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与医疗合作,或许要考虑孩子回诊的时候把在校观察纪录交给个案转交。
: 常常遇到家长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然后几个月或一两年后突然老师爆掉....
: 但老师要陪同回诊,有现实上的困难(老师请假难度太高,也不容易那么佛心)
: 2.心理衡鉴当时如果没有服药,反而证据力会高。
: 毕竟有服药之下测起来有一定机会变成正常,在诊断上反而少掉一项证据。
: 或是说,少掉拿来说服家长说孩子真的有问题的工具。
: (当然,心理衡鉴并不是诊断标准,只是相对有数字量化的辅助项目)
: 然后,我们也很怕学校希望重复做心理衡鉴。毕竟这是医疗项目。
: 为了厘清个案状况在几年中反复做测验其实是有点浪费健保资源的行为。
: 毕竟ADHD个案一旦确诊,不太可能有太多的变化。
: 而且需要做测验的人其实多得要死,很多人根本就排不进去....
: 3.生理上的限制,老实说很难拿捏。毕竟哪些是可以自控,生理上有多少限制?
: 这些东西并没有办法有明确客观的判断标准。
: 除了放宽对个案的学业标准之外,人际互动的课程安排可能需要一些角色扮演。
: 还有一些是家属教养的问题,以及家庭内不良互动的结果,
: 但这就有赖第一线老师额外去探究了....
: 不知道有回答到多少 欢迎继续讨论喔
十分感谢你的回答
关于心理衡鉴用药区块方面
其实也是一直困惑处
有时很顺利 家长自己很有意识 愿意用药
因为之前家长已经是自费衡鉴
结果听见说因为施测当日未用药该份衡鉴 佐证效果不佳
本来立刻说 再花钱没差
但
因为智力测验怕有练习效果
如果真的需要 就要隔一年
甚至鉴辅会认定情绪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