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对台中BRT几个想法

楼主: reil (REIL)   2014-08-14 09:53:28
BRT月台受限于分隔岛的宽度
空间十分有限
若是不采取开放式的设计
视觉上非常拥挤窘迫
台北市公共汽车专用道月台 vs 台中BRT月台
相比之下差异非常明显
验票闸门和月台门
主要功能都是收费和防逃票
若是要撤掉就是得改用荣誉制收费
作不到?
高雄水岸轻轨已经要这么做了
高雄可以台中不行?
单程票售票机或是智慧卡加值机也是不需要
占空间不说
要保管保养后续维护
只为了利用率极低的单程票贩售
根本不值得
台中BRT未完成的部份不想抱怨
那些等完成后再来观察不迟
倒是这些已经确定的部份
个人实在是不吐不快
※ 引述《reil (REIL)》之铭言:
: 5. 阳春站台要更阳春
: 有人批评BRT站台太简陋 没有厕所冷气等
: 个人以为无妨 钱就是要花在刀口上
: 甚至应该要更简化 更开放
: 反正乘客在站台只停留3~6分钟
: BRT站台相较于一般公共汽车专用道站台感觉特别狭隘侷促
: 就是因为有的没有的东西太多 都撤掉比较好
: 一是月台门 没啥功用徒增困扰 司机乘客都麻烦
: 二是验票闸门 出入口处改采完全开放式 动线上放一台智慧卡读卡机
: 三是站内的售票机 反正全台中的便利店就是售票机
: 有钱没卡的乘客 抱歉请先去买卡 或是搭霸王车(验票荣誉制)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4-08-14 10:10:00
高雄我觉得上线了再来比较 或许到时候因为查票的纷扰 回头才觉得台中的方法比较好也不一定XD毕竟应该是国内第一次采用类似荣誉制的作法
作者: mutccshleon (年度最佳它它)   2014-08-14 10:19:00
单程票不开放...那你让那些来台中观光想搭的人怎么办?在去买卡?不实际吧那是你认为不值得设,但在下看来,本来票证系统就是应该要含括各种票种才对,哪有只单一票种开放,这根本是不切实际的作法除非你全国都统一一种票证系统,那没话说,但问题现实不是阿
作者: visa9527 (高级伴读士官长)   2014-08-14 10:42:00
大众运输跟iBike思维不同,单程票是必载的因为照你的说法,台北高雄捷运的单程票也不用设了甚至公共汽车的车上投币箱也可以拆了,大家都该买卡国外有其他作法,例如站场附近的便利商店贩卖车票但不会有 "不卖单乘票" 这种情况即便符合你说的"场站不卖单程票,刷卡荣誉制"之台铁暖暖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4-08-14 10:47:00
很多事情不能全从使用率来看 否则最先该废除的是大众运输
作者: visa9527 (高级伴读士官长)   2014-08-14 10:48:00
也是配合列车长上车后贩卖单程票及查票两项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4-08-14 10:48:00
单程票其实是方便与友善的作法 尤其目前智慧卡都伴随着卡费或押金 对单次乘客不全然方便...以北捷的经验来说 单程票可以低到6% 都还是维持单程票的发售...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4-08-14 11:06:00
高雄轻轨...没人嫌这样落后的?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4-08-14 11:23:00
理解您的想法 不过台中BRT选择车外收费 有围起付费区+月台门 那就是系统规画的收费策略如此 也很难单以成本而论啦
作者: liyuoh (皇帝-李后主)   2014-08-14 11:25:00
规划这么做就是如此阿 每个工程都会有不同的规划既然台中BRT的策略是如此那就是现实状况高雄轻轨的规划是如何那就是如何
作者: kudo070125 (工藤)   2014-08-14 12:01:00
跟brt百万车站比起来,售票机才是微不足道。台湾民情采荣誉制会很惨
作者: gigihh   2014-08-14 12:01:00
月台门应该是防止乘客掉入车道用的,这对固定长度的系统来说是有必要的,看看北捷,从新芦开始,之后的路线都设月台门,机场捷运也都设置,现有未设置的也开始加装,预计2018年会全部装完,可见月台门的重要性,要不是台铁列车长度不同,台北站早该装了。上述的长度是指车辆的长度。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4-08-14 12:32:00
其实刷卡也是为了方便计算运量
作者: a5mg4n (a5)   2014-08-14 12:46:00
台铁不少区间基本上也是荣誉制得
作者: liyuoh (皇帝-李后主)   2014-08-14 15:22:00
台铁有不少的确是荣誉制XD
作者: WeAntiTVBS   2014-08-14 16:01:00
但像是支线类的 小碧潭、新北投 若设月台门就得特别注意月台门的开关位置......
