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定存,房贷的减压。

楼主: ameryu (雨龙千寻)   2017-07-04 18:57:27
底下共有两篇文,小弟想了老半天,
还是来解说一下好了,若把此文看深远一点,您可以当做,
如果多了一笔‘大钱’,而您刚好有房贷,该怎么处理这笔‘钱’。
这边是回复 lovejoe7010 大大的部份︰
﹕小妹不才
﹕前些日子借了一笔三百万的贷款,最近有一笔闲钱想要还款
﹕当初借款利息约1.6%左右,贷款年限:20年。
﹕试算约每月需还14476元。
14476 / 300 = 48.253 ,所以贷款年利率是1.50%,
不是1.60%。
﹕如此推算20年到期要还14476*12个月*20年=3474240元
﹕等于利息约474240元
这边要假设,“房贷利率”没有随着时代变动而有所异动。
﹕假设我把这三百万的金额都存入定期储蓄
﹕以台银来举例:
﹕定期储蓄存款一年 ~ 未满二年机动利率1.230%
实施日期 2016-11-01 挂牌日期 2017-07-04
定期储蓄存款 一年 ~ 未满二年 机动利率 1.090%
所以你的1.23%,其实施日期是 2015-12-23开始
当时的定储利率指数(按月)1.342%
当时的定储利率指数(按季)1.342%
﹕3000000*1.230%=年利息36900元
﹕假设持续定存20年
﹕36900元*20年=738000元
﹕这样算起来好像来倒赚263760元.....
可是把三百万马上还掉,现赚47万?(若依约缴满),
这样不好吗?快要可以买一台车了。
您算的是‘未来20年后的财富’,时间轴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再者等二十年,才多赚26万,然后又是纯数学推论的假设。
被通膨吃掉的就不止这些了,若再加上货币的时间价值......
还有没考虑到升降息问题。
﹕小妹不是读财金的...不知道这样算到底正不正确...
﹕如果正确,那是不是不要提前还比较好.....还忘大大们指点><
如果你觉得正确的,就相信他吧!
我也不是读财金的......会不会理财,跟唸什么科系,没啥太大的关系。
再来,因为您没有说明,您原本的房贷要怎么处理?
(1)︰用薪水,每月本息定额摊还。
(2)︰只缴利息不缴本金?
(3)︰都不缴,等法拍???
用每个月领到的薪水去支付?那就会有相对应的风险。
如果只缴利息,不缴本金,那每一个月的利息就是,
3,000,000 X 1.60% / 12 = 4000
3,000,000 X 1.50% / 12 = 3750
而同一时间,定存所产生的利息是
3,000,000 X 1.23% / 12 = 3075
所以,这样的套利手法是不及格的......
所谓的套利,就是拿低利率的资金,去投资,换取更高的报酬,
然后支付完每月应付的利息之后还有剩。
另一种是,支付完‘当期应缴的本息摊还月付金’之后,还有剩。
这样才算套利成功。
若是用现金三百万生出来的利息,加上每个月薪水的一部份去缴房贷,
那比较的基准点,依旧是不同的。
因为有别处的资金帮忙处理房贷,那定存的本金用300万去算,很奇怪。
除了部份清偿本金或整笔清偿,其余都是用‘未来的收入’去支付‘当期的支出’。
除非您的定存利息,不是未来的收入......
===========================================================================
这边是回答 ylimequi 大大的部份
﹕其实原 po想得也未必错
﹕300万借款,利率1.6%, 20年摊还
﹕利息约51万
﹕https://i.imgur.com/eCPkxT9.jpg
﹕300万,利率1.2%, 定存20年
﹕利息约72万
﹕https://i.imgur.com/DwgMAq3.jpg
这边简单回一下 花20年赚21万??? 这时间成本,有点贵!
然后要让定存利率在 1.20%钉住不动,20年,这个的可能性?
若是单笔连续复利,获利应该会有80万,但,这边会有个问题,
20年后, 380万的“货币时间价值”会剩下多少?
﹕定存获得的72万利息确实是比还贷支付的利息50万多无误。
﹕原因是贷款本金越缴越少,本金少自然利息也变少,所以贷款利息是越缴越少。
﹕而定存利息是每年复利滚动,本金不动的前提下,当然越滚越多。
这边也要假设利率不变的状况下。
﹕但我也建议原 po先还贷款,原因如图:
﹕https://i.imgur.com/c6rZnfH.png
﹕利用每月薪资定存14476,20年下来可得利息89万,大胜300万直接定存。
14476 X 240期 = 3,474,240 (?),本金是 347万,本利和是389万。
所以,实际的利息大概是 389 - 347 = 42万,可是房贷总缴利息是 47万左右?
