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ndius (原来我是漆原派啊)
2025-05-01 14:11:40※ 引述《amynruby (鲁比)》之铭言:
: 小时候为了不让我妈限制我玩游戏我都跟他说我玩三国志是在学历史
: 总之那时候我妈相信了(?
: 这次三国志霸道推“吴起”后,我才发现,好像很多人对吴起没印象欸,连那时
: 候游戏在做改版资讯介绍时聊天室也是一片问号,最后还是副总介绍他就是那个
: 孙吴兵法里面的“吴”
: https://i.imgur.com/Nh5xQBA.png
: 也就是跟孙子兵法并称的吴子兵法
: 但还是看的出来大家对吴起非常之不熟悉
: 我回顾了一下,好像真的比较少三国游戏有出吴起?
应该说吴起形象就不太好,
导致吴子兵法虽然也是留到宋代作为武经七书保存,
但并没有因此去给吴起形象翻转.
简单讲就是身为儒家出身,不奔丧得罪老师,求职不成被笑了直接砍了人,
就算过去师祖身高一米八,一拳三百磅,抡语打天下(?),也没有搞成这样的;
然后就是某种程度来说做为将军/兵法家,他倒是直得可以,
所谓的历史上的8+9其实很多都脑袋转动很快,但是吴起这方面好像很懒.
在鲁国当将军,因为老婆是敌对国出身,怕军心浮动就砍了老婆,
在一个还在讲儒家的国家,过去还是儒家学生,依旧破天荒吓坏人.
在魏国当将军,把部下信赖度抬到最高,但在公卿之间就没啥友好度... 关二爷,是你?
高层之间的友好度低就算了,人家耍个计策直接在少主公面前信赖度直接坠地.
在楚国也是,跟魏国的生涯差不多,很有能力但是得罪公卿阶级,
最后老主公没了,他想出来的报复也是一整个轰轰烈烈(吴起终于动脑了!!),
是把那些守旧公卿一起带走了没错,但当时楚国没有他这种雷厉风行的能人,
所以变法这点也只是玩了一半,还不及晚辈的阿鞅: 死自己但制度打很稳.
流传下来的故事就可以直接说明吴起的几个特性了:
1.很有能力,的确能打仗
2.虽然是儒家子弟,但举动很破天荒
3.虽然很破天荒,但身为将军或是兵法家,性格直到不行(某种程度来说是不懂怀疑同僚)
4.主公罩的时候风生水起,但是可以称得上友好的同僚几乎不存在
所以个性上的问题造成人生悲剧一直都是他知名度上的死门,
本来还是武庙十哲,被赵衰胤看到白起画像发飙,连带一起下去;
还是后面的笑到你心里发寒的那个赵人吉专门反老祖宗,
把他跟白起摆回来,上殿十哲是没份了,至少还可以在武庙当下殿六十二将.
然后吴子兵法现存的篇章其实就是假借问答方式的兵法书,
而且是很标准的专讲怎么准备作战,怎样团结有底气做为专攻方向,
也看得到儒家转变成法家阶段的思想,算是吴起思想的集书.
要跟孙子兵法或六韬这种比较全能的兵书打对台,其实就有点困难,
比较像是军队向心力专门的兵书,毕竟六篇有三篇都在讲这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