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进击的巨人那才叫做神伏笔

楼主: sscck5 (oraora)   2016-12-10 01:28:38
※ 引述《einstean (台北捷运世界一流)》之铭言:
: 88话看完的感想....
: 真的是很久没看过剧情这么神的漫画....
: 反观某个伏笔王漫画....
: 借用棒球的说法,画工是可以练的,
: 但是创意真的是天份啊....
以下全都是个人见解
画工可不可以练我不知道
但创意才是可以靠自身累积的东西
并非与生俱来
对你来说什么是创意?
我认为所谓的创意
是利用多种不同的角度切入ㄧ样事实
从与常人不同的角度观察与思考 并得出结论
将所得结论内化后 生产出让人惊艳的作品
这就是创意
为什么你会对作品感到惊艳
因为你从来没想到 原来这件事能这样发展/处理/思考
你所赞叹的 其实也包括了作者的思想
要讲到思考的回路
就必须先提到构成的基础
你的思考疆域 大约是由几种东西构成的
1.基础常识
2.所处社会文化
3.接受的教育和家庭等环境因素
4.自身研究的学识与长期累积的经历
其他暂时没想到的 有待补充
这些东西 决定了你怎么去“看”一件事
这也就是为什么每个人对每件事都有着不同的观点的缘故
而为什么会用“常人”意想不到的角度 这样的说法
如果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遭遇 那么应该没有一个固定的 名为普通的标准才是
我认为是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文化是对人来说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
文化会将他的大致框架 透过家庭 同侪 教育 媒体甚至是语言词汇这样的方式灌输给你
因此同一国家 同一文化的人 会有着大致相同的思考模式
那么又怎么会有人能拥有与众不同的思考?
这与第四点的关联最大
你在接受了政府给予的基本教育之后
所追求的进阶知识 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每个人最明显的分歧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有些人会更早)
先前家庭 环境等产生的 略小的思维差异 会突然变成许多条不同的岔路
你研究 阅读 游历的越多
拥有的思考角度和元素就越丰富
思考的疆域会被大大拓宽
能排列组合出的东西当然越多 出现所谓的“创意”的机率当然就越大
思考的宽度有了 深度呢?
深度也是创意很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你只是把许多浅显的东西混合成鸡尾酒
那可能经不起仔细的推敲
要加强思考能力 除了多看多听
最重要的还是那个基本:多想
多试试不同的想法 想想一些看过的问题 或者你自己对某些事物的疑问 才有诞生出新想法的可能
从这个新想法也许又会衍生出更多的东西
到最后 你就可以想出计中计中计中计中计
http://i.imgur.com/NIQh84Y.jpg
讲了一大串 其实都是把很基本的东西用自己的想法分析一下而已
很粗糙也很浅薄
但如果你对拓宽自己的思维有兴趣
但又不知道该从哪下手
你可以多翻翻社会学或心理学的书 看看别人是怎么探讨这个世界的
喜欢看书的可以看看社会学的入门书 见树又见林
或者一些比较没那么硬的心理学著作 像是 阿德勒心理学讲义
懒得看书也可以看看一些会说书的youtuber 像是囧星人 啾啾鞋
如果你想阅读又没有太多时间 也可以去看看芭乐人类学 泛科学这些科普的网站
都会更新一些深入浅出的好文
总之 我不认为创意是一种天份
相反的 他是一种你看世界的方式 这是可以由自己来改变的
写到首尾呼应应该是要结束了
但我想另外讲一种人 adhd患者
刚说到创意不是一种天份 但有一种人天生的条件就不太一样
他们的思考模式和一般人有不少差别
也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他们天生就能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
有兴趣了解的可以看看这部影片
https://youtu.be/tSgDygTZ-Pg
我之所以不把创意称作天份 是因为大部分来说
基因遗传的生理条件并不会影响你思考的天花板
也不应该把这当成一个限制 让自己有借口停滞不前
作者: shadowdio   2016-12-10 01:32:00
恩恩 你好有天分喔
作者: bakedgrass (蒙古烤小草)   2016-12-10 02:08:00
推好文
作者: wate5566 (_(:3”∠)_)   2016-12-10 02:33:00
涨姿势
作者: hiraoni (哥)   2016-12-10 02:52:00
清流
作者: YuriLowell (悠里)   2016-12-10 03:51:00
推。
作者: SeijyaKijin (代时上克下的鬼邪天opeop)   2016-12-10 04:00:00
优文
作者: gushu8679 (llxx)   2016-12-10 04:57:00
快推 不然别人以为我看不懂
作者: joejoe14758 (KILE)   2016-12-10 09:06:00
blablabla
作者: deer8dog9 (鹿狗)   2016-12-10 10:41:00
认真文推一个
作者: alanqq0624 (fallere725)   2016-12-10 10:44:00
认真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