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认真地在想要不要回篇文章来讨论这件事情。一方面现在大家实在不爱长文,
写了搞不好没人看不是很划算。另一方面写这种东西很花时间。
所以我决定采取折衷方案,想到什么写什么,各位看看就好。
先讲结论。
我的观点是:这种书单由学校教师视情况推荐学生阅读是可行的。
但是不适合作为作业或者评量标准强制执行。尤其大规模的推行尤其不可,
会有很大的问题。
从技术面上来看,“经典”意味着这些内容相对于其他作品比较有学习价值,
比较有优越性。但是,这有谁能够论定呢?是家长与老师。
可是,要从这些名单当中学习的人是谁呢?总而言之,不是订定这些书单的人。
不同的知识背景之间造成的差异会让这一类经典清单的确立近乎不可能。
除非有人同时能掌握ACG、电影等大众文化的脉络,又同时对经典有相当完整的理解。
在一般家长或者学者的世界里面这种人非常稀少。
但事实上,大众文化的故事结构绝大多数脱胎自经典的架构。
可以说,今天八点档连续剧与ACG玩过的梗几乎莎士比亚与大仲马都玩过了。
网络上甚至有所谓的编剧数据库,把各种桥段跟转折整理起来以供黔驴技穷的作者使用。
对专业的编剧或作家来说,这些能力并不是很稀奇。
在这些人当中,优秀者的作品就像是经典的还魂一样,
会不断的在不同时代的故事里呐喊着人类的本质。
我认为这才会真正证明经典的价值:这些作品当中确实有些永恒不变的宝物存在。
但是要看见这些内容并不只能透过经典展现,因为它们几乎潜藏在今日大众文化的每
一个部分里。何须强迫学生一定只能从某个地方摄取?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优异作品,又怎么能断定谁的作品更为优秀?
如果连判定都很困难,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主张学生一定得看自己觉得最好的作品?
如果学生不吸收衍生作品,又如何理解经典的价值在哪里?那我们要经典又有何用?
从教育面上来说,我认为最与这个议题冲突的一个大原则是:
教育必然有其极限。
身为一个教师,我不得不承认教育是效率有限的。
我们绝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喜欢听自己上的课;也不可能让每个学生
都从课本里面学到一样多的事情;更不可能有能力适当推荐每一个学生
最适合阅读的书籍。
因为人的知识能力毕竟有限,但学生的类型与喜好却是无限多样。
喜欢文言文?这我肯定帮得上忙。
喜欢社会学?还可以。
喜欢物理学?国中范围勉勉强强。
喜欢研究数学家怎么解决问题?这我就不太行了。
想要知道怎么让自己家的酒店经营更加顺利?(真人实事,没有唬烂。)呃……
这样的状况适用于教育体制内的每一个部分。
我们绝不可能保证教学设计适用于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有些人就是适合在社会大学里面一边撞墙一边成长,
也有些人在乖宝宝的课堂时间当中能够愉快的学习,并没有好坏的差异。
调和这些缺陷的方法之一是让学生拥有部分自行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
但人的生活时间是有限的,规定的教材越多,能自由选择的本钱也就越少,
整个教育体制的天秤也会因此往某些特质的学生倾斜,并不公平。
难道我们的教育只承认能看懂尼采与佛洛伊德的人吗?未免也太狭隘了吧?
有些人说这个计画属于“选修”,亦即有兴趣的学生才参与的内容。
但是作法并不是太大的重点,而是这个理念并不尊重学生,
而且明明就在教师工作范围内早就可以做的事情却要用国家级的经费来做计划,
要说没有打算过大规模推行真是鬼都不信。
综观而论,我觉得经典书单的问题并不在于里面的东西是不是经典,
而是我们的教育并不真的这么需要经典,至少没有需要到得特地强迫学生念的地步,
现在台湾学生念的书太多了。知道有哪些经典,
是为了总有一天要理解这些经典的价值到底在哪里。这样子我们才能够从今天的
社会文化当中萃取出真正美好的事物作为我们这个世代的标志,
也作为下个世代的路标,为他们指引走向明天的道路。
就算是孔子,他的弟子也历经数百年的努力才为他挣得了至圣的地位。
今天所流行的大众文化,不管是动画还是游戏还是电影,或许总有一天也会有
那么一两部成为不朽的存在。
学生要从经典当中学习的才不是这些经典的名字作者内容大纲之类的狗屁,
他们必须要从中学习何为人类的本质,然后学会排斥那些劣质的作品,
学会去追求那些永恒美好的事物,也学会怎么当一个更好的人。
这些事情才不是在网络上少少几堂导读可以解决的,
需要思考、需要自由、也需要一个宽容的环境。
徐志摩之所以伟大,绝对不是因为康桥很美丽,
而是因为他对人生与世界有着无止尽的爱与热情。
孔子之所以伟大,也绝对不是因为他是至圣先师,
而是他尝试着用理想挽救一个即将衰颓的时代。
佛洛伊德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尝试着用科学方法挑战前人未曾踏足的世界。
难道这些人性的美好之处在ACG里面看不到吗?非得去看某些人觉得很棒的书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