300万,用一般定存的复利滚存,20年后本利和是 3,808,303元
300万,若用循环式定存,利率条件不变,20年本利和是 3,813,290元
假设 300万的本金经过20年期的复利滚存,最终本利和为390万。
300万,20年后的总报酬率= 390 / 300 = 1.30
这时候用‘年化报酬率’来当作比较的基准
( 1 + R ) ^ N = 1.30
(1 + R) ^ 20 = 1.30,求 年化报酬率 R = ?
(1 + R) ^ 20 ^( 1/20 ) = 1.30 ^ ( 1/20 )
1 + R = 1.0132 , R = 1.0132 - 1 = 0.0132 , R = 1.32%
不过这个是要一口气拿三百万出来,
然后用年报酬率 1.32%,复利滚存20年的结果。
原PO假设的条件是1.23%,(1+1.23%)^20 = 1.2769倍。
(这个是被KO的300万直接定存)
所以,应该是某一个环节可能有错。
来验算一下,
14476 X 240期 = 3,474,240 (?),这边不是300万的本金,不要被误导了。
14476元,办理20年期,固定利率 1.20% 的零存整付,
20年之后,才有办法拿到 3,928,320元,利率是用“固定1.20%”去计算。
20年期的总报酬率= 3,928,320 / 3,474,240(本金) = 1.1306992
3,928,320 - 3,474,240 = 454,080
这是您每个月存入 14476元,经过240期的复利滚存。
简单的说,这个要算20年期的“零存整付”。
因为您不是一开始就拿300万出来复利滚存。
您用的本金比人家多,产生的“利息”却比人家少,实际利润为 454,080元。
14476这数据也是需要修正的,要嘛你把房贷年利率降到1.499%。
不然就是把月缴金额修正成 300 X 48.716 = 14614.8,四舍五入会收 14615元。
用14476这个数字来计算,14476 X 240 = 3,474,240 元
所以贷款本金为300万,总缴利息为 474,240元(?),精确值为473,999元,误差约241元

我们用原PO给的数据,来作推算,
3,474,240 / 3,000,000 = 1.1580 (20年期,但利率要修正成‘约 1.499%’)
1.158 ^ (1/20) = 1.007361,这是银行端可以从“借款人”身上取得的年化报酬率。
同样一笔钱,对您所产生的年化报酬率。注︰这个要算‘零存整付’。
3,928,320 / 3,474,240(不缴房贷,按月拿去定存240期的总额) = 1.1306992,
1.1306992 ^ (1/20) = 1.00616071
因为本金的大小不同,所以要折算成年化报酬率来比较,
所以有三百万的闲钱‘不还贷款’,
打算用薪水去支付,你本金的比较基准点就不一样了。
300万直接定存,年利率假设1.20%,固定不变,转换年化报酬率就是1.012
300万 X ( 1.012 ^ 20 ) = 300万 X 1.2694......,这个叫单笔连续复利。
最后的总金额大约是 380万。
因为假设是固定,所以反向推算回去,其正确值应当是 1.012。
正常来说,在同样利率的条件下,若定存时间的长度一样,
‘整存整付’的单笔连续复利的最终结果,会是零存整付的“两倍”,
若本金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就要转成“年化报酬率”去比较。
若要本金一样大的话,300万 / 240期 = 12500元(每月的储蓄金额)
每月存 12500元,假设利率固定20年期的零存整付,
240期,满期之后,一共可以拿到 3,392,098元
3,392,098 / 3,000,000 = 1.130699333(零存整付)
年化报酬 1.130699 ^ ( 1/20 ) = 1.006160
同样的利率跟储蓄时间,最后所得到的总报酬率,理论上会相同,
若有实务上的落差,大多数是四舍五入所产生的差异。
总结︰套错数字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谢谢V大回复。您说的我明白,但原po的300万是闲钱,非借款套利,
身上有债务,手上有钱,要说他是闲钱,必须是“手上现有的现金”大于债务。
不然的话,多数人会认定,这就是“基本套利”,套利的方法很多样化,
看当事人怎么玩。
关于套利的定义,您可以自行定义,或者参考别人的。
﹕我的问题是利率1.2%
﹕定存20年下来利息(图二)高过1.6%还贷利息(图一),为何?
