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追求信仰的实践很奇怪、违反正统吗?

楼主: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04-09 19:24:47
本文主要是对目前台湾广义国语教会所面对的“生命”或“实践”
概念的效应历史,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也期盼抛砖引玉,带动一些
讨论或思考。
1.教会矛盾的现象(源于信徒思想普遍未梳理)
在批踢踢基信板,现在一些主要发言的基督徒,
很强调信仰之正统的理知方面的认知(esp.以改革宗神学为主导),
而在网络声量很大的小小羊也是如此(当然要肯定小小羊的文章
的确有其造就性)。这背后原因当然主要是唐崇荣多年来神学讲座
的影响力发挥作用...。
但其实有一个反差,
因为在教会里(esp.台湾广义的国语教会各教派),
是强调实践过于神学认识的,甚至会轻看研经(!),
而重主观的体验以及传福音等“行为”。
这背后当然大脉络而言是受到华人广义国语教会的几个大领袖
(倪拓声、王明道、宋尚节等)的影响,而他们都是在英美复
兴运动造成的宣教运动而结出的果子。此复兴运动背景则是:
敬虔主义→弟兄会→清教徒+卫理宗→五旬节派→...
这个背景基本上可追溯至敬虔主义的“生命”及其“经历或体
验”概念,并且由此概念出发,在解经上强调实践意味浓厚的
“应用”概念。
当然,在文化大脉络上,亦可看出英美实用哲学的影响(因宣
教士大部分在此文化土壤中生长),另外则是华人儒释道文化
的道德主义或修行意识亦与此接合。
故“实践”或“行道”成为台湾广义国语教会的主调,从思想
史的脉络来看,是再合理不过的。
但一般为教会知识份子所诟病的,即是此“行道”常常变成一
种廉价的,或者说,缺乏“听道”(或者神学根基、素养、反
省批判能力)的行道。甚至,在此状况下,可能变成儒释道、
科学主义、市场资本主义及娱乐/欲望文化等等入侵,乃至代
换“道”的状况(!);
正如耶稣所说:“污鬼...便去另带了七个比自己更恶的鬼来,
都进去住在那里。那人末后的景况比先前更不好了。这邪恶的
世代也要如此。”(太12:45)是在暗指法利赛人、文士透过
一系列守律法之方法,将“律法”给廉价化、搁置到生命的边
陲、仅剩守律法之“方法”的徒具形式;故当遇见生命之主时,
竟只要求耶稣变个奇蹟出来“娱乐”、“纾解”一下他们“守
律法”的“辛劳”。故耶稣说他们耗费周章的宗教工程并没有
让生命之主进驻,反而容让各种邪念、世俗思想如同“更恶的
鬼”随意入侵。
这也难怪主流国语教会在倪、王、宋之后,跟随更多的是“成
功神学”、"mega church"、功利化/工具化的“灵恩”等等各
种偏重“量”与“感官”的“教会增长运动”(其实也是科学
主义及其行为主义,以“管理科学”的样貌堂皇入驻教会...
但别误会,这并不是完全都是不好的影响...“量变带动质变”
的教会增长学口号可表现在主流国语教会的增长学慢慢转至
“门徒”的增长这种“质”的指标;还有就是信望盟这种违反
主流国语教会政教分离主张的团体出现....故无论如何,这
种“质变”仍然是“可疑的”、属“廉价”之转变的嫌疑....)。
2.教会智识派或知识份子的反动
在台湾整体社会普遍学历的提升的状况,信徒普遍也都接受
自然科学、人文社会学科及应用科学等等的教育、薰陶与训练,
(这些人我统称为广义的“知识份子”或“智识派”)
故对于以上台湾国语教会主流的“廉价”之“生命”及其廉价
达成方法中的“质变”概念,皆产生质疑。另一方面在大学开
放宗教研究,以及神学院申请宗教学院立案的大环境下(中国
大陆方面则是在邓小平解禁宗教研究之后,陆续产生的宗教研
究系所、学术单位,其产生的各种翻译跟学者的作品
作者: sCHb68 (sCHb68)   2016-04-09 20:10:00
违反正统的应该是将理论性与实践性对立起来的“实践”。haha 我还有用过大量哲学名词来讲神学呢!
作者: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6-04-09 22:41:00
蛮想讨论这篇的,可是没时间写一篇...先推文
作者: mapuff (酒窝)   2016-04-10 15:18:00
追求信仰实践不违反正统,但要确定实践的是信仰。
楼主: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04-10 15:53:00
那要如何确定?愿意分享就稍微说一下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