有神性和潜能所做的教导,正是“家庭:致全世界文告”的要点。神性及超升都是本教会中不可或缺且深受喜爱的教导。
超升的信仰是否使得后期圣徒成为多神论者?
对有些观察家而言,人类应该努力获得神性的这项教义,可能会使他们想到古代万神殿里相互竞争的众神图像。这样的图像与后期圣徒的教义并不相合。后期圣徒相信,神的儿女永远都会崇拜神。祂是我们的父、我们的神;我们的进步永远不会改变祂的身分。事实上,将来我们和祂之间若能有一种超升而永恒的关系,这关系就会是祂渴望我们拥有的,“完全的喜乐”的一部分。
后期圣徒也坚定相信,神本质上都是合一的。他们相信,父神、子耶稣基督和圣灵,虽然是不同的人物,但在目的和教义上却是合一的。由这个观点,后期圣徒理解了耶稣为祂各世代门徒所做的这个祷告:“使他们都合而为一;正如您父在我里面,我在您里面,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
如果人的生活与神的良善不和谐,就无法成长至进入神的荣耀。约瑟‧斯密教导:“天上的能力不能被控制或运用,唯有藉正义的原则才可以。”人若弃绝神无私的目标和标准,“诸天就退出;主的灵悲伤。”骄傲与进步无法并存;不合一的情形也无法存在超升的人之间。
后期圣徒对于超升抱持何种看法?
由于人类对于现实的概念必然都侷限在今生,各个宗教都奋力地想要适切表达出自己对永恒荣耀的见解。正如使徒保罗所写的:“神为爱祂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这样的限制使得大众文化很容易用夸大不实的卡通手法来表现救恩的意像。比方说,要呈现经文所说的深刻平安及获得救恩的无比快乐时,往往采用的是这个众所熟知的影像:人们死后坐在自己专属的云端上,弹奏著竖琴。后期圣徒的有关超升的教义,在媒体上往往也同样地被简化为这个卡通影像:人们获得自己的星球。
在描绘永恒的喜乐上,云朵和竖琴极少会是个令人满意的意像,虽然大多数的基督徒都会同意,受灵启发的音乐可以让我们预先尝到一丝永恒救恩的喜乐。同样地,虽然极少后期圣徒会认同卡通意像中的拥有自己星球一事,但大多数人都会同意,当我们因为神的创造而赞叹、受到启发时,正暗示着我们在永恒中也拥有创造的潜能。
后期圣徒在想像超升的情形时,往往透过尘世经验中神圣事物的透镜来看。他们在生养子女的喜悦和对子女深切的爱中,看到神性的种子;他们在发自天性,怀着爱心为人服务时,看到神性的种子;他们在无意间发现宇宙的美丽与次序而大为惊叹中,看到神性的种子;他们也在订立和遵守神圣圣约的真切感受中,看到神性的种子。本教会的成员在想像超升的情形时,很少会去想像自己将会获得什么,反而比较会着眼于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关系,去想像这些关系将会如何获得净化和提升。正如经文教导的:“在此处,存在于我们中间的同样交谊,也将在彼处存在于我们中间,不
过将伴随着永恒的荣耀,那是我们现在尚未享有的荣耀。”
有关超升的教导,对于后期圣徒的整体信念有多重要?