二十年下来累积的存款总额,大于房贷未偿余额。
比较基准点不同,这样是不能被拿来比较的。
就算转换成年化报酬率,
房贷的年化报酬率(1.007361),还是比你零存整付的年化报酬还要多(1.006160)。
整存整付连续复利的部份,你要把时间轴拉出来,
贷款是要每个月偿还的。
不管假设那一种状况,你都没办法‘透过定存’套利成功,
因为你的收入现金流,没有办法大于支出现金流。
单纯的比较 300万定存1.2%所产生的利息收入 vs 300万1.5%的每月利息支出。
在不动到现金部位的状况下,您要补“利差”的资金来源,
应该是从您的工资收入来补足。
收入 - 支出 = 3000(利息收入) - 3750(房贷利息的支出) = -750元(差额)
因为周边有其它资金的支援,所以才能在不动用到本金的状况下,
进行“减压套利”。
如果没有周边的资金支援,300万单笔定存的获利,要大于房贷的支出,
是不大可能的。再说20年期的套利,不考虑通膨真的很怪。
拿储蓄跟债务比较,本身就很怪了,若有这种套利方式,
应该是轮不到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吧!
你的定存部位可以不动,但是您依旧要支付“房贷的利息”或“本息定额月付金”
假设没有其它资金的“挹注”,是要拿什么来缴款?
储蓄中最强的手法‘循环式定存’,也打不赢同一时期的房贷利率。
债务的年利率,经过换算过后的“银行端年化报酬率”,
其计算结果,会比‘牌告及授信加码’的房贷年利率‘低’,没错,
那是因为房贷的月付金,是透过“年金法”去计算出来的。
如果你只缴利息,不还本金,那定存1.2%是要怎么赢房贷1.5%?
这边的比较重点是,“定存本金”跟“房贷计息金额”要一样。
还有一点是多数人在处理房贷时,比较容易忽略的项目。
‘部份提前清偿房贷的贴现价值’。这名词应该是这样写的,
此外,再往后就是有执照的‘CFP’的领域了。
如果有错还烦请各位板友指正,
小弟 m(__ __)m 在此先谢过,谢谢愿意指正的板友。
小弟不才,记忆能力没有太好,再麻烦各位了。
注︰若手边有一笔大钱,会建议分批还,例如一次十万一笔,
然后您就去看看剩下的余额,您会不会有紧张的感觉,
或者没有安全感,那就停止部份清偿。
理债的时候,有某一部份是为了减轻心理压力,所以要适可而止。
钱还进银行后,要再借出来,说实话,有时挺麻烦的,
一般而言,若要全清,就强烈建议,一定要去看“剩余的现金”还会剩多少?
如果不足个人紧急备用金的额度,或家庭备用金的额度,
就会建议,先部份清偿就好,还债过多,反而有可能会让自己陷入财务危机之中。
ameryu. 2017-07-04 #
作者: zxc60416 (惠ちゃん)   2017-07-04 20:04:00
ㄜ....打这篇文的时间成本感觉很高阿XD
作者: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17-07-04 20:08:00
那是ameryu的风格,细节都有交待,就是长了点,像我写的可能就漏东漏西,又懒的算...
作者: katana22 (滨崎玮)   2017-07-04 21:18:00
作者: xxxxfish ((σˋ▽ˊ)σ)   2017-07-04 23:38:00
ameryu真的超用心的!
作者: VicLien ( 第二人生)   2017-07-05 00:43:00
推佛心阿
作者: yaochan ( )   2017-07-05 12:45:00
推佛心~~~~
作者: zxc60416 (惠ちゃん)   2017-07-05 20:07:00
不好意思刚进这个版 那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作者: wjf (孤寂是我的座右铭)   2017-07-05 20:24:00
A神再现!!(跪拜)贷款年利率1.5%是怎么算的 ,不懂
作者: ryosaeba (Get chance & luck)   2017-07-05 22:37:00
推A大用心,期待新书
作者: autumngsw (一棵开花的树)   2017-07-05 23:34:00
作者: puring007 (记取教训...)   2017-07-06 00:52:00
好细心的文章,努力消化中@@谢谢分享
作者: lOOYEAR (100种生活)   2017-07-06 01:18:00
有看有推
作者: ThisIsNotKFC (Time to Change)   2017-07-06 10:56:00
推!
作者: STARKUO (亿载金城武)   2017-07-06 21:58:00
作者: pppter (pppter)   2017-07-08 08:57:00
作者: SAGATOTO (豆豆龙)   2017-07-09 12:40:00
想买A大的书~~
作者: ylimequi (emily)   2017-07-10 17:32:00
谢谢A大细心分享!
作者: atrix (班班)   2017-07-11 09:18:00
作者: ssbalex   2017-07-11 21:03:00
请问A大的书出了吗QQ 我ㄧ直等
作者: hazy (克莱儿)   2017-07-18 08:30:00
跪着看完了~~~ 好强
作者: quadrad (Am到天亮)   2017-07-18 22:25:00
看到这配色就知道是A大 XDD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