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文殊菩萨

楼主: kissung (天堂鸦)   2024-05-08 07:55:13
【恭迎5/4文殊菩萨圣诞纪念日】
以文殊智证解净土法门
感恩净空老法师慈悲开示
一、文殊菩萨名号表法含义
文殊师利,亦云曼殊室利,此皆梵文音译,翻译成中文意思是妙首,又称妙吉祥,亦云妙
德,是诸佛之师。《放钵经》曰:“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
妙首,首是第一,学佛信第一,《华严》、《大论》中皆告诉我们“信为道元功德母”,
信是入道的根源,一切功德都是从它发生的,所以称之为功德母。母是表示能生之意,这
是一切万法之首,称之为妙首。
妙吉祥,《心地观经》曰:“三世觉母妙吉祥。”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觉就是佛,把
他比喻三世诸佛之母。母亲照顾小孩无微不至,文殊菩萨照顾发心修行的人,也是无微不
至,只要你发的是真心就有感应。
妙德,《法华嘉祥疏二》曰:“以了了见佛性故”,此句就是通常所讲的大彻大悟、明心
见性,“德无不圆”,圆满了;“累无不尽”,累是烦恼,烦恼断干净了,“称妙德也”
。《会疏》曰:“具足三德祕藏”,大乘教里称法身、般若、解脱为三德,“神化不可思
议,故名妙德”。文殊菩萨早已经成佛,他是古佛倒驾慈航而来,襄赞释尊,演唱圣教;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文殊曾经是七佛之师,这七佛里面就有释迦牟尼佛,过去劫中最后的
三尊佛,以及我们现在贤劫的四尊佛。所以他的智慧早就圆满了,故称为妙德。
文殊师利法王子,佛称为法王,菩萨称为法王子。文殊菩萨是等觉菩萨,所谓是后补佛,
就好比是世间王太子,将来要继承王位,所以称为法王子,这是对大菩萨的尊称。
二、文殊菩萨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华严经》在佛教是公认的根本法轮,一切经皆是《华严》眷属,《华严经》里一共讲了
二千多个法门,包括显密各宗,最后结归到念佛法门。
善财是文殊菩萨的学生,文殊菩萨教善财什么法门?念佛法门。念哪一尊佛?念阿弥陀佛
。如何知晓?因为后面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同时又看到文殊菩萨自己发愿求生净
土:“愿我临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文殊菩萨发愿求生极乐世
界,他教善财童子当然是念阿弥陀佛,毋庸置疑!这是在华严会上文殊菩萨传授给善财的
法门。在般若会上,文殊菩萨怎么教我们呢?他说:“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彼方所,
端身正向,于一佛念念相续,即一念中能见过去未来诸佛等。”这是指导我们从一尊佛入
门,跟《楞严经》所讲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一样。
蕅益大师在《要解》里讲,“非勇猛实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阿弥陀经》中把文殊
菩萨摆在菩萨众第一,与前面十六尊者表法的意义相同,因为在声闻众里舍利弗是智慧第
一,文殊师利在一切菩萨众里代表智慧第一。这就说明凡是能信、能愿、能持名求往生者
,都是智慧第一。这个法门是一生成佛的法门,唯有智慧第一,才会选择,才会信受奉行
。所以叫难信之法。
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是发愿求生西方净土,善财童子也是修念佛往生净土的法门。而且
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劝华藏会上所有菩萨们悉皆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
自己想想,我们在道业上、在学问上、在德行上、在福报上,哪一样能够比得上文殊、普
贤?补处菩萨、等觉菩萨尚且发愿往生,我们如果还要麻木不仁,还不愿意求生西方极乐
世界,岂不是太愚昧了吗?应当听佛的教诲、劝告,发心专持,发愿往生,这个殊胜的功
德利益决定得到。
三、应化事迹
1.化身乞丐
在佛道、在菩萨道里面,文殊菩萨就像父母一样,照顾发心学道的修行人。世间愈是有灾
难,灾难愈多,诸佛菩萨到这个地方来的也愈多。何以故?来救苦救难,来帮助众生离苦
得乐,不一定现什么身。《普门品》三十二应,应化身三十二类,每一类里头无量无边。
《虚云老和尚年谱》里面记载一段故事,老法师四十七岁的时候,发心朝五台山。五台山
是文殊菩萨应化的道场,三步一拜,从普陀拜到五台,足足用了三年多时间。在路途中两
次生病,都是在旷野,附近没有人家。病危的时候遇到一个乞丐,救了老和尚,照顾老和
尚。老和尚问他什么名字?他说:叫文吉。问他住在哪里?他说:住在五台山,五台山的
人都知道我。老和尚就记在心里,到了五台山,打听之后才知道,文吉就是文殊师利菩萨
,这才恍然大悟。两次危难的时候菩萨现乞丐身帮助他,在荒山野岭遇到乞丐很正常,让
人一丝毫怀疑都没有,菩萨感应真正不可思议。
2.示迹五台
佛为了度化众生能够变现化土,我们在古人注疏记载里面看到,法照禅师朝五台山,文殊
菩萨示现大圣竹林寺。那是文殊菩萨的境界,他可以变现出一个世界来。法照禅师是学禅
的,他向文殊菩萨请教:“末法时期,修哪一个法门最为契机,容易成就?”文殊菩萨告
诉他:“无过于念佛法门。”法照禅师向菩萨请教:“如何念佛?”文殊菩萨就念了几句
,法照禅师学会了。离开大圣竹林寺时,怕迷路,他还一路做记号,以便下次再来访问,
哪知回头一看,境界全没有了,一片荒山。于是才晓得,这是圣人境界!菩萨示现的,不
但示现身相,能示现山河大地之相。
由此可见,佛菩萨慈悲到了极处,每一个发心学佛的人,特别是发心求生净土的人,诸佛
菩萨没有不照顾的。我们求他,他照顾,不求他,他也照顾,重要的是不再用妄心,必定
得到一切诸佛菩萨的加持。特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对修净
土的人没有不加持的道理。为什么感受不到?我们的心有染污、有妄想、有杂念,所以没
有感应。如果我们把妄想杂念放下,心里只有一句佛号,感应就现前。
-恭录自 净空老法师讲演
https://i.imgur.com/PndkwLh.jpe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