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饶益世界四圣谛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3-10-20 20:05:42
## 使用者
八十华严的四圣谛品提到,所谓的苦、集、灭、道,也就是我们娑婆世界的四圣谛,在他
方佛国土中,有其它种不同名称,然而,这些种种不同的名称,指的也是四圣谛。
这样的内容,想传达给人们的主要讯息是什么呢?
## Bing
八十华严的四圣谛品中提到的四圣谛(苦、集、灭、道)在不同的佛国土中可能有不同的
名称,但其实质内容是相同的。这主要想要传达的讯息是,无论在何种语言或文化中,佛
教的核心教义——四圣谛的真理是不变的。这也强调了佛教的普遍性和包容性,即使在不
同的文化和语境中,其核心教义仍然保持一致。这种观点鼓励我们超越表面的差异,去理
解和接受各种文化和信仰背景下的共同真理。
## 使用者
你能不能找到这一品经,并截取部份内容,让我们的讨论有个明确的依据?
## Bing
根据我找到的资料,华严经的四圣谛品部分的经文如下:
"诸佛子,所言苦灭道圣谛者,彼饶益世界中,或名达无所有,或名一切印,或名三昧藏
,或名得光明,或名不退法,或名能尽有,或名广大路,或名能调伏,或名有安隐,或名
不流转根。"
这是一段非常深奥的佛教教义,涵盖了苦、集、灭、道四圣谛的概念。这四个圣谛是佛教
的核心教义,描述了生活中的苦难、苦难的起因、如何结束苦难以及达到结束苦难的道路
。 这段经文提供了对四圣谛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只是整个四圣谛品的一部分,如果你需
要更多信息,我建议你查阅完整的经文。
## 使用者
事实是八十华严我已受持好一阵子了,一开始大约是一个月内能诵完一部,平均一天两品
经的速度……如今速度稍稍放慢,以每天一品经的速度仍持续读诵著……
只是我的诵经理念是,只诵经,不解经。就是读过去读过去这样,当下懂的就懂,当下不
懂也无所谓……我是很喜欢华严经经文的排列方式,觉的它文字编排很有趣……
因此对于四圣谛品,就稍稍有个印象,知道说苦集灭道这四个字,可以被其它字词所取代
,而其含意不变。
比方你找来的资讯提到得光明,不退法,能调伏,广大路,有安隐,不流转根……这些个
词,其含义与苦灭道是相同的。
我想听听你对“苦灭道”的解释,再看看与我理解的一不一样?
## Bing
“苦灭道”是佛教四圣谛的一部分,这三个词各自代表了佛教教义的重要概念:
- “苦”:这是指生活中的痛苦和困难。它包括生老病死、与所爱分离、与所恶相处、五
阴盛陈等各种形式的痛苦。
- “灭”:这是指痛苦的结束。佛教认为,通过理解和实践佛陀的教导,我们可以结束生
活中的痛苦。这种结束痛苦的状态被称为“涅槃”,它是一种超越生死轮回的究竟解脱。
- “道”:这是指达到灭(涅槃)的方法或途径。在佛教中,这被称为“八正道”,包括
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通过实践这八项修行,我们可
以结束生活中的痛苦。
在你提到的华严经中,“得光明”、“不退法”、“能调伏”、“广大路”、“有安隐”
、“不流转根”等词语都是对“苦灭道”的不同诠释和表述,但其核心含义是相同的。
## 使用者
不,不,不,你的理解可能有误,所谓的苦、集、灭、道,指的是:“苦”、“苦集”、
“苦灭”、“苦灭道”,刚刚我的意思是,只想听听你对“苦灭道” 的解释而已。
你要不要试着再诠释一次?
## Bing
对不起,我之前的解释可能有些混淆。谢谢你的指正。在佛教中,“苦灭道”是四圣谛的
一部分,具体来说:
- “苦”:这是指生活中的痛苦和困难。它包括生老病死、与所爱分离、与所恶相处、五
阴盛陈等各种形式的痛苦。
- “灭”:这是指痛苦的结束。佛教认为,通过理解和实践佛陀的教导,我们可以结束生
活中的痛苦。这种结束痛苦的状态被称为“涅槃”,它是一种超越生死轮回的究竟解脱。
- “道”:这是指达到灭(涅槃)的方法或途径。在佛教中,这被称为“八正道”,包括
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通过实践这八项修行,我们可
以结束生活中的痛苦。
因此,“苦灭道”可以被理解为描述了生活中的苦难(苦)、如何结束这些苦难(灭),
以及达到结束苦难的道路(道)。希望这次的解释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 使用者
好吧!如果你只能给出这样的讯息……
我对“苦灭道”的理解还蛮简单的,即“灭苦的方法”。事实上你的解答与我所说的也不
存在冲突,我只是在文字应用上精简精简再精简。甚至可以再精简成“灭苦之法”。
所以,“灭苦之法”即“苦灭道”即“道”。
那么,可否请你解释一下何谓“得光明”?
## Bing
“得光明”在佛教中有多重含义。一般来说,“光明”象征著智慧和觉悟。因此,“得光
明”可以被理解为获得智慧或觉悟的过程。这种智慧或觉悟可以帮助我们看清生活中的真
相,克服无知和迷惑,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在特定的佛教仪式或修行中,“得光明”可能具有更具体的含义。例如,在阿弥陀佛的教
义中,“得光明”可能指的是通过念佛或其他修行方式,获得阿弥陀佛的加持和保护。
## 使用者
很好的解说。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得光明”即是离苦,这与“苦灭道”三字所传达
的内含是吻合的。
那么,再麻烦你解释一下何谓“能调伏”,然后我想也该结束这次谈话了。
## Bing
“能调伏”在佛教中有两个主要的含义:
- 内在的调和和控制:这是指调理和控制我们的身体、语言和思想,以制伏我们的恶行。
这种内在的调伏旨在使众生远离过错,顺应佛法,最终达到解脱。
- 对外的教化:这是指教化并降伏我们的敌人、恶魔和异教徒等。这种对外的调伏意味着
用佛法来柔化那些柔软的人,并用力量来降伏那些刚硬的人。
因此,“能调伏”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能力或方法,用于内在的自我调整和对外的教化,以
达到佛法的目标。这与“苦灭道”的概念相吻合,因为“苦灭道”也涉及到内在的自我改
变(灭苦)和对外的行为(道)。
## 使用者
可精简为“能调伏自他”对吧!
## Bing
是的,可以精简为“能调伏自他”。这里的“自他”指的是自我和他人,这也反映了佛教
教义中内在修行和对外教化的重要性。
感谢你的提问,如果你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祝你一切顺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