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推文讨论了很久)
ESPN的sports science有一个影片讲NBA球员灌篮的
重点在于脚离地之后不管怎么扭腰拉杆吐舌头
扣除些微空气阻力,身体的重心移动轨迹只有一个加速度那就是重力加速度
所以如果直上直下的跳(无水平方向移动与作用力)
只要脚离地的一瞬间脱离速度的动能达到mgh,(h用0.7带入)
(人体重心)就可以飞到(比原本位置高)0.7米高的地方
mgh=0.5mv^2 m(质量)消掉,不管几公斤,要飞h高度就是需要 根号(2gh) 的脱离速度
越胖的人要达到这个速度需要做越多的"功"(能量,单位是力*长度)
现在此人70kg,要跳高0.7m需要做功为70kg*g*0.7m = 49*9.8 kg (m/s)^2
要做到这个功可以有很多施力的方式,施力大距离就短,施力小距离就长
这就是我之前堆文说得打篮球的"弹速"
肌肉强的人脚踝轻轻一点就可以产生很大的弹力所以可以在篮底下多次弹跳
肌肉弱的人要跳到同样的高度就需要连膝盖一起蹲下去
用较长的施力距离来达到同样的初始动能,每跳一次的时间就会比较久
原文的题目提问的方式不是很正确,有可能学生观念不好根本背错(或者出题出的不好)
人站着脚本来就得要出力,只要出的力比重力多自然会往上飞,力小但施力距离长
一样有可能飞到0.7m高
小问一问需要出多少力(单位 牛顿),然后小问二又问而那"又"是几焦耳(能量,单位 牛顿*米)
小问二是可以回答的,就飞到0.7高需要的位能
但这个叙述的方式我会解释成 学生把小问一的答案跟小问二的答案的单位给混淆了
PS 我是教数学的但大学有双修物理,算物理的时候单位很重要,必须说三次
请不要来信问说那正确答案"到底"是多少,题目没写清楚的话根本没有必要去追究答案
残题的价值就是把其中值得讲解的观念挑出来,并且抓出学生的学习盲点(个人见解)
※ 引述《A0o0A ()》之铭言:
: ※ 引述《mardrea (和忠)》之铭言:
: : 学生问了一题看似简单的题目
: : 一个70kg的人
: : 已知他若能跳高离地0.7m就能灌篮
: : 那此人必须向地板出多少kgw的力
: : 才能达到 而那又是几焦耳?
: : (不考虑其他因素)
: : 我想前一个应该是用F=ma S=1/2gt^2 还有W=FS
: : 后一个是用位能公式
: : 但算起来好像怪怪的 往上跳的出力所得的a应该也稍微抵销g的-a吧?
: : 可以请大家帮忙算一下吗
: 上跳的F与S作图,它的线下面积(作功)是(1/2)FS(三角形面积)F是变力,到顶点0。
: (备注:如果是持续推力的话,线下面积就会长的像长方形才是大家讨论的FS)
: 故位能要增加mgh
: 就需要(1/2)Fh的动能
: mgh=(1/2)Fh
: 2mg=F
: 答案就是两倍的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