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4-08-01 09:25:01※ 引述《TyuzuChou (润润润)》之铭
饮食文化的不同会产生各种结果,西方的饮食文化还受到宗教因素的影响。亚伯拉罕是牧羊人,而阿拉伯贝都因人则起源于游牧生活。因此,亚伯拉罕诸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与畜牧业有着重要的联系。在宗教意义上,奶与蜜被视为人间天堂的标配,牛奶象征着生命力。
在基督教统治下的欧洲,牛奶成为生活必需品。在现代英语中,“Daily”甚至可以代指牛奶。每天晨起,家庭的牛奶由乳品农场配送到社区,这样的需求促进了大量酪农业的发展。由于牛奶生产过剩,剩余的牛奶被制成副产品干乳酪。不同地区的环境和菌种的差异,发展出了各种不同品种的干乳酪。
在古代中国,乳酪通常指的是酸奶或优格,甚至是稀一点的发酵奶酒。这很可能与游牧族有关。宋朝时期,还有一个官方机构叫乳酪院,专门生产现在称为奶酪的酥酪。
游牧民族虽然养牛、羊和马,但由于未定居的环境,他们并未发展出欧式的起司乳酪。基本上,他们的乳制品与中原地区相似,主要是酸奶、优格和奶酒。不过,他们还有一种球形乳酪,称为Qurud(我称之为球酪),看起来像白色的汤圆,味道咸咸的。现代化后,这种球酪偏向西方制成乳酪球。
球酪可能在元代逐渐传入中原,直到近代仍然存在。但随着饮食的西化,现代人早餐不太吃稀饭,这种食物逐渐消失在记忆中。汉人称之为牛奶球的东西,在沦陷前的大陆福建厦门和台湾,以及广东的茶肆,都有这种咸咸的早餐小菜,用来配稀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