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节录一位网友针对圣经和摩门教里的经文进行比较。
========================================================================
以下的经文比较是针对摩门经的“尼腓三书十二到十四章”与“圣经马太福音
五到七章”的比较。对圣经而言,这一段记载是有名的“登山宝训”,被称为
是耶稣的“天国大宪章”。而根据摩门经的说法,耶稣复活后到北美洲,对当
时的人讲了一段话,也正好是“登山宝训”的内容。因此这里就这两段文字加
以比较。
基本背景:
马太福音是写给犹太人的一本福音书,用希腊文写成,但用了许多犹太人的背
景与文字。成书时间大约在西元50-70年之间。
摩门经原文据称是现代人所无法了解的语文,透过约翰使密斯用乌陵和土明直
接翻译成英文。没有参考任何资料,而且章节是在金叶子上即已分好。此书于
1827年成书。此次所分析的尼腓三书十二到十四章,经旁特别注明是西元三十
四年发生的事。
KJV,一本英文世界有名的译本,新约部份是根据早期的“公认经文(希腊文
抄本)”翻译而成,于西元1611年翻译而成。后成为英文世界非常通行的译
本。
虽然圣经曾经几次被尝试分段,而今日的分章是在西元1227年左右由兰顿大主
教区分的,而分节较早,大约是在西元后九百年左右。这些统一的分章分节应
该不是什么权威,因为分节有些“一个字”就成为一节,分章也有时并非切割
在思路的段落上。
研究心得:
经过经文比对,发现摩门经基本上和KJV圣经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在“登
山宝训”最有名的“八福”(第五章)一段和KJV版本英文圣经的主要差异是
在一些语助词、连接词上的差异,另外每一段论述的前言和结语都略有不同。
而尼腓三书十三、十四章与KJV的六、七两章几乎一字不差,除了某些开始和
结语的部份略有不同之外,其他的完全一致。至于分章分节,也几乎是一致
的,其中虽然有几节似乎经过重新编排,但大体上和KJV 是完全一致的。详细
的比较请参考后面的“经文比较”。
比较有趣的是几个我用“????”标示出来的地方,一个地方是五(十二)章22
节,另一个地方是六(十三)章24节。这两段圣经有三个很特别的名词:“拉
加”、“魔利”、“玛门”。其中“拉加”可能是亚兰语(当时犹太人日常的
语言),意思是“空洞”,这是当时犹太人常用的轻蔑语。而“魔利”就是希
腊文,是愚蠢的意思。“玛门”,也是亚兰语,指“财神爷”。马太不用一般
的希腊文来记载“拉加”和“玛门”,显然是因为读者都懂,而且马太希望读
者能更深入的了解耶稣的演讲。
好!然后我们可以看到KJV直接音译“拉加”和“玛门”,而把“魔利”翻译
成“fool”。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KJV 要这样翻译,因为他是模仿马太用两个
外国文字来表达耶稣的意思,所以音译这两个亚兰文,而翻译那个希腊文。
ㄟ!居然摩门经也是一字不漏的这样翻译。这....?不是太奇怪了吗?难道耶稣
居然向那些用不同语文的人也说起亚兰文?然后翻译成英文的时候约翰使密斯
也居然音译成和KJV一样的文字?
‧ 太 5: 22 只是我告诉你们:凡(有古卷在凡字下加:无缘无故地)向弟
‧ 兄动怒的,难免受审断;凡骂弟兄是拉加的,难免公会的审断;凡骂弟
‧ 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
‧ 太 6: 24 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
‧
‧
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玛门:财利的意思)。
结论:
让我们想想,节录同样一篇演讲的路加(我把路加的节录附在文章的后面),
都会和马太有一些“资料取舍差异”了,甚至根据同样的希腊文翻译成英文的
圣经也会有一些字词差异(如果需要我可以提供当代其他版本的英文圣经资
料),怎么耶稣在复活后的演讲,透过记载和约翰使密斯的翻译,能够和耶稣
复活后二、三十年所节录的马太福音、经过抄写流传和分章分节之后“公认经
文”抄本以及英文翻译后的KJV如此接近?连“音译”的地方都一样,并且多
处一字不差。
其实,任何译本不免有所误差,而“公认经文”更是后来经文鉴别学者检验与
订正的对象,至于分章分节,更是显然是“人的作为”而非是上帝神圣的工
作。有什么理由说这些与正典原文略有差异的翻译或分章分节后的KJV 居然是
被神圣上帝启示验证而一字不差的标的经文?这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其实,只要弯下腰去对照一下摩门经和圣经,就知道所谓的“利用乌陵土明翻
译神圣的金叶片”,不过是对当时流行的KJV 的修改而已。而且还有点懒惰,
对于比较有名的段落改的比较多,对于没有名气的段落就“整段照抄”。
另外,我们也很容易了解为什么尼腓三书所记耶稣诞生的时间会与现代的考古
资料与圣经解释不符。很简单,因为当时的人就是相信耶稣诞生之后就是“西
元元年”,而摩门经不过是为这个当时流行的观念背书而已。然而透过现代考
古学和圣经路加福音对照,却把耶稣真实诞生的时间订在“西元前四到六年”
而非摩门经所说的“西元前一年”。
其实,如果我们深入研究“登山宝训”,就知道耶稣是用当时犹太人日常生活
中的事物来教训犹太人,例如“盐失了味”、“强逼走路”、“拿里衣和外
衣”、“祷告”、“禁食”....等等,都有特定的风土背景。硬是移植到美洲的
背景,就显得有如在摩门经中出现“拉加”和“玛门”这种突勿的字词一样,
格格不入。
因此,不论是历史背景的探讨,经文的比对,都让我个人相信摩门经是抄的远
比相信摩门经是上帝的启示简单多了。有了一本圣经,上帝又何苦弄本矛盾连
连的摩门经出来呢?难道只是为了信徒内心的“大美洲主义”(摩门教一开始
是发源在美国)?
https://www.lds.org/scriptures/bofm/3-ne/12?lang=zho
=======================================================================
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我也去翻所谓的“尼腓三书12章”,发现真的和圣经马太
福音很像,但就如上述作者所说的,把那些话移植到美洲的背景,真的格格不入
好比在尼腓三书12章说
‘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或先知的写作。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
你们,律法的一点一画都没有废去,却都因我而成全了。’
‘你们已听过古人说的话,这话也写在你们面前,就是不可杀人,凡杀人的,
有受神审判的危险;’
上面的话跟马太福音里的登山宝训几乎一模一样,但那些经节明显是主对以色列人
讲的,因为只有以色列人才知道‘律法或先知的写作’和‘已听过古人说的话’
,北美洲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旧约里律法或先知的写作,也不可能听过十戒里的-
不可杀人(事实上古代北美洲不都盛行拿活人去祭他们的神吗???)
所以呀,所谓的摩门经就是拿圣经的内容去修改,企图再创造出一本人为的圣经
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