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报] 摩门教与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之不同

楼主: koj (返乡传教士)   2016-04-09 18:10:55
我问过我摩门教的朋友
他说这里面的一些内容与事实不符
所以我提出来看看是哪里有问题
※ 引述《alchem (mathematician)》之铭言:
: http://www.woelife.com/html/bottom5/careful_momen_01.html
: 摩门教与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之不同
: 因为摩门教神学是摩门教的,不是基督教的,所以很容易比较摩门教的信仰和基督教的信
: 仰。下面的图表将摩门教的基本教导和基督教的教导对照,作为这部分的引言。
:
作者: Sylvaine (Poisson-Fisch)   2016-04-09 20:17:00
传统的基督信仰认为耶和华就是那自有永有的神,不是从人高升而来的。耶稣并非耶和华的前世。凭行为得救那段,koj大引的经文也写的很清楚了->先有行为最后才轮到恩典炼狱那边是误会无误。
作者: sCHb68 (sCHb68)   2016-04-09 20:29:00
"在我们尽力而为后,才能藉著恩典得救"那得救的原因到底是恩典还是人的尽力而为?
作者: Sylvaine (Poisson-Fisch)   2016-04-09 20:35:00
而且贵教会也强调要进行特殊教仪跟结婚才能完全得救,这也算是以行为得救的一种吧?
楼主: koj (返乡传教士)   2016-04-09 21:25:00
很好奇各位所认为的靠恩典得救是怎样,可以介绍一下吗
作者: ieoboy (眼底有着一抹蓝要守我的 )   2016-04-09 21:35:00
圣经提到神后悔做什么,被翻译成“后悔”,在希伯来原文中的意思是表示“对某事抱歉”。 并不是我们认知的意思,依据前后文应该翻译成“叹息、忧伤、转意”。‘神非人,必不致说谎,也非人子,必不致后悔’(民23:19神是不改变的,也是不后悔的!
作者: Sylvaine (Poisson-Fisch)   2016-04-09 22:27:00
我猜文中所说非童女所生,据说是早期流传的教导:耶稣是亚当跟玛利亚结合所生的。既然结合了,也就是非童女了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04-09 23:30:00
恩典,请见罗马书第五章。所有人生来都在“亚当圈”中,做“罪的奴仆”;而得救或称义是要跳出亚当圈、进入基督圈、做“义的奴仆”;而要跳出亚当圈、进入基督圈,不可能靠神的恩典以外的任何东西,例如守律法等的任何行为。其实不只行为,也不能靠知识、奉献钱财、好名声等等任何人的努力。因为要逃离罪的权势,不是人自己所能为。罗马书5:12-21
楼主: koj (返乡传教士)   2016-04-10 00:11:00
单就行为无法称义这点,似乎与雅各书2-14~26的说法不同说非耶稣非童女生的这点,alchem是否能分享一下是从哪里来的?
作者: sCHb68 (sCHb68)   2016-04-10 00:19:00
原PO会这样回应,想必是把罗马书与雅各书对立起来了。
作者: kalestorm (没心情)   2016-04-10 01:32:00
炼狱出自天主教版本的旧约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04-10 01:58:00
雅2:14-26,要看上文的2:8-13,雅各明显是否定“全守律法”的功效或可能性的,故无论登山宝训或是雅各书这边对于登山宝训的诠释,都是有“蹊跷”存在的:p 雅各书讲的“印证信心之行为”并不是想取代恩典的“全守律法”之努力。2:24的“行为”不是“全守律法”的取代恩典之路,而是恩典之路本身!因为被饶恕/怜恤的我们去饶恕/怜恤他人,就是恩典之路而非律法之路!事实上这段落的2:1-16都在讲这个“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的“怜悯”议题,可连结至太18:21-35,也可连结至林前13:1-13;“怜悯”或“爱”就是那至尊的律法、使人“自由”的律法、是基督要带来
作者: mediashow008 (大卫)   2016-04-10 02:27:00
希望原po能从祈祷和研读获得对活神的见证。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04-10 02:28:00
的恩典之路,也就是真正的“信心”。没有爱就没有信,没有怜悯/饶恕就没有被怜悯/饶恕。嗯嗯....我对雅各书的解释跟sCH不太相同,但我们都同意雅各跟保罗没有矛盾。差别在于怎么解释这个表面的矛盾。雅各书的“使人自由的律法”就是耶稣讲的“大诫命”,而此自由律法不是“律法主义”或“全守律法以称义”的律法。主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成全”的律法,已经不是被当作律法主义以称义的工具化律法了,而是回到律法的真实涵义:表达神国的降临以及神的同在(以马内利)!“使人称义的信心”=大诫命=律法的真实涵义=爱神(雅2:21-23,亚伯拉罕的例子)+爱人(2:25,喇合的例子;也可连结“好撒玛利亚人”的例子)=靠着恩典走上十架道路=凭信心走窄门的道路=作基督门徒=生命树之路≠律法主义之路=分别善恶之路。故在恩典之路外添加任何条件、方法,都是走回老路、走回分别善恶之路。以上讲的“爱=真实信心=恩典之路”亦可参约翰一书2:7-10。“基督以外别无拯救!”只有这条恩典之路,没有什么这条路以外的行为、知识、名声、钱财、成就、修为等等,可以使人从亚当圈跨越到基督圈。btw,亚伯拉罕的爱神例子(以舍弃爱子来表现)跟喇合的爱人(当汉奸、帮助国家的敌人),都是很极端的例子以表现这些“行为”的本质都是超越律法主义的一种“真信心”但又真实表现了爱神爱人的窄门或风险或信心的跳跃的十架之路,但本质都是神的恩典,因为他们这些行为都证明不了什么道德性或知识性或等等其他可能替代对神恩典完全倚靠之唯一道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