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语] 生老病死苦

楼主: kissung (天堂鸦)   2023-10-22 08:49:29
【若真为生死之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论。】
念佛不灵验的原因,是不把生死当作一件大事,生死心不切。生死心不切,是个大问题。
但这个大问题大多数人都不重视。
念佛十年、二十年,功夫不得力,往生没把握,什么原因?
打个佛七,一开始好像念得不错,貌似很精进,可是慢慢愈念愈枯燥无味,愈念愈不想念
,念不下去,什么原因?
闭关念佛,刚开始凌晨三点钟起床念佛,过几天五点起床,再过一段时间八点起床,最后
索性不起床睡大觉。大家不要笑啊,换成你你可能也是这种状态!大部分人都是这种状态
:念佛时不是打妄想,就是打瞌睡。明明知道净土法门殊胜、知道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可
是这一句佛号就是愈念愈没味道,愈念愈没动力,最后干脆放弃。什么原因?根本原因:
生死心不切!
生死心不切!这是我们目前普遍存在的严重的大问题,所以念佛多年乃至念了一辈子,功
夫不得力,往生没把握。我们现在先不说往生没有把握,我们连不堕三恶道的把握都没有
!对吗?
彻悟大师说:“若真为生死之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论。”生死心不切,跟他说再多
都是多余,废话。相反,真正生死心切,不需要开示,自然就会一句阿弥陀佛分秒必争、
日夜不断,像海贤老和尚那样。
生死心是入道的基础。彻悟大师云:“世间一切重苦,无过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
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舍一皮袋,取一皮袋,苦已不堪。况轮回未出,难免堕
落。猪胞胎,狗胞胎,何所不钻。驴皮袋,马皮袋,何所不取。此个人身,最为难得,最
易打失。一念之差,便入恶趣。三途易入而难出,地狱时长而苦重。七佛以来,犹为蚁子
。八万劫后,未脱鸽身。畜道时长已极。鬼狱时长尤倍。久经长劫,何了何休。万苦交煎
,无归无救。每一言之,衣毛卓竖。时一念及,五内如焚。”印光大师评价彻悟大师的这
段话说“此一段开示,精切之极!当熟读之。”
【生死事大】
莲池大师年轻时便书写“生死事大”四字放在书桌,策励自己精进用功。如果我们觉得这
四个字与自己无关,那么对不起,你还是门外汉!真为生死的心没有生起来,修行还没入
门,念佛也没入门。
印光大师说:“人生于世间,事事无不预为之计。唯有生死一事,反多置之不问。直待报
终命尽,则随业受报。不知此一念心识,又向何道中受生去也。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乡
。三途一报百千劫,复生人天了无期!由是言之,则了生死之法,固不可不汲汲讲求也。

我这一生死了,死了往哪里去?我能够往哪里去?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大事,叫生死大事
。有没有认真地慎重地考虑过?来生,我有把握往哪里去?是要继续轮回,还是要结束轮
回?
古人常常提醒我们生死事大、生死事大,可是我们的现状呢?世尊在《无量寿经》说的“
世人共争不急之务”,我们整天忙着“不急之务”,本末倒置。对于与生死无关的事情争
先恐后,却从来不把生死当成一件重大的事,也不惧怕六道轮回的苦,更不想想死后往哪
一道去。偶尔有想一下,或者有时候看到身边的亲戚朋友突然去世暂时有一点触动,但很
快又被世间的不急之务淹没了。嘴上虽然也念几句佛,念后能不能往生啊?打一个大问号

“死”字的深刻含义
我们听到锅漏匠的故事,一句佛号,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我们很羡慕,很向往
过像他一样的日子,古人描述的“百八轮珠六字经,消磨岁月度光阴”,但真正去做的时
候,我们做不到!刚开始很精进,慢慢就懈怠,懈怠,长时懈怠,最后一蹶不振。关于长
时懈怠,印光大师有一段简要的开示:“汝之懈怠,由于不详审未来之苦,倘能详审以思
,断不至长时懈怠。”这是生死心不切,不详细去思惟如果不能往生、来世堕在三恶道的
痛苦。所以印光大师教给我们念佛的祕诀:把“死”字贴在额头上。
死,这个字,有无穷、深刻的含义。古人说“不见棺材不掉泪”,现在的人啊,是见了棺
材都不掉泪,不怕死,不害怕轮回。我们同修经常去给别人助念,看到别人临终痛苦的情
形,常常有所警觉,暗下决心说“这次回去我一定好好念佛,万缘放下”。可是没过几天
,原形毕露,该怎么忙不急之务还是怎么忙不急之务,结果呢?死后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
轮回。
所以祖师教我们用这个“死”字来提醒自己生死事大,他老人家简单扼要这样开示:欲心
不贪外事,专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无奇
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颅上,挂到眉毛上。心常念曰:“我某人,从无始来
直至今生,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
人身,又闻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气不来,定向地狱、镬汤、炉炭、剑树、刀
山里受苦,不知经几多劫。纵出地狱,复堕饿鬼,腹大如海,咽细如针,长劫饥虚,喉中
火然,不闻浆水之名,难得暂时之饱。从饿鬼出,复为畜生,或供人骑乘,或充人庖厨。
纵得为人,愚痴无知,以造业为德能,以修善为桎梏,不数十年,又复堕落,经尘点劫,
轮回六道。虽欲出离,末由也已。”能如是念,如上所求,当下成办。
南无阿弥陀佛!
https://i.imgur.com/CIXr3Kx.jp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