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报] 台湾京昆剧团大稻埕红娘十三妹

楼主: wanba (kcc)   2019-02-07 09:28:22
京剧“红娘”最有名的一段唱词是“佳期”一折中的一段“反四平”:
小姐小姐多风采,君瑞君瑞大雅才。
风流不用千金买,月移花影玉人来。
今宵勾却相思债,一双情侣称心怀。
老夫人把婚姻赖,好姻缘无情被拆开。
看小姐终日愁眉黛,张生只病得骨瘦如柴。
不管老夫人家法厉害,我红娘成就他鱼水和谐。
但红娘也曾经是一部禁戏。经过修改之后才能演出的。
原因正是因为那有名的“反四平”。旧词是:
小姐小姐多风采,君瑞君瑞大雅才。
风流不用千金买,月移花影玉人来。
今宵勾却相思债,无限春风抱满怀。
花心拆,游蜂采,柳腰摆,露滴牡丹开。
一个是半推半就惊又爱,好一似襄王神女赴阳台。
不管我红娘在门儿外,这冷露湿透了我的凤头鞋。
这个被禁实在怨不得人。但荀大师也不是故意要唱“粉戏”,被
评为第六才子书(另五部是庄子、离骚、史记、杜甫诗、水浒传)
的西厢记原是如此
元杂剧 王实甫 张君瑞梦莺莺
张生唱词:
[元和令]绣鞋儿刚半拆,柳腰儿够一搦,羞答答不肯把头抬,只将鸳枕挨。
云鬟仿彿坠金钗,偏宜髻儿歪。
[上马娇]我将这钮扣儿松,把缕带儿解;兰麝散幽斋。不良会把人禁害,咍,
怎不肯回过脸儿来?
[胜葫芦]我这里软玉温香抱满怀。呀,阮肇到天台,春至人间花弄色。
将柳腰款摆,花心轻拆,露滴牡丹开。
[幺篇]但蘸着些麻儿上来,鱼水得和谐,嫩蕊娇香蝶恣采。
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揾香腮。
西厢记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原是有来自于民间街头艺人的贡献。
有活水源头,但也不免有些杂质。患难中相遇的青年男女,品貌皆
优,产生情愫是自然的。强调色情的部份并无必要。
“净化”后的红娘反而更有舞台魅力。
王实甫原剧是五出,各出有楔子再加四折。要改成一个晚上演完,
不得不有取舍。荀慧生的剪裁是很不错的。因为他本身是挑班主角,
红娘的戏份自然稍重。在王氏原剧中,三个主角的份量是大致平均的。
五本连楔子二十五段中,张生主唱八段,莺莺五段,红娘七段。
王作中张生主唱的段子中,初上场来到蒲州看到黄河的一段:
[油葫芦]
九曲风涛何处显?则除是此地偏。
这河带齐梁,分秦晋,隘幽燕;
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东西溃九州,
南北串百川。归舟紧不紧如何见?却便似弩箭乍离弦。
[天下乐]
只疑是银河落九天,渊泉云外悬,入东洋不离此径穿。滋洛阳千种花,
润梁园万顷田,也曾泛浮槎到日月边。
很可惜荀作没保留下来。
西厢记故事的原型是唐朝元稹的“会真记”。张生据传就是元稹本人。
元稹一代文豪,官至宰相。他的出场,配上一段类似“玉门关黄沙起
风吹如浪 耳听得战马嘶遍地牛羊”气势雄浑的写景,崔莺莺才算没有瞎了眼睛。
西厢记现代改编的成功例子,还有张君秋。配合演员的条件,张派西厢记的重点
由红娘移到了崔莺莺。对老夫人的抗争,荀派由红娘发动,张派则是崔莺莺自己
挺身而出。面对礼教、天伦跟爱情的冲突,这样的安排更有戏剧性。荀派只演到
老夫人允婚,张生晋京赴考为止。张派则一直演到张生中榜荣归团圆为止。在王
氏西厢记原剧五出中,最后一出团圆主要是交代结局,戏剧高潮已过。张派保留
这个,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要让崔莺莺有机会唱送别的那一曲
<反二黄散板>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原板>
北雁南翔。
问晓来谁染得霜林绛?
总是离人泪千行。
成就迟,分别早,叫人惆怅。
系不住骏马儿空有这柳丝长。
七香车快与我把马儿赶上,
那疏林也与我挂住了斜阳。
好叫我与张郎把知心话讲,
<散板>
远望那十里亭痛断人肠。
西风、北雁、疏林、斜阳,崔莺莺的气魄格局,就比一般“才子佳人”剧高多了。
作者: morrishsing (morrishsing)   2019-02-07 19:04:00
所以我觉得禁戏根本就是一群老古板兼自己心里不干净的人搞出来的,没本事禁古人的书就找现代人的麻烦。我小时候听原词根本不懂在讲什么,背超久还背不起来,后来懂了,我也没有因此而变成色狼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