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香港社会的自我揪错能力

楼主: jacksonyeh (华思格)   2011-04-25 22:59:02
资深记者郑汉良先生日前撰文指出港铁广告代理商向各大传媒去信以抽广告恐吓传媒事件
(刊登港铁负面新闻将保留抽起广告的权利),认为这反映了“港府一贯的卸责作风”。
笔者固然也不同意港铁广告代理商指这是“误解”,港铁公司指其“错误阐释”等牵强推
托说词,然而若换一个另角度观察,在“一国两制”下,香港社会持续担心被“内地化”
、“向下看齐”的今天,香港社会仍具有值得重视的自我揪错能力,而这正是台湾社会也
应该坚持的原则。
民主制度的良处在于权力制衡与自我揪错,并且透过公民社会的运作减少社会与政治
的利益冲突。香港是一个部分民主的社会,特首与立法会议席至今尚无法达到全面的普选
,然而在曲折的民主化过程中,一般仍重视自由甚于民主,特别是新闻自由受到新闻从业
人员与民众的普遍关注。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历年的调查显示,社会大众对于新闻自由的
程度长期是较为满意的,对于新闻传媒有没有充分发挥言论自由也持正面肯定的态度。尽
管如此,我们仍需注意到香港记者协会指出香港政府对异见人士的态度日趋强硬,而新闻
从业人员的自我审查压力亦持续不断。
港铁广告代理商恐吓传媒事件后,港铁立即在其官方网页的显著位置上登载〈港铁尊
重新闻自由〉的新闻稿,再次致歉并重申“从来没有企图或意图干预新闻自由”;也受事
件波及的《明报》总编辑也向读者表明该报享有高度编辑自主权,强调“因报导负面新闻
而被抽广告,是我们坚持报导真相的代价”。港铁是香港最主要交通工具的经营者,而《
明报》并非是香港发行量最大的报刊,他们对于新闻自由的强调,不论其本意为何,均反
映了香港社会的舆论压力所带出的自我揪错能力。
香港只有部分民主,遑论民主巩固,但是司法对政治行为的自我揪错能力同样值得效
法。日前香港沙田区有区议员在参与补选前透过举办晚宴与提供各种福利活动等方式拉票
,被区域法院裁定贿选等罪名成立入狱21个月。这一种利用选举法例相关漏洞进行日常“
长期贿选”的情况,台湾民众应该司空见惯,然而香港的法官以更严格的方式检视这一种
可能会影响选举公平的行为,限缩监管贿选行为的灰色地带,以确保日后选举的公平。
另一种香港社会的自我揪错能力,来自一般市民所提出的司法覆核。日前香港高等法
院接纳一名市民针对动工中的“港珠澳大桥”所提出的司法覆核,并裁定该工程的环评报
告欠缺对于空气的影响评估不合规格,此事件可能因此影响工程费逾七百亿元“港珠澳大
桥”的工程进度。事实上这近乎螳臂挡车的举措,所凸显的正是原本制度上的缺陷以及在
发展主义面前香港社会的多元声音与反省。
近年来香港社会的自我揪错能力愈来愈强,事实上也反映香港政府的治理困境。因此
尽管政党疲弱,议会中的表决制度无法有效代表民意,香港民众仍持续透过不同的方式来
维系新闻自由、司法独立等特质,而这对号称“盛世、崛起”的当代中国社会是完全无法
想像的。台湾日前对石化产业与核能发展的检讨,事实上也反映出自七十年代中“十大建
设”以来,对社会发展方向的多次反省与对话,此种在民主制度以外的自我揪错能力份外
值得重视与珍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