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新设独立小组意见征询

楼主: sitos (麥子)   2019-04-06 01:53:50
在开始回这个讨论串之前,其实我很困扰。一方面这个讨论串一定要回应,
但另一方面这个讨论串要处理的议题太多,很难组织一个清楚的文章架构,
除了必须花很多时间才能够讨论所有想法,修改架构也势必花上一些时间。
但即使如此,文章可能还是会因为整理得不好,不好读懂而未达沟通效果。
但不写不行,所以如果写得不好,还请大家多多担待,有需要我再作补充。
1. 对于将“减轻小组长的负担”化约为“分摊申诉案及检举案”,
并依此推论证成无需新设独立小组,我认为这个推论的前提不是很稳固。
先说明一下 #1Scb1lLC (C_WorkBoard) 说到的“减轻小组长负担”,
所谓“小组长的负担”或者“小组组务”并不是只有审理案件。
处理申诉或检举到小组组务板的“申诉案”与“检举案”,可能是最具体,
或者说最为使用者所见负担较重的小组长职责,但这并不是小组长唯一的工作。
在小组长的义务当中,除了第三条“小组长有协调小组内争议之义务”外,
第五条“小组长有带领小组发展之义务”也相当重要。“带领小组发展”
这个较为抽象的工作,可以透过小组长的权力具体落实在至少两个面向。
a. 小组长有“开板权”与“建议废板权”。针对开设新板部份,
原则上小组长有权决定看板的连署门槛与资格限制,也有权进行审核,
并决定是否开板。而在建议废板部份,小组长亦可订定相关规则,
核定何为绩效不彰的看板,并建议群组长予以删除。同理,
对于怎样的看板是绩效不彰,若无板主是要征选板主继续经营,
或者是要建议退场进行唯读封存,也较适合交由小组长来进行判断。
b. 小组长有“组规制定权”与“看板监督权”。小组长可以针对各小组
不同的文化或讨论风气,订定相关的规则来约束板主与使用者,
并监督板主在执行板务时是否有落实相关的规定,若无亦可进行警告。
若板主持续有不当的板务处置,小组长除可订定相关规则禁止外,
亦可主动监督板主,并对相关的违规行为进行警告或处分。
而不必全然被动地等到发生申诉案或检举案时,才介入处理。
除了规则上赋予小组长的权力以外,小组长亦可透过与板主的沟通与合作,
在小组与看板的经营上给予板主许多支持。例如:
c. 在建构小组与看板的文化与风气上,小组长与板主及板友可以有许多合作。
小组长可以依自己的观察主动地针对小组内潜在的问题或可改进的事项,
征询组内板主或板友的意见。或者板主或板友提出后,小组长可带领讨论,
并在讨论后依需求对小组组规进行调整,进而引导看板的经营。
d. 在看板管理上,小组长亦可在板主需要时,针对板主所遇到的困难,
或板主所提出的疑问,透过自身的经验以及对看板的了解,给予建议。
例如建议修改与调整较具争议的板规及认定方式、协调板主群工作分工、
在紧急时介入看板的运作以协助板主等等。
“申诉案”与“检举案”的出现,可能显现出板主与板友的意见不一,
或者板主在板务处理上的失当。虽然不见得透过更多沟通就能消除意见不一,
也不见得积极与板主讨论就能避免板务处理失当。但在理想的情况下,
若能有专职的小组长可以关心各看板的状况,并给予一定程度的建议,
协助板主与板友进行沟通,我仍会期待小组长可以为小组及看板建立更多共识,
甚至能进一步有效地降低申诉案与检举案发生的频率。
总而言之,现行的规则给予小组长一定程度的弹性来带领小组的发展,
而非全然被动地待“申诉案”与“检举案”出现后才以裁决的方式处理组务。
在我个人的经验当中,许多具争议性的案件,也不是在裁决的那一刻结束,
后面通常伴随着与板主大量的讨论,试图找出板规上或板务执行上可调整之处,
在可行的范围内作出应对与改变,尽可能避免类似的争议再度发生。
这些申诉案与检举案“之外”的小组组务,认真进行的话也不会很轻松。
具体地看 C_Artworks 小组目前的现状,该小组辖下共有 229 个板,
目前被分为八个不同的分类,不同的看板亦各有不同的风气,甚有不同的需求。
在小组组务的层级上,这些不同的分类是否应有一样的看板或板主连署门槛,
是否应有一样的资格限制,或者应该依不同的分类或需求而设置不同的规则?
