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金刚藏菩萨在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请法威仪。
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
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
赞谢也。因前佛云,犹如翳目,见空中华。以上开示根身世界,一切清净,如空华影落故
,故谢云幻翳朗然,慧目清净也。
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
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惟愿不舍无遮
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
此金刚藏启请。因闻佛说,众生本来成佛一语。顿起三疑,故兴此问。意谓佛初说众生因
无始无明,妄认身心,故有生死;且云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此则无明乃众生本有也,云
何复说众生本来成佛;若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无明耶。若众生本来成佛,后起无明,
则一切如来,是已成之佛,何时复生一切烦恼耶。因闻众生本来成佛,与永断无明,方成
佛道之语相违,故辗转三疑,以致此问。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三展虔诚。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
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
生,得决定信,永断疑诲。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赞许诫听。
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当机默伫。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
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
此意责问者,不应以生灭心,妄辩圆觉之体也。以十法界迷悟因果,皆生死边事,从妄见
有;圆觉性中,本无此事。若以妄见而辩圆觉,则此觉性,亦同生死法矣。世界有三种:
谓众生正报世间,依报世间,诸佛为智正觉世间。此总该十法界,依正因果也。始谓迷本
之因,终谓涅槃之果。生灭乃众生之身心,该住异之四相。前后乃三际前后,乃过未以该
现在。有无聚散乃世界成住坏空,有无乃住空,聚散乃成坏。起谓三界生死。止谓二乘涅
槃。如上之事,乃妄见妄想,念念相续,从来生灭不停,循环往复,种种取舍,如此皆是
轮回生死之妄见也。若以此妄见而辩圆觉,而圆觉性亦同生死之法矣。故云即同流转。若
以妄见而免生死,无有是处。此总责颠倒。下以喻详示。
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此以四法喻妄见也。湛水无波因动目而有波;定眼无轮,由旋火而有轮;月岸不移,因云
舟而运动。湛水定眼月岸,通喻觉性;水波火轮云驶舟行,通喻妄见。
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
此先合喻。诸旋乃水波火轮云驶舟行,彼物指湛水定眼月岸。谓旋若未息,而彼诸物,必
难先住也。
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此以浅况深,通责迷倒也。意谓世间浅近之事,若旋不止,而彼物必难先住,何况以生死
妄见,而辩净妙常住之觉性。岂不堕彼流转耶。此三惑之兴,实由妄见分别耳。此总责三
疑。下正答问义。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
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
无华,非起灭故,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
此以空花一喻,总答所问,以决三疑也。幻翳喻无明;妄见空花喻生死涅槃;虚空喻妙觉
真心。此通显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花相。妙圆心中,本无此事。今金刚藏之疑,因闻
首章佛说,无明乃众生妄认幻妄身心为本有者。此则众生的因无明而有也。如此何以又说
众生本来成佛。若众生本来是佛,后作众生,则是无明从佛心中而有矣。如此则诸佛心中
,何时更起烦恼,而作众生耶。此辗转三疑,皆从妄见分别而有。特未悟妙圆真心耳。故
先总责轮回颠倒之见,而以幻翳空花之喻,以总答之也。若悟空本无华,何以众生本来成
佛,若了华从翳生,又何疑成佛后起烦恼。此如来善巧开示。了此一喻,则三疑顿释矣。
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善男子
,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
,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此特示妙圆常住真心,不属生死涅槃,以重释佛起烦恼之疑也。意谓虚空尚不随于幻花起
灭,何况妙觉明心,而为虚空本性,又岂随于生死涅槃起灭耶。苟悟觉性平等,常住不动
,诸佛証此,岂复生迷。故以销金之喻,以结示之。若了此喻,则众生虽本是佛,现在无
明,不妨修而后成,如金虽本有,现在矿中,终以销而后见。所谓佛本是而勤修,惑元无
而须断。若知金性不坏,又何疑佛更生迷。此喻约而义妙。故刚藏之疑,不候一一而冰释
矣。下的示了义。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
此的示圆觉性中,本无生死涅槃之相,以决刚藏之疑也。若悟此性,自无起灭颠倒之见矣
。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
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
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此示圆觉妙性,非心思可及也。且二乘身心已灭,尚不能至自証涅槃,何况众生,以生灭
心,欲入妙圆不生灭性,决不能矣。故喻如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也。二乘身心语言皆灭
者,以断六识分别之心,七识已伏不行,故无觉观语言。但所証涅槃,乃第八识全体无明
,认为涅槃,以二乘人无明名字不知故。不能至亲証所现涅槃,意谓二乘心行已灭,尚不
能知自証无明境界。何况以生灭心,欲入如来妙圆觉心。此必不能也。故以萤火喻之。乃
结示当断轮回根本。正指无明妄见也。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辨
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
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此直示妄元,结责当机也。意谓但凡夫起心动念,皆是妄想,非真心也。以此妄想思惟,
辩于佛境,远之远矣。故如邀空华,复结空果。所以辗转,但增妄想耳。如是虚妄浮心,
岂能成就圆觉方便耶。故非正问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金刚藏当知,如来寂灭性,
未曾有终始,若以轮回心,
思惟即旋复,但至轮回际,
不能入佛海。譬如销金矿,
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
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
不复重为矿。生死与涅槃,
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
思惟犹幻化,何况与虚妄,
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