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2018师大华语文教师暑假培训班上课经验

楼主: WendyD (Wendy)   2018-07-29 01:57:41
※ 引述《otak (otak)》之铭言:
: 文章本来发在fb上面,但是觉得好像没有什么人看到,所以转贴来这里,希望给以后想要参
: 加这个课程的同学一个参考。
: 【手机排版,文长慎入。首次发文,若有违反版规请告知,谢谢】
: *以下言论及谈话部份无录音/影为证,仅凭个人记忆叙述个人的理解与解释
: *以下发生情况为个人经验,无法概括培训班全数课程
: ·
: 我七月初参加了由师大国语教学中心所举办的华语文教师暑假培训班。总共为十六天的课程
: ,我上到第三天便决定不再继续上下去,理由是因为我认为老师们授课期间所发表的部份言
: 论以及使用教材和我认知中的种族、文化、性别平等有所违背。提供几则分享:
: ·
: ·
: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与政治】
: 教师A: 语言教学就专注在语言的学习上就好了,文化的部份就不需要去做强调。
: 教师A: 我在编华语教材时,OO力量立委请我把“丝绸之路”拿掉,他说这是在为一带一路
: 做宣传。政治为什么要介入教学?!我认为政治严重影响到我的教学专业。
: 教师 A: 我在教材中所编写的万里长城也被要求拿掉。他们要我写吴哥窟。但问题是长城我
: 可以教长城的“城”字,吴哥窟的“窟”字有很常用到吗?
: 教师A: 学华语就学华语,你不要政治立场那么浓厚嘛。
: ·
: 根据第一则言论我想引用Fanon对文化与语言的说法来回应:
: To speak [a language] means being able to use a certain syntax and possessing th
: e morphology of such and such a language, but it means above all assuming a cult
: ure and bearing the weight of a civilization. (Fanon, 1952)
: 由此可知,一个语言的习得,除了了解该语言的使用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习者承受了该语言
: 背后的文化重量。因此语言与文化是无法做分割或择一强调的。
: ·
: 从第二、三、四则言论中,不难看出所谓教师专业下所隐含的意识形态。这让人不禁怀疑,
: 教师认为被侵犯到的,到底是教学的专业还是专业中所带有的意识形态?
: ·
: 此外,对于教育跟政治的关系,我想引用 Vygotsky对于教育及政治关系的说法来回应:
: Pure objectivity in the educator is utter nonsense and good education cannot be
: politically indifferent. Good education “is never and was never politically ind
: ifferent, since, willingly or unwillingly it has always adopted a particular pol
: itical line.” (Vygotsky, p. 348)
: 在此政治为较广泛的定义,政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和整个社会结构的构成。在教育的同时,
: 教育者本身已经采取一种政治态度。举例来说,若教育者认为政治过为敏感复杂,而选择忽
: 视,也是一种政治态度。
: ·
: ·
: 【语言教学中的性别、文化平等】
: 教师 B 请同学朗读的教材内容之一包含“女大当婚”的概念,对于三十岁未婚女性做出批
: 判,涉及性别偏见与歧视。
: 教师B: 以前台湾人请菲佣,因为觉得菲佣会教小孩子英文。后来小孩子还是送到美语补习
: 班去学,为什么呢?因为菲律宾英文格调不够,不够优雅嘛。所以当一个华语老师,要讲一
: 口标准的国语。
: 教师 B: 现在不是倡导本土化吗?那你问我,我们发音要本土化,为什么还要用这种大陆腔
: 说话呢?很简单,你不想用大陆腔说话,那就不要来嘛!