人类拥有神性和神圣未来的这项教导,塑造了后期圣徒的基本教义观。也许最重要的是,相信我们拥有神性,会让我们更深刻地感激耶稣基督的赎罪。当许多基督教的神学家都在强调人类的堕落,借此来表达救主的赎罪多么伟大之际,后期圣徒却是根据赎罪能使人达成巨大潜能,来了解基督赎罪的伟大。基督的赎罪不仅能提供罪的赦免、战胜死亡,也能够修复不完美的关系、医治阻碍成长的灵性创伤,并能给人力量、使之培养出基督般的特质。后期圣徒相信,唯有透过耶稣基督的赎罪,我们才能对永恒的荣耀怀着确切的希望,而要完整地获得祂赎罪的力量,唯一的方式是透
过对耶稣基督的信心、悔改、洗礼、接受圣灵的恩赐,并持守到底地跟从基督的榜样和教导。因此,那些成为像神一样并进入祂完全的荣耀的人,就被描述成已经“透过新约的中保耶稣而成为完全……;耶稣透过流出祂自己的血而成就这完全的赎罪。”
知道人类拥有神圣的潜能也影响到后期圣徒对福音原则的了解,例如神的诫命的重要、圣殿的角色,以及个人道德选择权的神圣。相信人类确实是神的儿女,也改变了后期圣徒的行为和态度。比方说,即使在一些认同随意的性关系及婚前性行为的社会,后期圣徒仍怀着深切的崇敬,来看待神所赐的生育和结合能力,以及人与人之间性的亲密关系,且在运用这些神圣的能力上,坚定地守着更高的标准。研究显示,后期圣徒皆将婚姻与亲职视为极优先的事,这项结果有一部分要归因于他们坚信天上的父母,并承诺要努力成为像祂们那样神圣。
结论
全人类都是慈爱天上父母的儿女,身上都拥有神圣的种子。神以祂无限的爱,邀请祂的儿女藉著神的恩典,透过主耶稣基督的赎罪,来培养他们的永恒潜能。人类具有永恒潜能,能成为像他们天父一样的这项教义,正是耶稣基督福音的核心,鼓舞著忠信后期圣徒心中的爱、希望与感激。
作者: df31 (DF-31)   2016-08-04 21:29:00
好奇问一句:这是您自己写的?还是转录的?另,您似乎仍未直接回答我关于摩门教'神化'教义的两个问题?当然,您的回应有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我们可以先摆一边.
作者: Sylvaine (Poisson-Fisch)   2016-08-04 21:56:00
df 大,文章出自于这里:https://goo.gl/R1fBTT
作者: df31 (DF-31)   2016-08-04 21:59:00
@S 谢谢!我引用的是英文版.不过,他还是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
作者: Sylvaine (Poisson-Fisch)   2016-08-04 22:03:00
我也认为他没有回答到你的问题
楼主: mediashow008 (大卫)   2016-08-04 22:06:00
请问你们有什么问题?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08-04 22:06:00
其实是要看m他的论述能力啦 不过老实说若他的论述能力太...(跳过)m兄,是#1NeiOd4m 的两个问题。
作者: df31 (DF-31)   2016-08-04 22:09:00
呵呵,原来绕了一大圈,连[问题]在那里?都不知道.......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08-04 22:10:00
你在#1NejFt5Q 好像答到一半
作者: df31 (DF-31)   2016-08-04 22:10:00
M,不是我说你.要是碰见更尖锐的人,你早就被打到火星上去了!M,善意提醒,我的问题是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喔!:)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08-04 22:11:00
大家用手机上ptt,阅读上好像常常会漏东漏西...我的观察
作者: Sylvaine (Poisson-Fisch)   2016-08-04 23:05:00
问题:“人成为神”指的是人因圣化而与神的性情和生命有份,还是人成为跟神一样的存在(也就是本质上成为神)?
作者: df31 (DF-31)   2016-08-04 23:12:00
S大,您还没看见关键喔!:P
作者: Sylvaine (Poisson-Fisch)   2016-08-05 00:24:00
df大,我想弄清楚究竟我们所说的成神论跟m大所说的成神论的意义是否有所差别也许如您所说的,我还没看出关键。
作者: df31 (DF-31)   2016-08-05 10:17:00
神化只是个引子。系统神学是个整体,一步错,步步错。例如,亚流虽然普遍被认为是基督论异端,但是也是神论异端和救赎论异端。。。。。光谈神化还看不出问题,谈合一,父子同在,在在基督里,问题就会慢慢浮现出来喽。。。。:)
楼主: mediashow008 (大卫)   2016-08-05 11:01:00
因为我接受到的教导,我会把你们都看做神 的儿子 女儿,有一天会成为神,而那是如果你们愿意遵守福音律法的一切要求能达到的,这也是主宣告祂的事工:促成人的不死和永生。
作者: df31 (DF-31)   2016-08-05 11:13:00
现在的讨论很乱。我贴了新帖,我建议我们从头开始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