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文院给校务会议代表人文大楼问题简要说明

楼主: wildfish326 (Yu)   2010-12-10 22:32:25
  各位同学晚安,我们是学生会学术部校园空间工作坊的同学。近日文学院院方寄给校
务会议代表们一封“人文大楼诸问题 简要说明”,我们校空将里面内容以 BBS板本,将
讯息呈现给校园内关心此议题的同学,由于内容不少,烦请各位有兴趣的同学耐心地阅读
,这算是文学院院方对于整体事件的回应之一。
  
文学院这项动作,也预告出 01/08校务会议上,人文大楼极可能在上面讨论,也欢迎
同学提出意见及看法,可供校务会议学生代表于当日发言。
非常感谢各位同学的阅读,也欢迎对此议题有兴趣的同学加入校园空间工作坊,我们
亟新血关注此议题并将各项资讯传承下去!!
                          
                      学生会学术部校园空间工作坊   
                
              本文开始(请按 page down~)  
人文大楼筹建的必要性
文学院 8系12所
教师、学生倍增←─┼─→35年以上未建房舍

一、系所分散、破碎,空间不足、狭小、难用
二、空间依文学院学生数计算、每学期开设900门课程中有350班以上系学校性课程,
导致增加之90名专任教师亦有研究室需求。


优越之国际竞争力遭遇停滞危机(前年152名、去年60名、今年58名)


兴建人文大楼


整合破碎系所,改善环境


再度提升国际竞争力
人文大楼筹建案启动前系所分布地图
                http://ppt.cc/HqUB 
                  
人文大楼完成后系所分布地图
                http://ppt.cc/NHfm
   
       人文大楼已减量逾2000㎡,若再减量,仍将造成系所破碎情形。
        人文大楼筹建案启动前与完成后的空间之比较
启动前 文学院空间+借用空间= 26649㎡(部颁标准80%)
筹建中 台文所原在旧地理系馆拆除,哲学系系馆、人类学系系馆亦拆除,
    二系与台文所均安置转至空间。
完成后 文学院空间+人文大楼空间(含农陈馆)-归还空间= 29918㎡(部颁标准90%)
益处:1.同系所师生不再分散各处,得以发挥实力。
2.教师研究室从平均每人三、四坪提升至五、六坪,得以适应现代研究方式。
3.900名研究生可大幅改善研究空间,本科生获得较大聚会自习之空间。
        校园内“文学院准备一次吃饱”的传说不合事实。
              文学院为什么空间窘迫
Q:文学院 8系12所,学生约3000余名(含900名研究生),依部颁标准,
  空间达成率约 80%为什么师生都大喊空间窘迫?
A:
一、部颁标准系依学生人数计算,就其他学院言, 80%之空间应尚可接受,不算太过窘迫
  。但文学院情形不同。
二、文学院所仅开设 8系12所之课程,所需专任教师约 150名,即已足够,但文学院尚须
  开设全校性课程 350班以上( 国文、外文、各种外语、通识课程、六种全校性人文艺
术学程 ),导致全院有专任教师 240名以上,多出约90名,这些教师也必须安排研究
  室,占去可用空间。
三、本院专任教师数量,10年来并未成长,目前有 240名,教师研究室大部分为2坪、3坪
、 4坪、 4.5坪,较大研究室则需挤2至4名教师,如何有效研究?在此情况下, 900
  名研究生严重缺乏定点阅及写作之研究室,2100名本科生之活动空间亦极度贫乏,形
  成校园流浪学生。
四、本院空间达成率虽约 80%,但部分空间无法使用,如旧总图地下书库,空间虽大,但
  全是顶天立地之书架,撑住上层楼板,无法拆除,亦无法使用,而部分借总图使用。
  图资系书库其实仍是总图书馆在使用,但以上均计入文学院空间中。
五、目前使用之空间,部分是向校方暂借,将来需要归还,如国青中心,但也计入文学院
  空间中。
六、总结以上因素,文学院学生虽仅3000名,专任教师却有240名(亦即学生占全校11分之
1 ,教师占8分之1) ,产生空间需求的落差,加上部分空间无法使用,因而按部颁标
  准达成率虽约 80%,实际上困难万端。
             人文大楼筹建问题Q&A
Q:据说人文大楼原有旧地理系馆基地与洞洞馆基地,何以现在仅剩一个基地?
A:文学院内曾有此一“愿望”,且将此“愿望”“规划”为人文一馆、人文二馆,在院
  内热烈讨论,曾向校规会、校发会提出。但在讨论一、二次之后,校发会“核准”旧
  地理馆基地供兴建“博雅教学大楼”之用。旧地理系馆基地原系暂供台文所安顿之处
  ,并非文学院所有,校方亦未曾“核准”文学院使用。
Q:文学院是否有争取所谓“第二基地”之意愿?
A:依本院之经验,人文大楼经二、三十年之争取,始获得机会,而自获得机会至兴建完
  成预计费时八年。为了长远之计,若能争取到“第二基地”以供未来之用,院方自然
  愿意。但校方已明言,若有空间释出,各学院需公开竞争,弱势之文学院,若非其余
  十个学院有帮助文学院之共识,文学院不敢乐观。
Q:目前若能获得全校共识,争取到“第二基地”,人文大楼量体应可减少?
A:据了解,校总区并无空地。若有“第二基地”,目前亦在使用中,则需再有“第三基
  地”以供转置。待“第三基地”整治完成,可以容纳“第二基地”之人员、设备,方
  有可用之“第二基地”。但此时必须获得足够之捐款及自筹款,方能向校方提出“规
  划”。“规划”经校方、政府机关之层层审核,通过后又需兴建装修时间。以文学院
  之能力,争取基地、筹款均无把握。即使争取到机会,要将那些减少以另建于他处的
  量体完成,从现在算起,不知需要多少年,何况机会实在很小!对文学院师生而言,
  这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所以将人文大楼量体部分移至“第二基地”之说,其实是
  空中楼阁,因为无处可移。
Q:目前建筑师公布之人文大楼设计图片似“不太文化”、“不够优雅”?
A:据建筑师称,目前之样式只是“基本设计”,正建行“细部设计”,造形、外观、风
  格与周遭环境共构等均尚在形成中,“人文大楼论坛”所示图片,并非定案。欢迎各
  界提供具体建议,院方、校方亦将持续督促,务必使其完善,创造该区之人文新景观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