对于使用率过低的看板,应怎么进行辅导提高使用率,或者建议唯读封存?
各看板的经营上有没有遇到什么潜在的问题,是否能主动给予协助?
比起一个超人小组长付出大量的时间,我会认为多几个小组长针对较小的小组,
深入去了解看板的需求并据此带领小组的发展,会是更可行的作法。
对于“能有多个小组长,针对较小的小组,更深入了解看板的需求”这一点,
除了分担前述的小组组务工作以外,我目前作为“代理群组长”的角色,
在“群组组务”方面,也需要小组长深入了解看板的需求给予我协助。
虽然卡漫梦工厂当中也有几个看板被我放在我的最爱且会不定时观看,
但整体而言我认为我对于卡漫梦工厂整个群组的讨论风气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制度面上”,特别是针对“群组组规”进行调整的部份,
非常需要熟悉看板生态的小组长给予协助。受限于我个人的能力与时间,
我没有办法深入了解各个看板的状况,可能也无法持续针对各种议题,
收集整个群组当中各板主与板友的意见,并根据这些观察给出建议。
因此,在“群组组务”的层级,后续若有任何需要调整的部份,
特别是让“群组组规”更加完善的这个面向上,很需要小组长的协助,
去了解看板的状况与需求、带领板主与板友参与相关的讨论、
收集与整理意见并提出建议,以及进一步以小组长身份代表整个小组,
针对讨论中的群组规变动草案,对该小组及其中的看板可能造成什么影响,
作出各个面向上的评估作为参考,并预备适合的配套措施等等。
2. 前述所提及各项需要小组长处理的小组组务,或需要小组长协助的群组组务,
落在目前 C_Artworks 小组的现况来看,我认为对 kid725 小组长而言太过吃重。
从小组组成上来看,分属八个不同分类的 229 个看板,就算不计三个较小的分类,
看板数达两位数的分类也有五个。每一个分类各有各自的主题,
且每一个看板可能都处于发展上不同的阶段,有的可能是热门连载,
有的可能是出刊不快,也讨论作品以外的主题,有的可能已经完结只剩余韵。
要同时照顾各种不同需求的看板本属不易,看板数量众多的情况下就更加困难。
当然我也不会天真地认为,只要新设独立的小组,每个小组都找到小组长,
所有需要处理的事项就一定能办好,或者所有遇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对我而言,考虑是否新设小组最主要的点,并不在于能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而是能不能“解决一部份的问题”,或至少“带来一部份的改进”。
当然,即使是这样,我也没把握新设小组一定比较好,但至少我个人主观上,
我会认为新设独立小组,能够比不新设独立小组,只增加小组长要好。
在大约两周前,我作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形式上未结案组务案件 (未有 s 标记) ,
在 C_JapanBoard 有 25 篇,在 C_ArtBoard 有 42 篇,这当中应该有些已结案,
只是没有作出标记。但无论如何,目前 kid725 小组长仍有一定量的案件待处理。
在仍有一定量的申诉案与检举案未处理的情况下,我很难期待小组长能拨出时间,
再额外处理上述其它非审理案件的小组组务,也很难对小组长作出这样的要求。
在这段时间,我仍希望这些案件能尽速处理完毕,保障板主及板友的权益。
但相对地,上述其它非审理案件的小组组务,却未必必须被审理案件卡住而停滞,
若是能有新设的独立小组,有专职的小组长,就可以继续进行这些小组组务。
不用因为少数几个板所带来的组务需求,而让其它看板相关的组务工作延后。
在 #1Scb1lLC (C_WorkBoard) 中已有提到,原本的规划是原小组新增小组长。
但依目前 C_ArtBoard 板上案件的状况,我也不希望小组长分心处理推荐人选
以及协助训练实习小组长的工作,而是能专注于将现有的案件妥善处理完。
因此我会认为,在新设独立小组以后,以无小组长小组的流程来征选小组长,
并由我来负担训练实习小组长及参与案件讨论的工作,可以让负担较为分散。
而新设的独立小组,也可不受制于现在 C_ArtBoard 板上的积案,
实习小组长可以另行同时推动各小组的组务,进行协助看板发展等工作。