作者: YellowWolf (YW)   2014-08-14 16:32:00
高雄中华路BRT未来也是开放式站体
作者: visa9527 (高级伴读士官长)   2014-08-14 16:54:00
其实我觉得在8公里免费政策下付钱已经不是重点台中会做闸门主要应该是希望"纪录旅次" "确实刷卡"做出一份资料可以做将来争取 MRT 的有力依据心态上跟高雄的LRT已经是"无法盖捷运下的降格作"不同台中是要先蹲后跳,高雄是飞不起来所以乖乖走路
作者: komachi275 (笨笨熊)   2014-08-14 17:03:00
台中公共汽车本来就全面里程计费...不用闸门OD都有...
作者: blur13 (認識你自己)   2014-08-14 17:06:00
台中是要深蹲下去捡肥皂
作者: http60101   2014-08-14 17:15:00
今年2月 [新闻] 伦敦公共汽车夏天起 不收现只刷卡英国可以,台中BRT刷卡免费下不行!?卡片便利商店都有卖,就算在外县市买卡应该不难~
作者: mickeylo (mickey)   2014-08-14 17:18:00
不设单程票售票机,那我如果没有/刚好没带卡的话就不能搭乘BRT了吗?付现金就不能搭乘BRT?如果真这样做,一点也不便民,等著被媒体和民意代表大骂吧
作者: http60101   2014-08-14 17:19:00
台中市公共汽车刷卡占运量的96% 不方便的也是那4%讨论的通常是过闸门时间太长 不是只能刷卡的议题
作者: yodi ( )   2014-08-14 17:22:00
你有想过如果今天忘了带卡出门,难道我还要再去买一张卡吗?再者,如果我赶时间,站体却没有加值机台,又对当地不熟,那我要去哪边找加值机台? 如此不便民,才会被嫌弃吧!
作者: http60101   2014-08-14 17:30:00
会因为这点嫌弃的人应该不多 不想找便利商店加值或购卡(悠游卡可退押金) 可以投现搭公共汽车~
作者: komachi275 (笨笨熊)   2014-08-14 17:39:00
租用制的悠游卡u剩台北捷运买得到喔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4-08-14 17:41:00
BRT又不是车上收费
作者: ChenCH1986 (Chen,C.H.)   2014-08-14 17:49:00
BRT比LRT MRT相对造价便宜成这样 这点小钱也要省?
作者: visa9527 (高级伴读士官长)   2014-08-14 18:02:00
就算手机普及率如此之高也没有废掉公共电话只是减少装机数,就像BRT不需要装那么多台售票机了现在"不用装那么多台售票机"就已经是电子票证的功劳你应该要反过来想,没电子票证那售票机要装多少台...
作者: mickeylo (mickey)   2014-08-14 18:31:00
"北高捷运站造价惊人 售票机相形之下微不足道"不对呀,你这样说我反而觉得,因为MRT的造价惊人,所以更应该尽量节省吧,MRT也可以用荣誉制,一个车站那么多闸门,整个路网加起来,购买闸门的费用及维护费也可以省掉不少
作者: komachi275 (笨笨熊)   2014-08-14 18:57:00
验票闸门造价惊人啊...比较嘉义跟台中BRT就知道了
作者: http60101   2014-08-14 19:04:00
什么验票闸门造价惊人? 我怎么看到的都是800万又不能挡雨的公共汽车候车亭?800万是贵在验票闸门吗?
作者: DRIariel (荷恬甜)   2014-08-14 20:08:00
加值机有比较好 但站体真的可以不用花那么多钱=_=喜欢自己加值 超商太忙了 单纯加值很不喜欢去..
作者: kasamewon (洨狗望)   2014-08-14 21:29:00
喜欢自动加值机+1
作者: busgoer (巴士狗儿)   2014-08-14 22:58:00
好像都没有人想到车外收费就是省了上下车在那边等刷卡的时间
作者: MindWork (.....)   2014-08-14 23:21:00
同意这篇 我也是这么觉得
作者: kudo070125 (工藤)   2014-08-15 00:18:00
完全不同意这篇
作者: darkcola (dc)   2014-08-15 00:43:00
去修一下课好吗
作者: starmi (海星星)   2014-08-15 10:50:00
没月台门妳等著被媒体骂
作者: zooking1014 (低调)   2014-08-16 01:20:00
有搭乘的数据,可以做分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