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请问翁同龢的评价如何?

楼主: chocho55 (协办大学士)   2017-01-10 21:59:38
※ 引述《wildfox (寂灭为乐)》之铭言:
: 标题: [问题] 请问翁同龢的评价如何?
: 时间: Sun Jan 8 22:51:57 2017
:
: 小弟想请教板上的先进,
:
: 清末帝师翁同龢到底是个什么样评价的人呢?
:
: 我看了一些资料,觉得此人根本是极剧加速清朝灭亡的根本人物,
翁本人就是书生一个,学问不错,但是能力有限,再加上当
年家兄在疆臣一事上被逮下狱,所以一辈子都当京官,见识
有限,本来光绪要请同龢主持新政,但是光绪跟在病重的恭
王谈及此处时,恭王在病重之际还跟光绪说‘“是所谓聚九州
之铁不能铸此大错。”
但是要将晚清的问题算在他头上也不很公平
先说翁跟李,两人政见不合是最大的问题,
两人固然有当年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在安徽巡抚
被逮下狱的旧怨,但是那是咸丰九年的事情的,但
了甲午都三十几年还有什么放不下的,更何况当年
题名上奏的是曾簂藩,李顶多只是后面的写稿的幕
僚,翁不算是大度量的人,但是也没那么放不下
:
: 例如:
: 让北洋舰队十年不添加任何船舰炮弹
两人最大的问题立场,翁是‘帝党’而李是‘后党’,两人
在立场就有很大的差别,这里有晚清状元张骞先生的姪
孙,张光武先生的一篇文章你可以参考一下
‘甲午战事既开,中方屡战不胜。慈禧惊惧,乃令翁同
龢“驰赴天津诣鸿章问策”。胡思敬曾有记述:当翁问
及北洋舰队接战事,李“怒目相视,半晌无一语”。良久,
反诘道:“师傅总理度支,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
兵舰,兵舰果可恃乎?”翁对曰:“计臣以撙节为尽职,
事诚急,何不复请?”李愤然答曰:“政府疑我跋扈,
台谏(纪检官员) 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
有李鸿章乎?”[作者注:胡思敬,《国闻备乘》]于是,
后人(包括胡思敬)又拿此来做文章了。
其实,翁氏确以财政困难为由,限制北洋水师经费支
出,且奏请海军停购船械二年。然翁氏治户部,经费
支出需统盘考虑,这是常情常识,奏请海军停购船械事
为1887年,其时为堵黄河郑州段决口,乃将《海防事例》
改为《郑州事例》,一面是海防,一面是民生,孰轻孰重?
郑州工程结束后,总理海军衙门和李鸿章本人均未及时提
出购买新式船舰,及至甲午战事起,翁氏即令户部拨银
650多万两支持总理海军衙门购买新式船舰。而李鸿章之
淮军所存银钱800多万两并未用于甲午战事,可见淮军兵败
并非军费所致。若诚如胡思敬所言,有鸿章反诘翁氏事,当属
情急搪塞之词,鸿章之机变口才可知。故将甲午战事中北洋水师
及淮军败绩归咎于翁氏长期克扣及拒绝给鸿章拨款所致,实属
荒诞不经之至。’
所以当年一没有十年不添一砲一舰之事,另外北洋在此之前也
没有要买船呀,所以甲午战败不能都算在此事之上,这样讲并不
公平‧
:
: 又坚持北洋舰队甲午之战时一定要出海对决,不管李鸿章意见,搞到北洋全灭。
中日之战是翁误信李之前对北洋海军的战力的宣传,以为可以一战,
李的主张固然可以暂缓,但是日本不会放手的,只是早败晚败的问题
: 最可怕的是马关条约时,日方原本同意赔款可以分期付款,但是翁同龢说不可以欠人,要
: 全赔,结果搞到最后是借钱还赔款,利息应该只有更高。
至于赔款一事,此事没有特别研究,我可以想像翁的重点是什么,
因为惯例要分期是要拿一种岁入来来抵押的,像是英法联军的赔
款就是拿关税来抵,但是关税司要派外人来进驻,所以翁大概不
想要日本来管理中国事务才有此一建议‧
满清末期的腐败有很多问题,不能光算在翁的头上,翁有一定的
责任,但是同期的李鸿章,张之洞难道也没有责任吗?
:
: 看来看去,这人根本是故意来拆清朝政府的台吧!
:
: 翁同龢到底历史上评价如何啊?
:
: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7-01-11 11:36:00
清代是整体已经跟不上时代,光找战犯是没用的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7-01-11 15:23:00
翁站错边了,他站到反对洋务改革的所谓清流派那一边
楼主: chocho55 (协办大学士)   2017-01-12 01:44:00
翁是没的选,身为帝师不是帝党还行吗?
作者: potter1529 (宋代才女唱元曲)   2017-01-16 02:06:00
2 3楼怎么互相矛盾了
作者: chenlansue (給你個飛踢~!)   2017-01-16 11:51:00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7-01-22 00:39:00
其实没啥矛盾 屁股决定脑袋 慈禧在的时候翁反对洋务光绪亲政之后 他要帮光绪揽权但要说翁本人有多支持洋务? 我看也悬
作者: QuantumFoam (量子泡沫)   2017-01-27 11:40:00
1.帝党后党之分在近代史好像有些争议。2.康有为真的很糟糕,翁阻止重用康是对的。3.推荐一本书:马忠文《晚清人物与史事》,我认为本书考证详实,充分且批判地使用一手史料,值得参考。
作者: aocboy (↖☆煞气a作手★↘)   2017-02-06 12:33:00
翁同,最后那个字怎么唸 - -我一直不会唸 - -
楼主: chocho55 (协办大学士)   2017-02-06 20:27:00
ㄏㄜˊ等于是发‘合’的音
作者: forwind (How if...)   2017-04-12 21:08:00
推专业
作者: dearjohn202 (放开那个女孩)   2017-07-13 22:50:00
大家都是高手,看这讨论真是精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