3. 至于“新设独立小组”并“征选小组长”是否能直接对“遴选群组长”有助益,
这当中确实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如果资浅的小组长所管理的小组,
确实“没什么小组组务”可以处理,在缺乏组务经验的情况底下,
自然没有机会成为一位资深的小组长,也未必能负担群组长的职责。
但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如果连资浅小组长都没有,更不可能从资浅变为资深。
在理想的状况中,我希望新设独立小组的实习小组长,可以专注在小组的经营,
与小组中的板主合作,致力于提升看板的人气并建立良好的讨论风气。
在良性循环当中若是参与讨论的人数提升,可能也会产生一些磨擦,
而小组长在整个过程当中,就能自然地累积小组经营与案件审理的经验。
即使在一个比较不理想的状况,小组长仍然可以累积经营小组的经验,
就算这些经验并不成功,至少可以知道哪些尝试可能有哪些问题,
未来遇到有一样的情况,可以改从别的方式来尝试等等。
因此,就“遴选群组长”的角度而言,若能先有一群“资浅小组长”,
经过上述的过程后,累积一定的小组组务经验,成为“资深小组长”,
让整个群组拥有足够的管理能量,接着不论是要遴选下一任的群组长,
或者是在群组长出缺时要找人代理群组长,都会让整个群组在管理上,
处于一个比较健康与能量充足的状态。
4. 对于“针对具有较多人气看板的分类,先新设独立小组”,精神上我认同。
不可否认对于较有人气,通常也较易有纷争的看板,在组务的处理上,
通常也都更吸引小组长的注意力。但回到我在上面第 2 点所提的想法,
其它人气较低的看板或分类,是否可能因此就落在小组长的视线之外,
无法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协助,甚至进入一个无法发展的恶性循环当中。
而这种情况是否能透过设立独立的小组与专职的小组长来改善?
若能,那么我还是会倾向尽可能新设独立小组并找到小组长来带领小组的发展,
避免这些看板因为在小组内人气较低,而在需要时无法得到足够的资源。
甚至进一步如第 3 点所述,这些看板能成为人气看板,或这个小组能
培养出新的人气看板,让小组的整体发展更加活跃。
5. 对于“补充基层板务人员”这项建议,我打从心底完全认同。
从我的角度出发,“新设独立小组”并“征选小组长”和“补充基层板务人员”
是息息相关的。虽然对各位很不好意思,但我必须承认现阶段我没有充分的时间。
对于无板主的看板,我无法详细观察看板使用者的状况,找寻适合的板主人选。
我也很难针对各小组的状况邀请退任的资深板主参与小组的讨论。
甚至我也很难收集资深板主的名单,进而邀请这些板主参与群组的讨论。
新设独立小组并征选小组长,让新任的小组长来主导“补充基层板务人员”,
对我而言是更为可行的作法,我同时认为这也是长远来看比较能持续进行的方式。
因此,不管有没有新设独立小组,小组长的空缺,都会尽可能补满。
但若能有新设的独立小组与小组长,可以有更多人力来处理板主的空缺,
就更有机会建立更完善的板务及组务团队。因此从我的立场来看,我认为
“新设独立小组”并“征选小组长”对实现“补充基层板务人员”会有帮助。
在参考目前板上的意见后,原则上我还是会继续新设独立小组与征选小组长的工作。
这当然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我期待有更多的管理人力可以照顾到更多的需要。
在这个讨论串当中提到的各种问题与建议,也希望能在人力充足的情况下,
让本群组的各级板务人员针对这些问题与使用者一同寻找适合的改进方式。
另一方面,对新设独立小组无法解决的小组组务问题,若该小组已有小组长,
请板主或板友向小组长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请小组长带领板主及板友讨论,
且在讨论后将相关的资讯汇集整理,若是在小组组务层级可处理,由小组长处理。
若是群组组务层级有可协助之处,能跟我以及其它小组长一起讨论,
针对这些需求作出适合的调整与改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