: ·
: 第一则情况,很多人认为,这一个教学活动所着重的点是纠正学生的发音。虽然选材确实该
: 更谨慎小心,但不会影响教学的主要目的。在此我想说的是,上课所使用的教材,教师在准
: 备课程时不可能没有事先阅读。会把教材放到课堂上,代表教师对这个教材有一定程度的认
: 同。今天如果容许这种加深性别偏见歧视的教材出现在课堂上,就是在加强这个不平等的社
: 会结构,变相的支持这种行为的发生。我无法想像,在这种不平等的情况下,要如何达到教
: 学目的。
: ·
: 对于第一、二则言论,我认为任何文化语言并无优劣之分,当然也没有所谓“标准”之说。
: 现今社会上的标准,无一不是在权力的操作之下“被制造”出来的。如Foucault所言,生命
: 政治不再是严刑重罚,而是透过论述,去制定一套标准化规范。这种标准化的过程也抹灭了
: 异质性的存在。再者,语言是流动的社会现象,即使被是被视为“标准”的语言,也是有地
: 方的差异性存在。因此,所谓“标准”的语言或“标准”的腔调都是不存在的。以这套“标
: 准”去评断他人的文化,更是不公义的行为。
: ·
: 举例而言,现今台湾所通行的国语,为国民党政府迁台初期,为了巩固政权、弱化台湾知识
: 份子而统一的语言,以北京官话为标准。当时的中小学,为了因应这项政策,实施国语运动
: ,限制台语、客语、日语及其它地方方言的使用。在当时,使用地方方言容易受到讥笑甚至
: 责罚。虽然已经减少很多,但上述情形也不难在当今台湾社会上看到,国语文竞赛也仍旧在
: 现今中小学举行。在依循标准规范走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这套规范背后所代表的意义以
: 及被排除在标准规范外的群体。
: ·
: 最后,我想针对第二则言论做一个回复:
: ·
: ·
: “好的,偶鼻要去惹。”
:
作者: annie8325 (waiting)   2018-07-29 02:56:00
推 在语言教学上本就没有政治立场,合理范围内当然什么议题都能谈啊。刻意避开某些议题不就透漏教学者的立场了?
作者: greenstory (:D)   2018-07-29 09:49:00
大推这篇,我想大部分的老师心中想法都一样,我们给学生的是要他们能够沟通,并且能够达到最好的沟通为目的。华语教学是一门很有趣的学问,到现在我都没办法说认识全部了,很多东西随着教得越久会更有想法,原po可以选择认识这门学科或不要,但现在评断太早了。
作者: joepllee   2018-07-29 11:20:00
推,教学现场有太多状况,建议原原po先要放下自己心中的那条线,才能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作者: prettypaty (美丽蟹堡)   2018-07-29 11:31:00
作者: citron1018 (Citron)   2018-07-29 12:15:00
虽然不认同原po的政治立场,但同意对教学的看法
作者: tinachiu (Rose Knight)   2018-07-29 14:18:00
推认真回应站在教学的角度,能符合学生需求、对学生好的最重要
作者: iivy5502 (iivy)   2018-07-29 15:24:00
社会学推推~
作者: hanemiii (Cara mia)   2018-07-29 21:38:00
正在上师大第二期的暑期班,明天要上第三天的课,原本很担心看完这篇放心很多
作者: ihasumin (ihasumin)   2018-07-30 23:59:00
推这篇 华语老师要教导的是语言 而不是试图干预学生发展某种倾向再者 台湾人也常把美国腔当主流而觉得英国腔很怪一样有心的学生会寻找喜欢的腔调精进 老师的工作仅仅是引路
作者: xflute (solitary dancer)   2018-07-31 11:35:00
大三社会学理论,推推推!谢谢你/妳认真的分享,让我发现大学修的课还是有用的。
作者: nanpyn (Apple)   2018-07-31 22:15:00
感谢Wendy老师厘清标准规范、切换、表达能力等重要观念!话说我教成人英语,会先教美式再教一些有关键差异的英式。通常学习者不是觉得怪,而是觉得要记得两种很麻烦。还要切换构音、发音的习惯。同理,台湾地方口音很多款,可放在听力练习而非口说。口说是学标准规范,听力则可比较多种口音。总之,无论是教哪一种语言都有标准规范的!口音差异可以教但顺序需稍晚一点或放在听力练习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